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方法论概论
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方法论概论
一、方法、方法论、科技方法论含义
“方法”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文,原意是指“沿着正确的道 路走” ,在古希腊神话中象征着取胜之道。
方法: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所遵循的程序、途径或 所使用的方式、手段乃至技巧之总和。
“方法论”在辞海中注释为“研究治学方法之 学问”。从 现代意义上讲,方法论是指以方法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学科, 它系统研究方法的性质、条件、作用和发生发展的规律。
如:物理学中利用高能加速器来研究微观粒子的运动变化规律;天文学 中利用射电望远镜来观测天体;医学中运用动物疾病模型研究人体的生 理、病理变化过程等都属于一些具体的特殊的研究方法。
三、研究对象
第二个层次是科学技术的一般研究方法,它则是科学技术 方法论研究的对象。
具体讲就是:它研究各门科学技术方法中所共有的方法, 即从各门具体科学技术研究方法中总结、归纳、抽象、概 括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一般方法,及其这些方法的性质、 条件、作用、原则和发展变化的规律。
须遵循实验的方法, 根据实验结果,才能决定人们对自然 界的认识。
伽利略也非常重视实验方法,被人们称之为用实验方 法打开近代自然科学大门的大师。
第二节 科技方法论历史
培根是近验;科学是实验的科学,科学就在于
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
第二节 科技方法论历史
二、以实验和分析方法为主的近代自然科学时期(16世纪—19世 纪末) 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的研究主要有如下方法:
1、以仪器观察和观测为主导(意大利伽利略1609望远镜)同 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科学仪器和设备的产生, 为科学观察和观测提供了重要工具和手段。
2、以科学实验为基础,把实验方法与数学方法相结合 达 ·芬奇非常重视实验方法,他认为,一切科学都必
第一章 科学技术方法论概述
科技方法论的涵义、内容和研究对象;科技方 法论的历史发展过程;科技研究的一般过程。
马院 周延云
具体 内容
第一节 科学技术方法论的涵义、内容及研究对象 第二节 科技方法论历史
第三节 自然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第四节 技术发明的一般思路
第一节 科学技术方法论的涵义、内容及研究对象
三、研究对象:从三个层级的研究方法看
哲学方法是认识客观世界最高层次的方法,它不仅对认识自 然界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于社会和思维领域也是适用 的。例如:矛盾分析法、辩证否定法、质量互变法,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这些方法则是由哲学来研究的。
最低层次是各门科学技术的特殊研究方法。它只能由具体的 学科、专业来确定,根据需要设置一些特殊的研究方法。例
第二节 科技方法论历史
2、逻辑推理方法 德谟克利特—《论逻辑》主要研究归纳法 亚利士多德—《工具篇》主要研究演泽法 (三段论式,奠定了形式逻辑的基础)
中国古代墨家——提出归纳与演绎的两种推理过程 例:荀子:一是推而别之,别者有别,直到大别名 (演绎);二是推而共之,共者有共,直到大共名(归 纳)。
爱因斯坦指出: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成就为基础的, 那就是:
亚里士多德创立的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体系中);
培根创建的系统的实验方法(在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中)。
3、 以分析为主导的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 同时,由于分析——综合方法的产生,比较、分类、类比等
方法也相继产生。
第二节 科技方法论历史
这三个层次的不同的研究方法互为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第二节 科技方法论历史
科学技术方法论的历史发展可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 三个时期。
一、古代直观、思辨、推理方法(远古至15世纪) 1、直观猜测方法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赫拉克利特的“火”; 泰勒斯的“水”; 毕达哥拉斯的“数”; 中国的“阴阳五行说”; 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
第二节 科技方法论历史
三、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所使用的新方法
2、 观察实验方法与理论思维方法相结合。 3、科学技术日益数学化。 4、产生了许多新的综合性的研究方法。
5、计算机已成为科学技术研究、技术方案设计(CAD)、 生产制造(CAM)等重要工具和手段(数据处理、储存、 实时控制、管理、模拟实验)。
“科学技术方法论”定义:就是指人们有计划、有 目的地认识自然、探索未知、变革自然的手段和方式 的理论体系。
二、科技方法论内容
科学问题和科研选题; 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方法; 科学思维方法(逻辑思维方法和非逻辑思维方法); 数学方法; 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方法; 建立假说和理论的方法等; 技术方法。
第三节 自然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自然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就是运用科学理论、科学方法和 仪器设备去探索未知事实的过程。 这一过程可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提出科学问题,选择和确定科研课题。 第二阶段:观察实验阶段。主要任务是获取科学事实。 第三阶段:思维加工阶段。主要任务是提出科学假说。 第四阶段:实践检验阶段。主要任务是将科学假说上升为理论。 第五阶段:建立科学理论体系阶段。 运用公理化方法或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建立比 较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方法)出现了新面貌,得到了新发展。
量子力学、基本粒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分 子生物学、高能加速器、电子显微镜使得自然科学— 向微观方向发展;
广义相对论、天体物理学、现代宇宙学、大爆炸宇 宙论、射电望远镜、空间技术、遥控遥感技术、计算 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激光 技术--向宇观方向发展。
近代初期,由于科学研究处于分门别类、收集 材料的阶段,所以必然以分析方法为主;
到了近代后期,各门自然科学处于整理材料阶 段,而且自然科学需要从整体上给予哲学上的概括 (马克思、恩格斯),所以必以方法综合为主。
第二节 科技方法论历史
三、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所使用的新方法(19世纪末至今) 1、 科学技术的传统研究方法(近代产生的观察实验
第二节 科技方法论历史
3、逻辑推理与数学方法相结合
① 欧几里得:《几何原本》
(公元前320年)
②毕达哥拉斯提出了勾股定理
③阿基米德提出了浮力定律
(公元前580-前500年)
(公元前287-前212年)
总之,古代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很低,人们
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具有朴素、笼统、直观、 猜测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