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管理组织ppt页
二、我国建设项目业主问题沿革
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建设项目实行的 是部门管理。
1988年,做出了投资方组成董事会或管委会 ,对项目投资负全面承包责任的规定。
1992年,提出了建设项目业主和项目业主责 任制的问题。
1996年,提出了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也叫 法人投资责任制或企业法人投资责任制。
业主责任制的进步和不足
➢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和工程所在地政府的有 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企业的各项 管理制度。
(2)严格财经制度,加强财经管理,正确 处理国家、企业与个人的利益关系。
(3)执行工程项目合同中由项目经理负责 履行的各项条款。
(4)对工程项目活动进行有效控制,执 行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积极推广应用 新技术。
项目 建议书 批准
项目 法人 筹备组
可行性报告中 提出项目法人 的组建方案
正式成立项目 法人,并办 理注册登记
2. 由现有企业投资兴建大中型项目, 只设分公司或分厂的情况
原企业法人即是项目法人,应派遣专职管 理人员到分公司或分厂实行专项考核。 注: • 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公司章程报国家计委 备案。 • 其它项目的公司章程按项目隶属关系分别 报有关部门、地方计委备案。
第四节 工程设计和施工单位
第三章
返回
第一节 工程项目组织模式
本节的内容有: 一、建筑师/工程师项目管理模式 二、设计—施工总包 三、工程项目总包 四、CM模式 五、BOT模式
返回章
一、建筑师/工程师项目管理模式
1.施工总包
业主
总承包商
建筑师/工程师
分包商 分包商 分包商
图2-1 施工总包示意图
2. 分项直接承包
四、CM模式
承包商
业主
建设经理
承包商
工程设计
承包商
2-4 CM模式示意图
业主
审查
批
要求 初步设计 批准 详细设计 准 招标文件
选定
竣工
招标 总包 施工 投产
初步设计
(a) 总承包制
缩短工期
详 细设 计
Ⅰ ⅡⅢ
招 标文件
ⅠⅡ Ⅲ
招
标
(b) CM Ⅰ Ⅱ Ⅲ
制
施
工
Ⅰ ⅡⅢ
图2-5 总承包制和CM制比较图
BOT建造方式80年代首先出现在土耳其 ,后很快被世界上许多国家采用,尤其在东 南亚一些国家中被较多采用。
BOT建造方式一般适用于:道路、桥 梁、交通隧道、供水、港口、水电站、 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在实践过程中,BOT演化成其他一些方 式: • BOO方式 (Build-Own-Operate) • BOOM方式 (Build-Own-OperateManagement) • BOOT方式 (Build-Own-Operate-Transfer)
3.项目经理的素质
(1)思想政治素质: (2)技术业务素质: (3)领导素质: (4)实践经验及技能素质: (5)身体素质:
第三节 建设项目业主/项目法人
本章主要介绍: 一、业主和项目法人的概念 二、我国建设项目主体沿革 三、项目法人的设立 四、项目法人组织形式和职责
返回章
一、业主/项目潜的概念
❖业主是伴随着私有制而出现的一个名词 。
❖ 在西方国家中,业主就是投资者。建设项目业 主就是该建设项目的投资人,是项目资产的所 有者,项目收益的获得者,项目建设风险承担 者和项目建设贷款的债务人。
❖在我国公有制的条件下,真正的建设项目业主 是国家,仅有少量的小型项目是私有者。
❖建设项目法人是建设项目策划、资金筹措、建 设实施、生产经营、债务偿还和资产保值增值, 实行全过程负责的企业单位或其它经济组织。
(3)及时、适当地作出项目管理决策,包括投标报价 决策、人事任免决策、重大技术组织措施决策、财 务工作决策、资源调配决策、进度计划决策等。
(4)协调本组织机构与各协作单位之间的协作配合及 经济、技术关系,代表企业法人代表进行签证。(5 )建立完善的内部及对外信息管理系统。
(6)实施合同,处理好合同变更,搞好有关单位的 协作。
返回节
第二节 工程项目管理组织规划设计
• 不论是业主的项目管理、设计单位的项 目管理、监理的项目管理,还是承包商 的项目管理,均需建立一科学的管理组 织机构,这是实施项目管理的基础。
• 项目组织规划设计(Organizational Planning)的目的是:在一定的要求和 条件下,制定出一个能实现项目目标的 理想的管理组织机构,并根据项目管理 的要求,确定各部门职责及各职位间的 关系。
(2)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 值增值责任。
(3)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 权的权益,即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 理者等权利。
(4)企业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为 目的,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政府不 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在市场 竞争中优胜劣汰,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应 依法破产。
