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美术课程标准下的美术教学设计
针对“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现懈据课改精神的学习心得,以及教学体会,我认为值得我们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设计•应用” 学习领域的教学基本取向问题。
包括容、目标及设计与应用的关系等几个方面,重点讨论了应达到的教学目标问题,着眼点放在“设计•应用” 学习领域教学应从学生的发展出发,确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其次,对“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教学模惹学策略和方法进行了分析。
教学模式规定教学策略和方法,属于三者的最高层次,策略和方法的选择,均应遵循模式要求。
教学模式是有效教和有效学的基础和框架,本文探讨
了一般教学模式及其应用。
指出核心是要保证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形成设计意识,提高动手能力。
“设计•应用”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
本学习领域中“设计一词包括与学生生活有关的现代设计基础和传统工艺。
通过“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并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第二,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
制作活动,提局动手能力
第三,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白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第四,养成事前预想和计划的行为习惯以及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
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置“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设计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
因此,在这一学习领域的教学中,应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避免学科知识专业化倾向。
教学容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社会,加强趣味性、应用性,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造欲望。
设置这一领域的目的是:
设置“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目的不在于理解完整的、系统的知识和掌握详尽的、准确的技法过程,而在于通过对这些容的学习大体了解其基本常识,培养学生形成的设计意识和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
因此,作为美术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就一定要注意多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让他们参与那些白己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感受有联系的活动,并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于对这些事物的感知、理解和表现之中。
如在视觉传达设计的学习活动中,教学容的选择可主要是校园或社区的标志设计、文体活动海报设计和书籍本册的装帧设计等。
在传统工艺的学习活动,与学生生活有关的学习实用品和案头小工艺品的制作以及民间美术中的风筝、彩塑、脸谱的制作等,都是很好的教学容。
“设计•应用”课例:〈〈变体美术字设计》
一、学生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基础的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学生对特殊材料十分感兴趣,好奇心强,并且喜欢白己创作。
班级中已初步形成合作交流,敢于探索与实践的良好学风,学生间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相互评价的互动气氛较浓。
二、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了解变体美术字的艺术特征、造型特点和实用价值。
2. 技能目标:掌握变体美术字的变化规律和设计方法
3. 情感目标:感受变体美术字的形态美和意蕴美。
三、教学难点分析:
运用变体美术字的设计规律设计出变体美术字。
四、教具准备:
1. 变体美术字图例。
2. 多媒体教学课件。
五、学具准备:
1. 收集生活中常见的变体美术字。
2. 绘画本、铅笔橡皮、直尺、水彩笔等。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上课前走到学生中间,检查学生是否收集了变体美术字图例,工具是否带齐,与学生简要交流是否了解变体美术字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
了几位新朋友,大家看看认不认识它们?(打开课件,伴随音乐播放生活
中学生常见的变体美术字图例:可口可乐、金丝猴、梦幻西游等)学生纷纷回答:认识。
教师启发:它们属于什么美术字,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这些美术字属于变体美术字,看起来形象、生动、活
泼、很吸引人。
(部分学生能回答出来)
教师总结:回答非常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共同学习变体美术字。
板书课题:变体美术字。
讲述新课:
活动一:展示与交流
每小组选一位学生上讲台在实物展台上展示白己收集的变体美术字字例,并讲解其特点。
学生讲完后,教师带头鼓掌,给予鼓励。
教师总结:
同学们搜集的资料非常丰富,讲解的也非常精彩,说明大家的动手能力和
语言表达能力很强。
并引出概念:变体美术字是把字的笔画和外形进行变化装饰而形成的美术字,它形象、生动、有趣,广泛的应用在商品包装、
广告宣传、报纸杂志等方面。
活动二:探究变体美术字的变化围
本活动采用:提出问题一一出示典型图例(观察、比较、分析、讨论)一一学生回答一一教师总结一一检验检测的步骤开展。
1. 提出问题:变体美术字是把字的那些部分进行变化?
2. 出示典型图例:星星诗刊(变笔画)、群星争艳(变字型)、音乐
会(字型笔画一起变)
3. 学生回答(教师此时可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
4. 教师总结:A、笔画变B、字型变C、笔画字型一起变
5. 检验检测:举出字例,让学生判断是哪种变化方法
活动三:探究变体美术字的变化方法
出示多种变化方法设计的变体美术字例,由学生讨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教师总结出变体美术字变化的规律:
1. 笔画装饰
2. 背景装饰
3. 连笔
4. 折带
5. 象形
6. 阴影、倒影
活动四:我当小小设计师
(经过活动二、三,学生已经理解了变体美术字的变化规律,活动四即是对前面学习效果的检验,也是打开学生思维,最终完成设计作业的必要过程)
以汉字“雪山”为例,启发学生思考怎样把它设计成变体美术字,可以用那些方法设计,鼓励学生表述白己的设计思路。
最后出示“雪山”的变体美术字设计方案之一,学生对这个方案可能认同,也可能有不同的意见,对于学生的不同见解,教师要给予肯定,并鼓励其他同学思考是不是还有更好
的设计方法,以拓宽思路。
活动五:设计实践
布置作业:运用刚刚学过的变体美术字的知识,把“元旦快乐” “圣诞快乐”设计成变体美术字,应用到下节课元旦贺卡和圣诞贺卡制作上。
(多媒体上出示与元旦和圣诞相关的图片素材,让学生作为参照。
)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巡回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表现。
(临近元旦节和圣诞节,根据学生的要求,加入了贺卡制作的教学容,本次作业的设计,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学生情绪很高,非常乐意完成)
活动六:评价与拓展
学生完成作业后,在四人小组展示交流,进行白评和互评,并推举一到二人的作品拿到实物展台上展示。
在展示的过程中,由设计者讲解设计构思,并由全体同学评议,教师以鼓励为主,给予相应的评价。
课堂小结:同学们,大家设计的非常好,希望你能把白己设计的变体美术字应用到下节课的贺卡制作中,也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留心观察,设计出更多更好的变体美术字作品!
八、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是一个静止的文本,课堂教学却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有效的教学需要巧妙的教学设计,但仅仅有教学设计并不一定能上好一节课。
课堂动态生成的情况总是在变化的,高效率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灵活的应变能力,要能够驾驭课堂上出现的各种“突发
事件”。
本节课基本上是成功的,但由于教的班级比较多,各个班的情况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比较大,怎样适应各个班级不同的情况,怎样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仍是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
设计应用领域融审美、设计、造型、应用为一体,既强调形成创意,又注重活动的功能目的。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设计应用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设计应用课题也愈加受到师生们的喜爱。
市第四十八中学
郭清
2012-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