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实验室之旅(1)

化学实验室之旅(1)

课题:化学实验室之旅
【教材依据】粤教版第一章第2节
【设计思路】
指导思想:通过认识和学习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基本实验操作技巧,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养成勤动手、勤思考的学习习惯。

流程设计: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科学,本节课从内容上看,先认识常见仪器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和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训练。

教材没有采用单纯的基本操作训练的方法,而是结合具体实验和“活动与探究”等,引导学生在实验和探究过程中,了解加热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并在现象明显的实验过程中进行基本操作训练,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
我所教的三个班级学生学习基础、习惯有较大的差异,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刚接触化学,对化学实验充满兴趣,不仅乐于观察实验更愿意亲自动手来做。

由于学生们学习的热情都很高,所以课堂教学上应该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如何规范操作,为今后的化学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课题】 1.3化学实验室之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参观化学实验室,了解化学实验室的设备,知道化学实验的要求。

2:认识常用的化学仪器,了解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学会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等化学实验常用操作。

4: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过程与方法:
重点学习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实验操作技巧,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动手实验,实践获得乐趣,真正体会严谨的科学态度、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教学重点】 1、了解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学会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方法】展示法实验法
【学法指导】观察法自我演练法对比纠错法
【教具准备】试管,烧杯,酒精灯,量筒,滴瓶,试管架,试管刷,石棉网,铁架台,集气瓶,钥匙,坩埚钳,水槽,镊子,蒸发皿,锥形瓶,圆底烧瓶,三角架
设疑导入:
要做一顿丰盛的美餐,我们需要准备些什么?要用到哪些东西?又该怎么做,程序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如果我们现在要做一个有趣的化学实验,那我们又该准备些什么?要用到哪些东西?怎么做,程序是什么?
今天我们走进化学实验室,了解常用实验仪器,学习实验基本操作,让你们亲自感受化学人的严谨、细致以及乐趣。

新课讲授:
一、自学任务《化学实验室规则》《实验室安全知识》
学生总结:①“三不”不触、不闻、不尝
②实验用剩的药品要放入指定容器内。

③浓酸浓碱接触皮肤要用大量水冲洗。

④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

二、认识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三、仪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试管
用途: 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收集少量气体。

注意: 装液体的量不应超过容积的1/2,给液体加热时,液体量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前应擦干试管外壁,加热后不能骤冷,防止炸裂;用试管夹夹持或用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加热;振荡时靠腕力甩动。

2.试管夹
用途:夹持试管
注意:从试管底部向上套或取下,不能横进横出;夹在距试管口约1/3处;手握长柄,不能按短柄,防止试管脱落;防止烧损或腐蚀。

3.玻璃棒
用途:搅拌、引流、蘸取少量液体。

注意:搅拌时不可用力过猛,不要碰器壁;引流时下端紧靠接收器内壁;蘸取液体的玻璃棒要洁净,用后要冲洗。

4.酒精灯
用途:加热
注意:使用时将灯放稳,灯帽竖放;灯体内酒精不可超过容积的 2/3,不少于1/4;添加酒精必须先将火熄灭;用燃着的火柴或细木条点燃酒精灯,严禁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用灯帽盖灭,不用时要盖上灯帽;失火用湿布或砂土盖灭。

5.胶头滴管滴瓶
用途: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滴瓶用于盛放少量液体药品。

注意:胶头滴管不能吸得太满,不能将吸有液体的胶头滴管平放或倒置;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要竖直悬空在容器口上方,不要深入容器内或接触容器壁,不能将滴管倾斜滴加;用过后立即洗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滴瓶的胶头滴管与滴瓶口磨毛配套,不能互换或移作他用,滴瓶的胶头滴管取用药品后应立即插回原瓶,不能用水冲洗。

