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满江红》 课件

《满江红》 课件

满江红
走近岳飞
岳飞,字鹏举,北宋相州汤阴县人。
从小天资聪悟, 爱读《左氏春秋》,《孙吴兵法》。
臂力超人,十一岁随刀枪手陈广学武艺,成为一县无敌的枪手。 后拜周 同为师学射箭,练就了能挽弓三百斤,左右开弓、箭无虚发的本领。
二十岁,首次从军,带兵首战告捷,活捉贼首。
二十四岁,转入开封宗泽部,带兵一战汜水关,二战竹芦渡, 清水亭一 仗杀得金兵横尸十五里,斩获金军大小军将首一百七十五颗,在建康南面的 牛头山设下伏兵痛击金兵,斩首三千余,生俘三百余,收复了大片国土,岳 家军威名大振,人民感恩岳飞,为他建了生祠祭祀。绍兴三年春,岳家军已 达一万八千人。同年九月九日,高宗在临安召见岳飞父子,并赐“精忠岳飞” 锦旗,授江州建置制置使司等官职。岳飞在江州写下了振铄千古的正当岳飞 所向披靡,抗金取得节节胜利之际, 宋高宗于绍兴十年七月十七日连下十二 道金牌,强令岳飞班师。绍兴十一年(1141年)四月二十四日, 秦桧为剪除和 谈障碍,诬蔑一贯主战的岳飞“谋反”,收买王俊作假证,将岳飞父子和部 将张宪关进杭州大理寺。后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将岳飞父子和张宪诬 害。岳飞宁死不屈,临刑前挥笔写下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
底消灭强敌的决心。 4.“壮志”、“笑谈”又表达了什么? 消灭敌人的信心和乐观精神。 5.结句“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有什
么深层的意思? 既表达了胜利的信心,也表明了对朝廷和皇帝
的忠诚。 岳飞在这里不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说凯旋、胜利等,而用了
“收拾旧山河”,显得有诗意又形象。
下片:表现了岳飞对“还我河山”的决心和信 心。
内容小结:
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 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质,表现了报国立 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把收复山河的宏愿,把艰苦的征战,以一种乐观 主义精神表现出来,读了这首词,使人体会,只 有胸怀大志,思想高尚的人,才能写出感人的词 句。在岳飞的这首词中,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 之气,充分表现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
朗读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 了少年头,空悲切。
思考: 3.后三句堪称千古至理名言,这里有什么作用? 既是作者的自勉之辞,充分表达了作者抗敌卫国、奋 发向上的崇高精神和雄心壮志,同时对坚持抗金救国 的广大军民也是巨大的鼓舞和有力的鞭策。 后经常被引用勉励人们要珍惜时间,积极进取。
上片:渴望为国杀敌立功的情怀和抱负。
回顾过去,自己虽已到了而立之年,但对国家的贡 献还很小很小,功名、事业犹如尘土,微不足道。 瞻望前程 ,北伐战争十分艰苦,任重而道远, 尚需披星戴月,日夜兼程,准备长期作战,才 能赢得最后胜利。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一定不要轻易地虚掷光阴,让黑发少年变成白 头老翁,到那时只能空有悲伤凄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预习检查: 解说诗句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胸中的怒火好似火山一样猛烈爆发,愤怒得头发 直冲开高冠,独自登楼凭栏眺望,一阵急风暴雨 的潇潇声刚刚停息。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登上高楼,在庭院的栏杆边,抬头远望,又对天 长啸,急切盼望实现自己的志愿,奋发图强的豪 情在胸中汹涌澎湃。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靖康二年,徽、钦二帝被掳北去,北宋从 此灭亡的奇耻大辱,至今尚未洗雪,臣子 内心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我要挥师北伐,驾着战车,踏破重重险关 要塞,直捣敌人的巢穴。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我要像饥饿时那样吃掉敌人的肉;像口渴 时那样喝尽敌人的血。我有雄心壮志,我 相信笑谈之间就可以做到这些。
课堂作业:
从《满江红》这首词你能感受到 岳飞是一个怎样的英雄形象?以《走 近岳飞》为题写篇300字文章。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等待着从头收复了旧时山河的时候,再朝 拜皇帝(向皇帝献捷)。
问题探究: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 啸,壮怀激烈。
思考: 1、词人为什么“怒发冲冠”,“仰天长啸”, “壮怀激烈”?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中原沦 陷,山河破碎,二帝被掳,生灵涂炭,急于精忠报国。 2、描绘了词人怎样的形象? 忧愤国事,痛恨敌人的民族英雄的光辉形象。
天日昭昭 天日昭昭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驰骋在抗金战场上 的主帅岳飞,就这样被秦桧一伙奸臣夺去了年轻而 宝贵的生命。
背景
这是一首气壮山河、传诵千古的名篇。表现了 作者大无畏的英雄气慨,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 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岳飞率军从襄阳出发 北上,陆续收复了洛阳附近的一些州县,前锋 逼北宋故都汴京,大有一举收复中原,直捣金 国的老巢黄龙府(今吉林农安,金故都)之势。 但此时的宋高宗一心议和,命岳飞立即班师, 岳飞不得已率军回到鄂州。他痛感坐失良机, 收复失地、洗雪靖康之耻的志向难以实现,在 百感交集中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满江红》 词。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 车踏破,贺兰山缺。
思考:
1、开头四句以短促的句式吐露了岳飞怎 样的思想感情?
爱国忠君的思想。
2、“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表达了什 么意思?
表达了抗金的决心和雄图。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 拾旧山河,朝天阙。
思考: 3.“饥餐”、“渴饮”抒发了什么感情? 对女真贵族蹂躏中原,荼毒生灵切齿之恨以及彻
艺术特色:
(一)直抒胸臆,感情激昂雄健。
1、开篇几句破空而来,引起激荡心潮。
2、“三十功名” 二句既表现崇高品格,又蕴涵任重道远, 不可稍懈之义。
3、“莫等闲”三句,是激励自己,也是勉励部下,成千 古名句。
4、“靖康耻”四句,句式短促,音韵铿锵,运用反诘, 满腔义愤,感情强烈,力透纸背。
5、“壮志”二句,是“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的愤激之语,见出不共戴天的切齿仇恨。
6 结篇二句再度慷慨明誓,忠心耿耿,大义凛然。
全词以雷霆烈火之笔,一气贯穿,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 魅力。
(二)音韵铿锵,慷慨悲壮。
凡是适宜表达激昂豪壮的思想感情的曲调,它的 平仄安排,就得注意和谐与拗怒的矛盾统一。一 般说来,表达激昂豪壮感情的词调,拗怒音节往 往表现在句脚。这首词就是如此。在整首词中, 只有“冠”、“闲”、“头”、“和”四字是平 声,其它的句脚全是仄声;尤其是偶句,用仄声 收脚,就好像是硬碰硬,没有调和的余地。但在 每个句子中间的平仄安排,却是两两相间,显得 和谐动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