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的美是人类表现生活的一种状态美,在形成服装状态的过程中,最能够创造艺术氛围、感受人们心灵的因素是服装的色彩。
因此,色彩是构成服装的重要因素之一。
色彩是靠视觉而传递信息,这一色彩信息已广泛地深入到我们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尤其在服饰中给人的第一感觉首先是色彩,而不是服装。
色彩在服饰中是最响亮的视觉语言,而常常以不同形式的组合配置影响着人们的情感,同时色彩是创造服饰整体艺术氛围和审美感受的特殊语言,也是充分体现着装者个性的重要手段。
因此,色彩是表达情感的一门艺术,可以说色彩是整个服装的灵魂。
1服装色彩与肤色的关系服装色彩的审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人为关系,是一种主客体之间和谐自由的审美关系,它与人的形象与气质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在各种因素的协调关系中,肤色是决定服装色彩设计意识中的主体依据。
由于人种的不同,人类肤色的差异也很大。
有白皮肤的人,黄皮肤的人,黑皮肤的人等等。
即使在我国,虽然基本上属于黄种人,但人与人的肤色也有偏白偏黑的差异。
但严格来说,由于人在自然界的活动,形成了自然界四季色彩对人肤色的影响,所以人的肤色也不是一点不变的。
人的肤色随着四季的变化而改变,例如:春天,阳光明媚,在暖融融的气氛中,人的肤色相应地呈现出粉黄色,像盛开的花朵,所以人们春装的选择大都以清馨的杏黄色为基调,像金黄色,桃色、桃红色、金褐色、淡蓝色等,与春天的气氛相和谐;夏天,天空晴朗、树木苍绿,人们的肤色倾向于米黄色,服装的色彩应选择以蓝色、玫瑰色、灰色为基调,像浅蓝色、淡粉色、褐色、藏青色、红色、淡紫色、玫红色等;秋天,呈现出一派生动强烈的色彩气氛,人们的肤色因人而异,白皙肤色的人以象牙色为主,黑皮肤的人以古铜色居多,所以服装色彩应该选择以金黄色为基调,像米色、桔黄色、深褐色等;冬天,大自然的色彩是冷色调,人们的肤色多数为灰褐色或米色,所以服装的色彩应选择以蓝色、玫瑰色、灰色为基调,象藏青色、黑色,红色,灰色等。
在服装色彩的构成中,一般以肤色的明度变化为主色调,以服装色彩的色相、纯度、面料的肌理、面积、形状等因素为副色,构成综合对比的色彩效果。
比如白皙肤色和深色服装相配色,可以形成明度对比配色;又如白粉色肤色穿淡黄色的服装,构成同一调和的配色。
在配色中,肤色与面料的色彩也要作到明度对比,尽量避免肤色与面料色彩的弱对比而造成人的精神萎靡不振的土气效果。
2服装色彩与服饰配件的关系服装的配件色彩即局部的点缀色彩,起到调整和辅助的作用,使服装更加完美,更具魅力,因此配件色彩与服装色彩的关系是主从关系,即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比如说,不适当的夸大点缀物,会造成色彩关系的混乱,产生丑的效果。
但点缀品也不是可有可无的,色彩敏感的人就可以体会的到,得体的装饰品使人充满活力,生气盎然;反之会使人黯然失色,缺乏生气。
同时,也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精神面貌。
由于服饰品在色彩中担负配角,所以服饰品的色彩大都是中性色或无彩色,起到点缀作用,以达到单纯简洁的完美服装配色。
在使用这些装饰用的点缀色时,一般采用统一融合的方法。
如西方结婚用的婚礼服,用白色的耳环,白色的项链,白色的手套,白色的皮鞋,白色的头饰,手里还拿着白色的花束。
这些点缀色与白色婚礼服组合成一派冰清玉洁的色彩气氛,表达出对纯真、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
另外,在面积悬殊的对比色做点缀,起到呼应和关联的作用,或起到强调、分离、淡化的作用,配件的色彩虽然是配角,但对整体服装配色却不可忽视。
