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1 何谓通信系统?通信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答:用电信号(或光信号)传输信息的系统称为通信系统。
它由输入变换器、发送设备、传输信道、接收设备、输出变换器等组成。
1.2 无线电通信为什么要采用调制技术?常用的模拟调制方式有哪些?答:采用调制技术可使低频基带信号装载在高频载波上,从而缩短天线尺寸,易于天线辐射,而且不同的发射台其载波频率不同,在接收端便于选择接收。
此外,采用调制可进行频分多路通信,实现信道的复用,提高信道利用率;还可以提高系统性能指标,提高抗干扰能力。
常用的模拟调制方式有振幅调制(AM )、频率调制(FM )和相位调制(PM )。
1.3 已知频率为 3kHz 、1000kHz 、100MHz 的电磁波,试分别求出其波长并指出所在波段名称。
解:根据λ=c /f (其中 c =3×108m/s )分别得出 100km (为超长波)、300m (为中波)和 3m (为超短波)。
1.4 画出无线广播调幅发射机组成框图,并用波形说明其发射过程。
答:参见图 1.3.1。
第二章二、选择题1. LC 串联回路谐振时阻抗最 ,且为纯电阻,失谐时阻抗变 ,当 f < f o回路呈,当 f > f o 回路呈。
A. 容性B .感性C .大D .小2. LC 组成的并联谐振回路谐振时,阻抗为 ,谐振时电压为 ;电纳为 ,回路总导纳为 。
A. 最大值B .最小值C .零D .不能确定3. 把谐振频率为 f o 的 LC 并联谐振回路串联在电路中,它的信号通过。
A. 允许频率为 f oB. 阻止频率为 f oC. 使频率低于 f oD. 使频率高于 f o4. 在自测题 1 图所示电路中, ω1 和ω2 分别为其串联谐振频率和并联谐振频率。
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为。
A. ω1 等于ω2B . ω1 大于ω2C . ω1 小于ω2D .无法判断自测题 1 图5. 强耦合时,耦合回路 η 越大,谐振曲线在谐振频率处的凹陷程度。
A. 越大 B .越小 C . 不 出 现6.石英晶体振荡器,工作在时的等效阻抗最小。
A. 串联谐振频率 f sB. 并联谐振频率 f pC. f s 与 f p 之间D .工作频率7.在非线性电路中,当非线性元器件受一个大信号控制时,非线性元器件的特性主要为导通和截止,这时,分析非线性电路采用的方法是。
A.幂级数分析法B.折线分析法C.开关函数分析法D.线性时变电路分析法8.集成模拟相乘器的核心电路是。
A.单调谐回路B.双调谐回路C.正弦波振荡器D.双差分对9.集成模拟相乘器是集成器件。
A.非线性B.线性C.功率D.数字答案:1.D、C、A、B;2.A、A、C、B;3.B;4.B;5.A;6.A;7.C;8.D;9.A。
三、判断题1.对于谐振回路而言,理想情况下的矩形系数应小于1。
()2.LC 串联谐振回路谐振时,谐振电流最大。
失谐越严重,谐振电流越小。
()3.如某台广播频率为 99.3MHz,LC 回路只要让该频率的信号通过就可以接收到该电台。
()4.单调谐回路的矩形系数是一个定值,与回路的Q 值和谐振频率无关。
()5.双调谐回路的耦合程度与Q 值无关。
()6.陶瓷滤波器体积小,易制作,稳定性好,无需调谐。
()7.声表面波滤波器的最大缺点是需要调谐。
()8.相乘器是实现频率变换的基本组件。
()9.只要有信号作用于非线性器件就可以实现频谱搬移。
()答案:1、3、5、7、9 错;2、4、6、8 对。
习题:2.1 描述选频网络的性能指标有哪些?矩形系数是如何提出来的?答:常用谐振频率、通频带和选择性三个参数来描述选频网络的性能指标。
鉴于通频带和选择性是互相矛盾的指标,进而引入矩形系数来综合说明这两个参数。
第三章3.6 单调谐放大器如习题 3.6 图所示,已知fo =10.7MHz ,L13=4μH,Q=100 ,N13 = 20 ,N12= 5 ,N45= 6 。
晶体管在直流工作点的参数为:goe=200μS,Coe= 7pF ,g =2860μS ,C =18pF ,| Y |= 45mS ,=-54o,Y = 0 。
(1)画出高频等效电路;(2)ie ie fe fe re求回路电容C ;(3)求Auo 、2∆f0.7,K0.1。
图中Cb、Ce均为交流旁路电容。
习题3.6 图习题3.6 解图解:(1)由于晶体管Yre = 0 ,输出电压对输入端不会产生影响,而输入电压Ui在电流) L 1 oe1 2 ie2 1 oe1 p 2 ie2源Y fe Ui 中已有反映,因此画高频等效电路时可将输入端的等效电路忽略,只画出输出端的高频等效电路,如习题 3.6 解图所示。
