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测未来生活 畅想交通未来 大报告

预测未来生活 畅想交通未来 大报告

预测未来生活畅想交通未来组员:李燕赵婷纪俊杰蒋文廖彬佐鲁剑目录一、交通问题现状简述 (3)1、交通拥堵严重 (3)2、交通事故严重 (4)3、换乘复杂 (5)4、可达性差 (5)5、环境噪声污染 (5)二、交通未来出行方式畅想 (6)1、公共交通 (6)案例一:空中巴铁 (6)案例二:超级高铁 (8)2、私人交通 (9)案例一:无人驾驶汽车 (9)案例二:光合作用汽车 (10)三、总结评估 (12)1、积极性 (12)2、消极性 (12)三、组员个人心得体会 (13)1、李燕心得 (13)2、赵婷心得 (14)3、纪俊杰心得 (15)4、蒋文心得 (17)5、廖彬佐心得 (18)6、鲁剑心得 (19)一、交通问题现状简述1、交通拥堵严重原因:汽车使用率增加图一图二汽车使用率增加是导致城市交通堵塞的主要原因。

由于汽车的方便,导致市区内车流日益升高,每逢尖峰时间,上班的、旅游的、购物的车流从四面八方涌入市中心。

但汽车的一大缺点,就是十分浪费空间,但数量又不断增加,导致现有道路无法负荷如此大的车流量,而造成堵塞的情形。

道路容量不足亦为造成塞车的因素。

现今如伦敦、罗马等许多历史悠久的都市,都是交通恶名昭彰的都市,原因就是出在于道路容量不足,因为其市区内的道路原来大都是供马车行走的,但汽车的数量不断增加,而道路扩建的速度又跟不上车流量增加的数度,使得市中心的道路拥挤不堪。

此外,许多城市也因道路设计不妥而导致交通堵塞。

如北京的道路,主要是规划成辐射状,此设计虽然方便市郊间的往来,但也导致上下班时,周围郊区的车流全部往市中心移动,而导致市区的重要干道,都塞满了自郊区来通勤的车流。

道路交会处过多平面道路交叉(即十字路口)处过多也经常导致交通堵塞,因为交通号志会暂时阻断车流行进,若车流量过大,就会产生回堵的现象。

铁路平交道也会造成回堵,因此行经城市的铁路,其附近的道路经常堵塞。

现有改进措施:2010年12月24日北京限牌购车后,2011年7月11日,贵阳决定对汽车牌号分段管理,成为继北京之后中国第二个汽车限牌的城市。

2、交通事故严重事故高发类型:据警方统计,其中排行前十位的事故原因分别是:1.未按规定让行70起,占死亡事故总数的10.1%;2.违反交通信号23起,占死亡事故总数的3.3%;3.酒后驾驶19起,占死亡事故总数的2.8%;4.无证驾驶18起,占死亡事故总数的2.6%;5.超速行驶12起,在死亡事故总数的1.7%;6.违法倒车10起,占死亡事故总数的1.4%;7.违法上道路行驶8起,占死亡事故总数的1.2%;8.违法变道6起,占死亡事故总数的0.9%;9.逆向行驶4起,占死亡事故总数的0.6%;10.违法占道行驶4起,占死亡事故总数的0.6%。

图三上述十项违法行为引发事故的起数共占死亡事故总数的25.2%。

致命的不良驾驶习惯图四图五3、换乘复杂目前我国交通越来越来便利,地铁、高铁、动车、公交、火车紧密联系,部分公共交通方式已经相互结合,极大的提高了交通的便利性和有效性,可是往往换乘出行许多麻烦,需要走一段路去实现转换路线,甚者到达一个目的地需要换乘多次交通方式,在出行换乘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图一图二4、可达性差可达性是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城市交通系统效率评价的一个指标,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结构、土地利用、规划和基础设施之间的相互联系。

目前人们的出行方式多种多样,从一个起点到一个终点,交通工具种类多,因此人们出行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常常利用公共交通到达人们的目的地的可达性低。

