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版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推荐工作介绍
新版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推荐工作介绍
省科学技术奖励基本设置
■省科技进步奖 授予在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完成 重大科学技术工程、项目等方面,做成突 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技术开发类 ◆社会公益类 ◆重大工程类 ◆企业创新类 ◆软科学类
省科学技术奖励基本设置
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 第年评审1次,每次奖励项目不超过300项, 其中,企业为主完成的项目不少于三分之 一。自然科学奖不超过30项。
省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 (省科学技术奖项目)评审流程
对行业评审组建议的二等奖、三等奖候 选项目进行投票,以得票数不少于参加评 审专家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并按得票数多 少,产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三等奖候 选项目建议方案。
三、省科学技术奖励推荐要求
省科学技术奖励采用限额推荐制度
◆各推荐单位在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当年下达的 推荐指标范围内进行推荐。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每人每年度可推 荐1名(项)所熟悉专业的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 候选人或省自然科学奖候选项目。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省科学 技术重大贡献奖获奖人每人每年度可3人以上共同 推荐1名(项)所熟悉专业的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 奖候选人或省自然科学奖候选项目。
省科学技术奖励采用限额推荐制度
■推荐 ◆推荐单位 省政府组成部门、直属机构;设区的市、
县(市)人民政府,其它单位。 ◆推荐专家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
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省科学技术 重大贡献奖获得者。(仅限自然科学奖)。
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科 学技术奖项目)评审流程
■省科学技术厅负责对科学技术奖候选项目的推 荐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对不符合规定的推荐材料, 可以要求推荐单位、专家在规定的时间内补正, 逾期不补正或者经补正仍不符合要求的,不提交 评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设立一项省 级科学技术奖。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 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备案。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的法规规章依据
◆《关于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管理办法》 (科学技术部第2号令)第三条 省、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设立一项省级科学技 术奖。省级科学技术奖可以分类奖励在科 学研究、技术创新与开发、推广应用先进 科学技术成果以及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等 方面取得重大科学技术成果或者做出突出 贡献的个人和组织。
◆技术发明奖:技术发明成熟,整体技术 实施应用2年以上(2011年12月31日前实 施)。
论文发表和项目总体实施时间
◆科技进步奖
技术开发类、社会公益类项目整体技术经 过2年以上较大规模的实施应用(2011年 12月31日前实施)。
◆重大工程项目应工程竣工验收并实际 投入使用2年以上(重大工程须2011年12 月31日前验收)。
提高政治敏感性和风险意识
◆对涉及到人身健康、公共安全等社会 关注度高、敏感性强的项目要从严把关。
◆涉及国家安全、国防工程等项目,不得 推荐为省科学技术奖候选项目。
◆法律、法规规定必须取得有关许可证, 且直接关系到人身和社会安全、公共利益 的项目,如动植物新品种、食品、药品、 基因工程技术和产品等,在未获得主管行 政部门批准之前,不得推荐为省科学技术 奖候选项目。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的法规规章依据
◆《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 (2011年5月25日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订)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完善科 学技术奖励制度,对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 中做出重要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奖励。
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对在科 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 给予奖励。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推荐工作介绍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成果处 2014年7月
一、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基本情况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的法规、规章依据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国务院第396号
令)第二十五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国防、国家 安全的特殊情况,可以设立部级科学技术奖。具 体办法由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报国务院科学技 术行政部门备案。
推荐为省技术发明奖、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及 以上等级的候选项目须由具备资质的审计机构出 具的经济效益审计报告,或由行业管理部门出具 的社会效益证明。
项目完成研究单位提供的证明,一般不得作为 评审依据。