3服装色彩与面料以及环境的关系服装色彩作为可视、可触的形态,它必将涉及一个艺术的传达问题,即具体的物质条件、手段的技术和技巧,从而构成优美的外部形式,并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服装的色彩设计取决于对面料、色彩的选择,尤其以面料本身的材质、织纹、图案、色彩等基本元素构成了服装色彩的意象,并通过意象来传达服装色彩的形式感。
服装色彩一般有外在物质属性即物理属性的一面,以及通过色彩引起内心共鸣的心理对应的另一方面。
服装色彩通过色彩的转换,成为表现的对象,由隐性变成显性。
色彩的物理特征充当了形式因素,色彩内在的运动张力成了服装色彩的内容。
由于服装色彩内在价值决定外在的特征,内在的价值表现为精神的价值,并通过面料的材质来体现。
不同的面料都有各自的特点,而且颜色也不同。
棉织物具有保暖、吸水、耐磨、耐洗的特性,有良好的皮肤触及感,感觉自然、朴实,色彩一般比较鲜艳。
麻织物具有吸水、抗皱、稍有光泽的特性,有滑爽的手感,感觉清凉、挺括,色彩一般比较浅淡。
毛织物色彩一般比较深暗、含蓄。
花纤织物色彩鲜艳。
人作为环境的主体,所以服装色彩离不开生活环境,它在环境中是一种功利保持重要社会关系的观赏活动。
如在晚会上,活动着的人群穿着的每套衣服的色彩与环境都有不同的美的状态,衣服的色彩因为被人们的穿着而展示出一个服装色彩世界,其中人群中服装色彩之间的和谐与呼应关系,在统一变化的灯光衬托下,构成一幅生活画卷。
社会的环境与人们的服装色彩组成了整体的社会生活色调。
社会环境是人们活动的空间和背景,也就是说,服装色彩是社会生活整体色调中的局部组成因素。
同一服饰色彩在这个人身上是美的,而在另一个人身上并不好看,这是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型、肤色、发色和不同的气质和个性所致。
同样的道理,当一个人穿同一服饰在不同的环境中也会产生不同的色彩效果,因为不同的场合和环境有不同的光线和气质所形成的不同色彩组合,不同的背景和服装色彩的组合。
在社会实践中,环境色彩与服饰色彩的审美受到社会历史实践的制约,实践是审美的客观标准,如居室便装色彩要素雅沉着;办公室、会议室的服装色彩要庄重、整洁;登山服、滑雪服的色彩要艳丽夺目;中性色彩的各种职业服,洁净、明亮、亲切。
人类的服饰行为表现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次,社会的变迁与服饰的变化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社会变动能引起服饰风格、款式、色彩的变化,社会变革的影响,起变化的动力或阻力都来自社会的前进与后退。
服装色彩的变动随着社会前进而递增,人们的衣着方式有蔽体、防寒而发展到配色配套,由关心衣服的价格低廉到追求社会时尚,注意修饰打扮。
尤其以青年人的着装更能体现出服饰色彩的发展,使历史上着眼于贵族名媛的服饰色彩和款式而转向现代的节奏明快的青年时装。
人们对色彩的习惯认识也因某些突发的或偶然的事件影响而引起服装色彩的流行。
4流行色彩不段变化的审美要求流行是指迅速传播而盛行一时的现象。
服装的流行是指在服装领域里占据上风的主流服装的流行现象。
所谓流行色(Fashion Color)也可称为“时髦的色彩”或“新颖的生活用色”(Fresh Living Colour)服装的流行色如同音乐中的流行歌曲,运动中的流行项目一样,是在一定的时期内和范围内受大众喜爱或受消费者欢迎的几种或几组色彩和色调,是带有倾向性的色彩。
流行色是一门涉及光学、社会心理学、市场学、预测学和未来学、生理学、染色学、色彩美学的综合性科学。
流行色的形成是在时代感觉和社会环境中人们对色彩的自我主张。
随着时代的推移而形成的社会色彩,是以产业为背景的社会心理的集中反映。
服装色彩流变的原因很多。
有政治的和文化的变化、民族间的相互影响、审美趣味自身的演变,等等。
例如,中国历史上因政权的变动导致服装色彩的变化,就不少。