(5)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 制度,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 系,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
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思路,项目 法人责任制的特征有: (1)以项目法人为投资主体,先有能承担 项目建设责任的项目法人,后确立项目。
(2)项目法人实行公司制,按照《公司法 》的规定,进行组建和注册,成立有限责任公 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表现在: (1)业主的身份不清。 (2)业主班子不规范。 (3)业主难以行使法律权利。 (4)业主的权利难落实。
2. 项目法人责任制的依据和特征
项目法人责任制以现代企业制度理论为依据。 现代企业制度有下列五个特征:
(1)产权关系明晰,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 权属于国家,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 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成为享有民事权 利和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
BOT建造方式的主要各方:
(1)政府(中央或地方政府)。工程所在 国政府是工程项目的最终所有者,一般充当 项目发起人的角色。
(2)特许或私营项目公司。特许或私营项 目公司一般由财团、承包商、设备供应商及 维修和经营项目的公司等所组成的公司或联 合体。有时项目所在国政府也会参加项目公 司,虽然政府参与投资有利于提高项目的可 信度,但也会引发政府干预项目的运营问题 ,这是特许或私营项目公司所不欢迎出现的 情况。
图2-9是直线—职能制系统示意图。
A
S
S
B1
B2
B3
S
S
S
S
C11
C12
C31
C32
图2-9 直线—职能制系统示意图
(4)矩阵制
矩阵制这种组织方式是为适应在一个组 织内同时有几个项目需要完成,而每个 项目又需要有不同专长的人在一起工作 才能完成这一特殊的要求而产生的。
矩阵制的最大优点表现在:解决了传统 模式中企业组织和项目组织相互矛盾的 状况,把职能原则与对象原则融为一体 ,求得了企业长期例行性管理和项目一 次性管理的统一。 图2-10是矩阵制系统示意图。
工程项目管理
PROJECT MANAGEMENT
第二章 工程项目管理组织
工程项目管理组织主要包括:(1)工程项 目发包模式;(2)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的建立、运行、调整,以及职能的划分。
本章主要介绍:
第一节 工程项目组织模式
第二节 工程项目组织规划设计
第三节 项目业主/项目法人
第三节 工程建设监理
五、PM、PMC
➢PM,Project Management ➢项目管理服务
➢PMC, Project Management Contractor ➢项目管理承包
六、BOT模式
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 造—运营—转让”模式,是一种基础设施建 设管理的方式。它是经政府特许,将某些基 础设施项目转让给私营公司(如国外公司)去 融资、建造和运营,而不需要政府负责项目 资金的计划和准备。
一、工程项目管理组织规划设计原则
(1)目的性原则。 (2)高效精干的原则。 (3)管理跨度和分层统一的原则。 (4)业务系统化管理的原则。 (5)弹性和流动的原则。 (6)项目组织和企业组织一体化原则。
二、工程项目管理组织规划设计依据
1.项目内在联系(Project Interfaces)
▪ 技术联系(Technical Interfaces) ▪ 组织联系(Organizational Interfaces) ▪ 个人间的联系(Interpersonal Interfaces)
A
B1 C1 C2 C3
B2
B3
图2-10 矩阵制系统示意图
四、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Project Manager),即项目之 负责人也,他是项目组织机构中的最高管理者 或称指挥者。
1.项目经理的地位和作用
(1)项目经理是企业法人代表在项目上的全 权委托代理人。
(2)项目经理是协调各方面关系,使之相互 紧密协作、配合的桥梁和纽带。
设计
业主
监理
承包商 承包商
承包商
分包商 分包商 图2-2 分项直接发包示意图
二、设计—施工总承包
业主
总承包商
监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设计分包 设计分包
施工分包 施工分包
图2-3 设计—施工总承包
返回
三、工程项目总包
工程项目总包也称一揽子承包,或 叫“交钥匙”(Turn-key)承包。这种承包 方式,业主对拟建项目的要求和条件,只 概略地提出一般意向,而由承包商对工程 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并对工程项目建设 的计划、设计、采购、施工和竣工等全部 建设活动实行总承包。
图2-8是职能制组织系统示意图。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