严格有关证明文件要求,避免权属争议和防 范重复评价
◆已获得国家、省科学技术奖项目的主 要创新内容、专利、论文(专著)等,不 得再次作为省科学技术奖候选项目的支撑 材料。
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评审流程
■评审委员会评审。评审委员会以会议 形式对行业评审组通过的候选人进行评审, 候选人应到会进行答辩,评审委员会根据 答辩及异议处理情况进行综合评审,并进 行记名投票,以得票数不少于参加评审专 家人数的三分之二,并按得票数多少,产 生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候选人建议方案。
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省 科学技术奖项目)评审流程
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科 学技术奖项目)评审流程
■评审结果公示。行业评审组评审结果在省 科学技术厅门户网站或其他面向公众的媒体上进 行公示。
■异议及处理。单位和个人自公示之日起15日 内对公示的候选项目主要情况持有异议的,可向 省科学技术厅书面提出,省科学技术厅在公示期 满后30日内予以核实。
■对形式审查合格的科学技术奖候选项目,省科 学技术厅在厅门户网站或者其他面向公众的媒体 上公示其主要情况。
单位和个人自公示之日起15日内对公示的项目 主要情况持有异议的,可向省科学技术厅书面提 出,省科学技术厅在公示期满后30日内予以核实。
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科 学技术奖项目)评审流程
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评审流程
■省科学技术厅负责对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候 选人的推荐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对不符合规定的 推荐材料,可以要求推荐单位、专家在规定的时 间内补正,逾期不补正或者经补正仍不符合要求 的,不提交评审。
■对形式审查合格的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候选人 省科学技术厅在厅门户网站或者其他面向公众的 媒体上公示其主要情况。
推荐项目应当征得候选人和项目主要完 成单位、主要完成人的同意,并填写由统 一的推荐书。推荐单位、推荐专家,候选 人,候选项目完成单位、完成人必须对推 荐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科学技术奖候选项目对获奖人数、单位数的 要求
◆自然科学奖单项人数不得超过5人, 单位不超过3个。
◆技术发明奖单项人数不得超过6人,单 位不超过3个。
单位和个人自公示之日起15日内对公示的候选 人主要情况持有异议的,可向省科学技术厅书面 提出,省科学技术厅在公示期满后30日内予以核 实。
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评审流程
■行业评审组评审。行业评审组以会议 形式对候选人进行评审,行业评审组专家 记名投票,以得票数不少于行业评审组参 加评审专家人数的三分之二,并按得票数 多少,确定不超过3人作为行业评审组建议 的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候选人。
■初评专家组评审。项目经初评专家组 评审专家记名打分,按得分高低,以不高 于参加评奖项目总数的百分之七十的比例 产生初评专家组建议的候选项目。初评采 用网络形式进行评审。
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科 学技术奖项目)评审流程
■行业评审组评审。行业评审组以会议 形式进行评审,评审专家记名打分并进行 投票,按得分高低,确定不超过行业评审 组规定名额的候选项目,产生省科学技术 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候选项目建议 方案,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候选成果 项目得票数不少于技人员潜心研究
◆同1人同一年度只能作为1个推荐项 目的主要完成人参加省科学技术奖评选。
严格有关证明文件要求,避免权属争议和防 范重复评价
◆第一完成人承诺用于报奖的论文(专著)、 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已征得未列入项目主要完 成人的作者、发明人等的同意,第一完成人须签 字负责。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完成人涉及不同的完成 单位时,应提交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简要叙述 完成人在项目中的合作经历,包括合作时间、方 式、产出及佐证材料等,由第一完成人声明对上 述内容真实性负责并签字。
■省科学技术厅可视情组织专家对行业评审组 建议的候选项目进行考察,并将考察结果提交评 审委员会。
省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 (省科学技术奖项目)评审流程
■评审委员会评审。评审委员会以会议形式对 行业评审组建议的候选项目进行评审。
一等奖候选项目主要完成人应到会进行答辩, 评审委员会根据答辩及异议处理情况进行综合评 审,对一等奖候选项目进行投票并打分,以得票 数不少于参加评审专家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并按 得票多少和得分高低,产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候选项目建议方案。
严格有关证明文件要求,避免权属争议和防 范重复评价
◆请按规定要求录入知识产权、论文及 专著,不要录入未授权发明专利、植物新 品种权,以及授权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 利等。
严格有关证明文件要求,避免权属争议和防 范重复评价
◆推荐为省自然科学奖候选项目须由具备资 质的查新机构出具的论文或专著他引情况。
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 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其中,一等 奖、二等奖总数不超过128项,一等奖不超 过28项。
二、省科学技术奖评审程序
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评审流程
■推荐 ◆推荐单位 省政府组成部门、设区的市人民政府。 ◆推荐专家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 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省科学技术 重大贡献奖获得者。
◆成果主要完成单位使用其它单位知识产 权,须取得知识产权转让或实施许可。
严格有关证明文件要求,避免权属争议和防 范重复评价
中介机构为项目提供的分析测试、查新、 鉴定、审计等相关资料必须客观、真实。
严格公示程序,提高透明度
◆推荐的项目应在本地区、本部门范围 内进行公示,并责成项目主要完成单位、 主要完成人所在单位进行相应公示。公示 无异议或虽有异议但经核实处理后再次公 示无异议的项目方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