往往需要采用多种方式。

图三5、环境噪声污染交通噪音-产生原因交通噪声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地面交通设施已经存在或者已有规划,在其邻近区域建设学校、医院、住宅等噪声敏感建筑物,由于规划布局不合理,未预留必要的防噪声距离,造成噪声敏感建筑物投入使用后出现交通噪声污染问题。

二是由于地面交通设施的建设或是运行造成的环境噪声污染。

除新建地面交通设施可能会产生环境噪声污染外,一些地面交通设施投入运行后随着车流量的增加,或运行参数的改变(如铁路提速),还可能产生新的噪声污染问题。

交通噪音-影响因素1、邻近公路车流量越高的,噪音越大。

主干道上的肯定会比在小区市政路的噪得多。

2、邻近公路车速越高的,噪音越大。

3、重型车辆比例越高的,噪音越大,例如货柜车(集装箱车辆)。

4、公路路面质量越低的,噪音越大。

同样的路面质量,有减速带的也会比没有减速带的吵。

5、离公路越近的,噪音越大。

同一辆重型货车经过时,离公路10米位置的高5.5米的住宅(平面直线距离)衰减0.3分贝,30米衰减4分贝、50米衰减6分贝、100米衰减8.9分贝。

6、离公路同一距离,普通住宅楼层越高的,噪音越大。

认为住得高点就远离噪音的想法是错的。

7、有道路隔音屏障的,要比没有隔音屏障的轻。

8、有建筑体阻隔的要比没有的影响轻。

二、交通未来出行方式畅想1、公共交通案例一:空中巴铁简介立体快巴是宽体高架电车,介于大巴与有轨电车之间,行驶于轻轨铁路而成为巴铁即快巴铁路,上层运送人群,下层空空有窗有灯而通行车辆,多车厢以便转弯。

方案发明人是宋有洲(而美国人1969年提出的城际高架社区化火车其实并非市区快巴),开发商是巴铁公司。

原版外形1、立体快巴上层用来运送人群,共有四节,车厢宽6米,高度在4.5米左右。

按照设计,其一趟运送人数可达1200人至1400人。

按40辆40公里线路往返计算,日可载客约40万人次,规模与地铁相差无几。

2、立体快巴下面是空的,真正所占的空间只是两条车道两边的车道线的宽度。

只要高度不超过2米的车辆均可以在其下方行驶,如同穿梭在移动隧道里一样。

3、立体快巴最高时速60到80公里,平均时速40至50公里,而包括北京在内的大城市普通公交大巴平均时速约15至20公里左右。

“立体快巴”承载的人数是普通大巴的几十倍,而其造价更只有地铁的10%。

4、外形与地铁或城铁列车有些相似,横跨道路两边,上层用来运送乘客,下层则是空的,可以通行2米以下的小汽车。

以此避免公交车和小汽车争路的现状。

巴铁版本2016年5月在北京科博会上,巴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展示的高架巴士三节车厢,图一宽7.8米,高4.6米,长32米,内部安装了电梯,可载1200名乘客,车顶为太阳能面板。

巴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宋有洲表示,法国、巴西、印度、印尼已经对他们的立体快巴产生兴趣。

优点运营方式1、如果这种交通工具能够在北京城区的二三环上使用,将大大缓解北京的交通拥堵,据估算“立体快巴”可以减少20%至30%的路面交通拥堵。

2、立体快巴修建时,只需在现有路面上改造加宽0.6米左右,另行加铺两条轨道,简单易行,每公里的投入综合成本约5000万元左右,40公里线路施工周期只需一年就可以完成。

