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从入门到精i工业工程简介:1.工业工程定义最具有权威性的和今天被广泛采用的美国工业工程学会(SIE )于佃95年正式提出,后经修订的定义:工业工程,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
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评价。
《美国大百科名书》(佃82年出版)对IE 的解释是:工业工程是一个组织中的人,物料和设备的使用及其费用作详细分析研究,这种工作由工业工程师完成,目的是使组织能够提高生产率,利润和效率。
工业工程专家Philipe Hicks博士指出:工业工程的目标就是设计一个生产系统及该系统的控制方法,使它以最低的成本生产具有特定质量水平的某种或几种产出,并且这种生产必须是在保证工人和最终用户的健康和安全条件下进行从上可看出,工业工程的目标就是使生产系统投入的要素得有效利用,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和安全,提高生产率,获得最佳效益。
2.工业工程研究范围:美国国家标准ANSI-294(佃82年修订版),把IE分为仃个分支:生物力学,成本管理;数据处理与系统设计;销售与市场;工程经济;设施规划;材料加工(含工具设计。
工艺研究,自动化等);应用数学(含运筹学,管理经济学,统计质量控制,统计学);组织规划;生产规划与控制(含库存管理,运输路线,调度和发货等);实用心理学;方法研究作业测定;人的因素;工资管理;人体测量;安全;职业卫生与医学。
3.现代IE的基本工作内容及特点:1)核心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
——如果用一名话来表明工业工程师的抱负的话,就是生产率。
2)I E是综合性的应用知识体系。
3)注重人的因素是IE区别于其它工程学科的特点之一生产系统和各种组成要素中,人是最活跃的和不确性最大的因素。
I E为实现其目标,在进行系统设计,实施控制和改善的过程中,都必须充分考虑到人和其它要素这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发人为中心行设计。
4)I E重点是面向微观管理。
为达到减少浪费,降低成本的目的,IE 重点面向微观管理,解决各种管理问题,从制订作业标准和劳动定额,现场管理优化直至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直辖市和管理改善,都需要I E发挥作用。
5)I E是系统优化技术。
IE所强调的优化是系统整体的优化,不单是某个生产要素(人,物料,设备……. 或某个局部(工序,生产线,车间…….)的优化,其最终目标是追求系统整体最佳的效益(最少投入,最大产出)特别指出的是:生产系统的优化不是一次性,IE所追求的也不是一时的优化,而是经常地研究系统的优化,对系统不断地更新,以使其适合新的工艺。
新的管理方式,永远获得更高的综合效益。
工作研究范围对整个制造流程的分析(流程图)―" 流程分析V布置和路线分析< f人机操作分析方法研究’操作分析联合操作分析双手操作分析—设定标准工作法:I动素分析1方法,流程动作分析2材料动作经济原则3工具,设备4,环境与条件5,作业者资格,技能密集抽样时间研究作业测定分散抽样时间研究决定标准时间预定时间标准法* 标准工作法+标准时间+其它要求(品质要求等)=工作标准导书形式训练操作工人,实施标准体现出来1方法研究定义对现有的工作(加工,制造,装配,操作)方法进行系统的记录和严格的考查,作为开发和应用更容易,更有效的工作方法以及降低成本的一种手段。
目的:*改进工艺和流程*改进工厂,车间,工作场所的平面布置*改进整个工厂和设备的设计*改进物料,机器,人力的利用,提高生产力降低劳动强度动作经济原则:1动作能量活用原则。
2动作量节约原则。
3动作改善原则。
0 在人的身体各部位凡是能具有进行动作能力的部分,不管何部位都希望全面能活用:1脚部或左手能操作的事,不必使用右手。
2尽量使两手同时作业,也同时结束动作。
3双手不要使其同时静止,手空闲时须动脑想另一工作二)动作量节约原则:多余的动作量,不但浪费时间及空间更会消耗体力。
1尽量使用小动作来操作工作。
躯体的运作依序为腕部——前腕部-------- 手腕部 --- 手指;能使用小运动应使用小运动。
2材料及器具应放置于伸手能及的范围内,并尽量放在近手边。
3小单元的协作次数应尽量减少。
4工具应予以简化,易用。
5材料及零件应使用易拿取之容器。
6工作物长,或重,体积大时应利用保持工具。
三)动作法改善的原则:能动的部位使其全部活动,可以节约的能量可以省去的徒劳动作也尽量除去,而动作的方法还是有改善的地方。
1动作能予以规范化。
2双手可反向运动,而不可同向动作。
3利用惯性,重力,自然力,等尤其尽量利用动力装置。
4为了减少疲劳作业椅及工作台的高度应适方法研究的分析层次及分析技术操作分析流程分析 动作分析流程分析的改善对象:1, 基本原则:1) ,尽可能取消不必要的工序2) ,合并工序,减少搬运3) ,安排最佳作业顺序4) ,使各工序尽可能经济化5) ,找出最经济的移动方法6) ,尽可能减少在制品的贮存2, 考虑下列因素,有无工序,操作可取消,合 并,重排,简化。
*以材料加工过程单位*以加工,检验,搬运 *作业要素 *动作单元 戈y 为基础的作业划分作业单位为基础要素分 为基础的作业划分 以作业单位所 以一个作业要素 以单位动作所 所包含的一系所包含的一系列 包含的一系列 列动作为基础的动作单位为基础 动作要素为基 动作划分 的动作划分 础的动作划分*基本要素1),不需要的工序或操作2),改变工作顺序3),改变设备或利用新设备4),改变工厂布置或重排新设备5),改变操作或贮存的位置6),发挥每个人的技术专长3,考虑下列因素,那些搬运可以取消,合并,重排,简化。