6.铁架台
用途:固定和支持仪器(常配有铁夹和铁圈)。

注意:不能用力敲打;夹持玻璃仪器要注意松紧适度,铁夹内衬以绒布或石棉纸。

7.烧杯
用途:盛放较多量试剂的容器;较多量物质的反应容器;溶解物质、配制溶液、承接滤液。

注意:不能直接加热,加热时外壁应干燥并垫一石棉网;不能加热固体;加入液体不应过多。

8.量筒
用途:量度液体体积
注意:量筒的最大量程应与液体的体积相近且一次量完;平放在桌面上读数,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不能用于加热,不能量热的液体,不能用
于溶解、稀释,不能作反应器。

9.集气瓶
用途:收集或储存少量气体;进行某物质与气体的反应。

注意:收集或储存气体时用毛玻璃片盖住;不能加热;做某些反应的反应器时应装少量砂子或水。

10.锥形瓶
用途:用作较多量液体反应的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注意:加热时需要点上石棉网
11.其他:水槽、药匙、蒸发皿、漏斗、坩埚钳、试管架、试剂瓶(广口瓶、细口瓶)、圆底烧瓶等。

四、练习实验基本操作
1.固体药品的取用
(1)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的取用
仪器:镊子、试管
学生活动:观察老师是怎样做的,指出老师操作中的错误。

思考:为什么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夹取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在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沿容器壁滑到容器底部?
小结:操作要领:一横、二放、三滑。

(2)粉末状或小颗粒状药品的取用
仪器:药匙或纸槽
学生活动:观察老师是怎样做的,指出老师操作中的错误。

思考:①为什么先把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小心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入底部?
②使用后的药匙或镊子为什么应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
小结:操作要领:一横、二放、三慢立。

练习任务:实验1-5、实验1-6
2.液体药品的取用
(1)少量液体药品可用胶头滴管取用
学生活动:观察老师是怎样做的,指出老师操作中的错误。

思考:①为什么不能伸入试管内?②不可把滴管放在实验桌上?③为什么不可倒持滴管?
(2)大量液体药品可用倾注法。

学生活动:观察老师是怎样做的,指出老师操作中的错误。

思考:为什么①瓶盖倒放在实验台?②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
③瓶口紧靠试管口,缓缓地将液体注入试管内?④倾注完毕后,立即盖上瓶塞?
小结:操作要领:一倒、二向、口挨口。

(3)一定量液体药品要用量筒量取
学生活动:观察老师是怎样做的,指出老师操作中的错误。

思考:量筒应该怎样读?仰视或俯视导致的结果怎样?
练习任务:实验1-7
3.给物质加热
(1)酒精灯的构造:灯冒、灯芯、灯瓶
灯焰分为焰心、内焰、外焰。

用外焰加热(温度最高)。

(2)给物质加热
①加热液体可用:试管、蒸发皿(可直接加热)烧杯、烧瓶(不可直接加热,须垫石棉网)
加热固体可用:干燥试管、蒸发皿、坩埚
不能用于加热:集气瓶、水槽、量筒、漏斗
②玻璃容器加热时应注意:
a.外壁干燥
b.不要接触灯芯,也不要远离外焰
c.过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也不要直接放在实验台上
学生活动:观察老师是怎样做的,指出老师操作中的错误
思考:为什么要先预热,再把灯焰固定在固体部位加热?
总结: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距试管口1/3处,先预热,加热
时不时移动试管使受热均匀,液体量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倾斜约450角;加热时切不可使试管口朝着自己或有人的方向。

练习任务:实验1-8、实验1-9
4、仪器的洗涤:
学生活动:观察老师是怎样做的,指出老师操作中的错误。

思考:①怎样洗涤?②洗涤干净的标准?
联系任务:分组练习实验1、实验2
小组纠错:发现并纠正同学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竞争:每组选派一位同学上台表演,看谁做的最好?
学生活动:想一想:做完实验后我们应该怎么做?
总结提高:本节我们学习了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给物质加热、仪器的洗涤,你学会了吗?请同学们互相交流并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
通过信息反馈,同学们能够识别常见的化学仪器以及用途,但对它们的作用特别是操作注意事项个别的地方还有遗忘,这需要通过反复练习,加强记忆就能解决。

同学们通过学习知道实验室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