3、这种车辆可以按照地铁的运营模式,采取有人看管的自动驾驶方式,有紧急情况时,踩刹车即可。

4、按照交通法规,作为路面上行驶的车辆,立体快巴恐怕需要另行开发一种新型驾照。

主要意义1.利用空间“立体快巴”的发明是全世界轨道交通、地面公共交通及所有公共交通领域的一次革命, 开创了城市交通道路上空空间再利用的新模式。

“立体快巴”的创新点主要是充分利用城市现有交通干道立体的空间,达到减少公共交通道路资源的占用量。

“路上最多的车是私家车,但最矮的车也是私家车,城市立交桥底的高度大约是 4.5至5.5米,‘立体快巴’就是利用了2米以上、4.5米以下的空间。

一般巴士和快速公交系统(BRT)污染大、噪音多,且占用路面资源,而地铁投资成本高、建设时间长,“立体快巴”刚好能避免以上缺点,并能令塞车情减少20%至30%。

2.清洁能源“立体快巴”,采用完全的电力驱动,利用超级电容实现快速充电,彻底实现零排放。

另外建设中在站台顶面以及天桥顶盖都设有太阳能光伏板,为车辆及站台提供有效的清洁能源电力补充来减少碳排放及减少空气污染。

3.速度较快“立体快巴”行驶速度约60至80公里,较一般巴士快。

它可与设在路边的“巴士站”对接,无论是直行、停站,都不会影响底下汽车的通过。

巴士底部和后方还设有感应警报,提醒超高车辆不要驶入,或提醒“车底”的车不要太贴近两侧,在其转弯之前亦会发出警报,提醒底下司机停车等候。

此外,夜间不使用时,“立体快巴”可停泊车站,不需另占停车场,亦不影响下方车辆继续通过。

4.比地铁低价“立体快巴”在5月份的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首次亮相,上海世博会亦有介绍。

图二北京门头沟区准备铺设187公里的“立体快巴”轨道,预料今年底动工,每公里造价约5000万人民币,较地铁每公里造价5亿至8亿低得多,一年可建40公里,而建40公里地铁则需3年。

缺点1.核心技术还有待解决,科技发展还不完善。

2.巴铁在技术上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还是轨道交通,还是电力驱动,它无非就是这么一个产品,关键是它能否和现有的大交通融合,这个融合肯定要涉及很多利益的重新分配。

3.如何避开低的立交桥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整改,经济上来说需要大量资金。

4.巴铁下面不能通行公交车。

“巴铁”是适用于城市的主要交通干道。

至少是双向三车道以上,一般单向有4至5条道,它横跨两条路,还剩两三条路可以给公交车及其他特种车,如消防车、救护车、警车等,应该没有影响。

案例二:超级高铁超级高铁是一种以“真空钢管运输”为理论核心的交通工具,具有超高速、高安全、低能耗、噪声小、污染小等特点。

因其胶囊外表,被称为胶囊高铁,也称为飞行铁路、飞速铁路(简称“飞铁”),其列车称为飞行列车,采用磁悬浮+低真空模式。

高速飞行列车是利用低真空环境和超声波外形减少空气阻力,通过磁悬浮减少摩擦阻力,实现超声速度运行的运输系统。

“超级回路”系统是一套全新的高速运输体系,该运输系统并非以火车厢而是以“铝制胶囊”为运输工具,将“铝制胶囊”置于钢铁管道之中,然后像发射炮弹一样将它发射至目的地。

2017年8月29日,中国航天科工公司在武汉宣布已启动时速1000公里“高速飞行列车”的研发项目。

据悉,借助航天系统工程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术积累以及国际一流的超声速飞行器设计能力,航天科工后续还将研制最大运行速度2000公里和4000公里的超级列车。

中国航天科工相关负责人透露,高速飞行列车项目的落地将按照最大运行速度1000公里/小时、2000公里/小时、4000公里/小时三步走战略逐步实现:第一步通过1000公里/小时运输能力建设区域性城际飞行列车交通网,第二步通过2000公里/小时运输能力建设国家超级城市群飞行列车交通网,第三步通过4000公里/小时运输能力建设“一带一路”飞行列车交通网,最终形成一张继航天、高铁、核电之后的中国新名片。

设计者称,该项目的动力供应采用的是磁悬浮技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