图中, p = N 23 = 20 - 5= 0.75 , p = N 45 = 6 = 0.3 N 13 20g = 1 = N 131 20≈ 37.2μSQ 0ωo L 13 100 ⨯ 2π ⨯10.7 ⨯106 ⨯ 4 ⨯10-6(2) C ∑=(2πf 12o 131 = (2π ⨯10.7 ⨯106 )2 ⨯ 4 ⨯10-6 ≈ 55.37pF C = C ∑ - p 2C - p 2C =55.37 - 0.752 ⨯ 7 - 0.32 ⨯18=49.81pF (3) g ∑ = p 2 g +g + p 2g =0.752 ⨯ 200+37.2 ⨯ +0.32 ⨯ 2860=407.1μS A uo =∑= 0.75 ⨯ 0.3⨯ 45 ⨯10-3407.1⨯10-6≈ 24.87Q L = 1ωo L 13 g ∑ 1 = 2π ⨯10.7 ⨯106 ⨯ 4 ⨯10-6 ⨯ 407.1⨯10-6 ≈ 9.14f 10.7 ⨯106 2∆f 0.7 =o= ≈ 1.17MHzQ L 9.14对于单调谐回路, K 0.1 ≈ 103.7 单调谐放大器如习题 3.7 图所示,已知 L 14 = 1μH , Q 0 = 100 , N 12 = 4 , N 23 = 3 ,N 34 = 3 ,工作频率 f o = 30MHz ,晶体管在直流工作点的参数为: g ie =3.2mS , C ie = 10pF , g =0.55mS , C = 5.8pF , | Y |= 53mS ,= -47o , Y = 0 。
(1)画出高频等效电路;oeoefefere(2) 求回路电容C ;(3)求 Auo 、 2∆f 0.7 和 K 0.1 。
p 1 p 2 Y fe1 2pg) L 1 oe1 2 ie2习题 3.7 图解:(1)高频等效电路如习题 3.7 解图所示。
图中, p = N 24 = 3 + 3 = 0.6 , p = N 34 = 3 = 0.3 N 14 10 g = 1= N 14 101≈ 53.08μS Q 0ωo L 14 100 ⨯ 2π ⨯ 30 ⨯106 ⨯1⨯10-6(2) C ∑=(2πf12 o 14习题 3.7 解图 1 = (2π ⨯ 30 ⨯106 )2 ⨯1⨯10-6≈ 28.17pFC = C ∑ - p 2C - p 2C =28.17 - 0.62 ⨯ 5.8 - 0.32 ⨯10 ≈ 25.18pF(3) g = p 2 g +g + p 21+ p 2 1+ p 2 g∑ 1 oe1 p 2 2 ⨯103 2 3⨯1032 ie2 =0.62 ⨯ 0.55+53.08 ⨯10-3 +0.32 ⨯ 1 +0.32 ⨯ 1+0.32 ⨯ 3.2 ≈ 0.61mS2 3p pY e j(-47o)A = 1 2 fe = -0.6 ⨯ 0.3⨯ 53e ≈ -15.64e j(-47o) uo∑Q = 1= 0.611≈ 8.7ωo L 14 g ∑ 2π ⨯ 30 ⨯106 ⨯1⨯10-6 ⨯ 0.61⨯10-3f 30 ⨯1062∆f 0.7 = o = ≈ 3.45MHzQ L 8.7对于单调谐回路, K 0.1 ≈ 103.8 放大器如习题 3.8 图所示。
已知工作频率 f o = 10.7MHz ,回路电感 L = 4μH ,1 2pg L) L 1 oe1 2 ie2 6 Q 0 = 100 , N 13= 20 , N 23 = 6 , N 45 = 5 。
晶 体 管 在 直 流 工 作 点 的 参 数 为Y ie = (2.86 + j3.4)mS ,忽略Y re , Y fe = (26.4 - j36.4)mS , Y oe = (0.2 + j1.3) mS 。
(1)画出高频等效电路,并标出相应参数;(2)求回路电容C ;(3)求放大器的 A uo 、 2∆f 0.7 和 K 0.1 ;(4)若有四级相同的放大器级联,计算总的电压增益、通频带和矩形系数。
习题 3.8 图解:(1)高频等效电路如习题 3.8 解图所示。
习题 3.8 解图图中, p 1 = N 23 = N 13 20 = 0.3 , p 2 = N 45 =N 13 5 = 0.2520g p = 1Q 0ωo L 13 1 = 100 ⨯ 2π ⨯10.7 ⨯106 ⨯ 4 ⨯10-6≈ 37.2μS由已知条件可得3.4 ⨯10-3g ie = 2.86mS , C ie =2π ⨯10.7 ⨯106≈ 50.6pF1.3⨯10-3g oe = 0.2mS , C oe = 2π ⨯10.7 ⨯106≈ 19.35pFY fe(2) C ∑ ==(2πf12o 13≈ 44.97mS1 = (2π ⨯10.7 ⨯106 )2 ⨯ 4 ⨯10-6≈ 55.37pFC = C ∑ - p 2C - p 2C =55.37 - 0.32 ⨯19.35 - 0.252 ⨯ 50.6 ≈ 50.47pF(3) g = p 2 g + 1 + g + p 2 ⎛ 1 +1 ⎫+p2 g∑ 1 oe1 10 ⨯103 p 2 15 ⨯103 6.2 ⨯103 ⎪ 2 ie2⎝ ⎭26.42 + 36.42p 1 p 2 Yfeg =0.32 ⨯ 0.2 ⨯10-3 +0.1⨯10-3 +37.2 ⨯10-6 +0.252 ⨯ 0.23⨯10-3 +0.252 ⨯ 2.86 ⨯10-3 ≈ 0.35mS0.3⨯ 0.25 ⨯ 44.97 ⨯10-3 A uo == ∑0.35 ⨯10-3≈ 9.64Q L = 1ωo L 13 g ∑ 1 = 2π ⨯10.7 ⨯106 ⨯ 4 ⨯10-6 ⨯ 0.35 ⨯10-3≈ 10.63f 10.7 ⨯1062∆f 0.7 = o = ≈ 1.01MHzQ L 10.63对于单调谐回路, K 0.1 ≈ 10 (4) A uo ∑ = ( A uo )4 = (9.64)4 ≈ 8.64 ⨯103(2∆f ) ∆f ) ≈ 0.43⨯1.01⨯106 ≈ 0.44MHz0.7 40.7 1(K 0.1 )4 = ≈ 3.38第四章二、选择题1. 谐振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