某一朝代的统治者往往崇尚某种颜色,并进行色彩“专政”,强行规定色彩的贵贱高低。
秦代服色尚黑,囚徒穿赤者色衣行。
魏文帝定九品的官位,以“紫绯绿三色为九品九别”。
隋尚赤。
唐尚拓黄,等而下之为红紫、蓝绿、黑褐,以白为贱。
宋朝官服,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
明朝则以皇帝的姓氏(朱)为最高贵的颜色。
官方对服装色彩的硬性规定和大力提倡,必然对某个时代或时期服装色彩的流行产生影响。
流行色就是这样,受文化、政治、民族间的相互影响。
日本池田元太郎氏在1926年发行的《色彩常识》中这样写到:“妇女们使用的衣服、带子、披肩、阳伞等物品每年都有流行色彩。
人类本来就喜欢变化与新奇,但另一方面社会生活又有想顺从一般倾向的本性,流行色也由这个本性产生,因此生活于同一社会者,自然的趋向于某一特定的色彩,同时产生嗜好。
这就是流行色本身真正的含义”。
色彩服装流行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因此,设计师们不得不考虑在设计中色彩的流行作用。
近些年来在服装行业中流行的诸如“海洋湖泊色”、“旷野幽绿”,以及兄弟杯金奖作品“青铜时代”等等,就是由于人们对人类生存环境及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越来越有所认识而引发的对大自然环境色彩的热爱设取,渐渐地成为这些年占据服装业而成为流行色的主题。
因此,从九十年代初开始,服装的流行色基本是以蓝绿色调为主体的。
黑、白始终为经典流行色。
其中蓝绿色调的兴起是和当时的重返大自然、环境保护、崇尚休闲的社会思潮相应而生的。
这种社会思潮至今仍然强劲的势头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在科学进步,人类休闲时间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人们突出了对安逸、轻松与宁静的求索。
因此,自然色彩与这种休闲维妙维肖地结合到一起,更加强了这一主题的感染力。
流行色有时代感,同时也有一定的时间局限性,流行色的变化其中一部分是循环,主要部分则是新鲜的,敏感的色彩。
正如上文所提到,任何一种主色调的流行都伴有与之相配合的辅助色。
在回归大自然潮流的泥土色、沙滩色、贝壳色、麦穗色等暖色系列,成为自然色调的基本组成。
还有,就是衣着的颜色比身材更重要。
身材的优劣可以说对人是至关重要的,但不管身材看起来有多漂亮,如果颜色搭配不对,仍然是失败的打扮。
相反,如果颜色搭配得好,即使外型看来不太好,这种打扮也还算是成功的。
时髦的基本要素,首先注意的是颜色搭配,所以,颜色的调配,要比整个外型的调和更为重要。
有时,喜欢的颜色,不见得就是适合自己的颜色,许多人喜爱粉红色,但事实上,穿粉红色衣服的人并不多。
色彩感健全的人,衣服的颜色多半是统一的。
其实,在整个色彩系统中,有一些颜色会适合许多人,这些颜色大约有灰色、褐色、蓝色、白色、黑色。
若将十二色的水彩混合起来,就会变成灰色,换句话说,灰色含有所有的颜色,故而灰色配什么样的衣饰都很调和。
另外,灰色还是很时髦精致的颜色。
虽然灰色本身是很朴素的色彩,但是年轻的女孩,如果巧妙地搭配灰色的衣饰,整个体态看来就会显得很时髦。
因为灰色可以充分强调年轻的自然美。
灰色介于黑白之间,是黑色的淡化、白色的深化,它具有黑、白二色的优点,更具高雅、稳重的风韵。
它最大的特点是可以与任何色彩搭配,构成种种富于浪漫气息的风格。
灰色用在服饰上,一般都含有其它色素,如浅驼灰、紫灰等,它们全然不同于纯灰色,是一种富有朦胧美的灰色系列。
灰色的西服、茄克衫、套裙在社交场合穿用,能产生温文尔雅的气度,高明度的灰色是年轻女性追求文静的理想套裙之色。
灰色与单纯的色彩组合时,格调高雅颇具现代感,与相近的色调组合,则容易使人引发古之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