1),取消某些操作2),改变物品存放的场所或位置;3),改变工厂布置4),改变搬运方法5),改变工艺过程或工作顺序4,考虑下因素,有等待可以取消或缩短时间1),改变工作顺序;2),改变工厂布置3),改变设备或用新设备5,考虑下列因素,有无检验工作能取消,合并, 简化1)它们真的必需?有何效果?2)有无重复?3)能否用抽样或样资料统计控制?三动作分析简介(一)定义动作动作分析是研究人体各种动作的浪费,以寻求省力,省时,安全和最经济动作。
即:研究分析人在进行各种操作的细微动作,删除无效协作,使操作简便有效,以提高工作效率。
目的:发现操作操作人员的无效动作或浪费现象,简化操作方法,减少工作疲劳,降低劳动强度。
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标准的操作方法,确定动作标准时间。
(二)动作分析的方法1,目视动作分析:目视观测寻求动作改进。
2,动素分析:人完成工作的动作可由17个基本动作构成,将工作中所用的各个动素逐项分析以谋求改进。
3,影片分析:通过摄影机,分析动作。
人作业基本动素的简介:(仃种动素)1,伸手:空手移动,伸向目标。
改善点:能否缩短距离能否减少方向的多变,特别是突能否使工具对象移向手边 手持物从一处移至另一地方 能否减少其重量 能否应用合适的夹具搬运方向的突变是否可以取消,各种在障碍物能否搬去是否身体的有些动作可以取消双手的动作能否与手的动作相调协 3,握取:利用手指充分控制物体。
改善点:可否一次握取多件或减少握取 次数工具,对象可否预先放好能否用其它工具替代手的握取4,装配:两个以上的物体的组合的动作 改善点:能否用夹具,固定器能否同时装配数件工具是否达到最有效的速度及送进能否用自动设备是否可用自动工具,以减少人的装配时间5, 使用:利用器具或装置做的动作2, 移物: 改善点:6,拆装:对两个以上组合的对象,做分解的动作7,放手:从手中放掉对象改善点;能否取消此动作能否在运输途中放手放手后,手或运送的位置是否对下动作或下移动有利8,检查:将产品和所制定的标准作比较的动作改善点:能否取消或与其它操作合并能否同时使用多种量具或多用处量具检查物与检查者眼睛的距离是否合适9,寻找:确定目的物位置的动作改善点:对象给予特别标识(标签,颜色)良好的工作场所布置对象,工具有固定的位置,并放置于正常的工作范围10,选择:在同类对象中,选取其中一种改善点:是否可取消此动素工具对象能否做标准化和互换使用能否作标识,以利选择11,计划:在操作进行中,为决定下一步骤所作的考虑12,定位:将对象置于所需的正确位置而进行的动作13,予定位:对象定位前,先将对象安置到予定位的作业改善点:对象能否在运输途中正工具能否悬挂起来,以便一伸手就右拿到14,持住:手握物并保持静止状态改善点:能否用夹具持物能否用磨擦力或粘着力15,休息:因疲劳而停止工作改善点:肌肉的运用与人体动作的等级是否合适温度,湿度,通讯,噪声,光线,颜色以及其它工作环境是否合适工作台高度是否合适操作者是否坐立均可重物可否用工具装卸工作时间长短是否合适16,不可避免的停顿17,故延:可避免的停顿改善点:改善管理方法,规章,制度,使操作者无抱怨改善工作环境,提供一个合适,健康,愉快而有效的生产现场改善工作方法,降低劳动强度按对操作的影响,以上动素可分为有效动素和无效动素:1)有效动素:指对操作有直接贡献者:装配折卸使用伸手握取移动及放手2)无效动素:寻找选择检查持住定位予定为辅助动素;休息故延延迟计划为消耗动素。
在作业中,辅助动作越少越好;消耗性动作应尽可能取消。
(三)在作业设计及研究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双手动作应同时而对称。
2人体的动作应尽量用低级动作而得到满意结果。
人体动作等级:手指最低手指,手腕动作手指,手腕及小臂动作"手指,手腕,小臂及大臂动作手指,手腕,小臂,大臂及身体动作最耗休能,最慢3尽可能利用物体的动能;曲线动作减少方向突变,弹道式运动较受控制的运动轻快;动作尽可能有轻松节奏。
4工具物料应放于固定场所及作业者前面近处,并依最佳工作顺序排列5应有适当的照明设备,工作台及座椅试样,高度应使工作者保持良好的姿势6尽量解除手的工作,而以夹具或工具代替。
7可能时,应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工具合并为一种8工具及物料应尽可能放在工作位置(四)在动作标准化的基础上,可测定作业的标准时间:标准时间的制定:定义:标准时间是指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 用最合适的方法,以普通熟练工人正常速度完成 标准作业所需的劳动时间。
时间研究步骤:1作业标准化:在对一项作业研究时,(5W1H )需要做什么?吗?有无更合适的地方? 在何时做?吗?有无更合适时间?由谁做?有无更合适人?如何做?有无更合适方法? 2划分操作单元:原则:*每一单元应有明显易辨认的起 点,终点*单元时间愈短愈好,但一般不小有必要/ ?要达到什么结果?在何处做?可用以下提问技巧 要做这,是否要在此处做 要在此时做 要此人做吗? 要这样做吗?于0.04MIN作单元分开*尽可能使每一单元的操作动作为基本动作由于操作的时间标准仅用于特定的操作,所以每单元应有完整而详细的说明3现场记录时间值:4剔除异常值:美国机械工程协会对异常值定义:某一单元的秒表读数,由于一些外来因素的影响而使其超越正常范围的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