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收支考试题一、判断题1、交易对方项不得漏报,但可以不填写全称,可以用“国家名称”或“国家名称+公司”代替。
(X)2、贸易项下出口收汇业务,交易附言的标准格式应为出口XXX收汇. (√)3、贸易付汇业务,交易附言的标准格式应为进口XXX付汇;非贸易付汇业务,交易附言的标准格式应为支付XXX费用付汇。
(√)4、交易编码:若该笔款项为多种交易性质,则在第一行填写最大金额交易的国际收支交易编码,第二行填写次大金额交易的国际收支交易编码;若该笔款项涉及贸易进出口核销项下交易,则核销项下交易视同最大交易金额申报,即“贸易从大原则”。
(√)5、交易附言中可以有空格、标点符号等 (X)6、运输项下规范的交易附言中不包括进口、出口、海运、空运等关键字。
(X)7、国际收支统计申报规定适用于中国境内,但不适用于保税区和保税仓库。
(Х)8、无论样品是否向海关领取了报关单,交易性质均视为“正常贸易-其他,”交易编码为109000,交易附言为样品款。
(√)9、办理对公对私涉外付款业务应使用统一的“境外汇款申请书”。
(√)10、对单笔预收货款银行可出具核销专用联。
(X)11、外币信用卡持卡人在ATM取现和在POS消费,目前无须进行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
(√)12、外币信用卡持卡人在境内银行柜台如提取外币现钞,必须进行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
(X )13、外汇指定银行自身涉外收入和对外付款无需进行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但须进行金融机构境外资产、负债及损益申报。
(√)14、外商投资企业在境内取得的外币利润在境内再投资需作国际收支间接申报。
(X )15、收付款人均为境内居民,且汇出行和汇入行都是境内银行,汇路跨境的境内资金划拨业务无需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
(√)16、外汇指定银行和出口单位办理福费廷业务,应当按规定进行国际收支申报。
(√)17、采用押汇等方式办理涉外收入的,应在境外款项到达经办银行时,由经办银行通知付款人办理申报。
(X)18、涉外收入申报中的“申报日期”是指收款人收到款项的日期。
(╳)19、境内出口企业向境内保险公司投保,双方约定若境外进口商不能如期付款则由保险公司先行偿付,保险公司事后向境外进口商追偿,则保险公司收到境外进口商支付的款项视为贸易货款的追回,应申报在相应的贸易项下,交易附言注明:代企业追回出口收汇款。
(√)20、进出口核销是指办理的涉外收付款业务中为贸易项下需办理进口核销、出口核销和出具出口收汇核销专用联的业务。
(√)21、特殊经济区内与区外发生的进出口业务,由区外企业单向办理核销。
区外企业向区内企业进口付汇,由区外企业办理进口核销。
区外企业向区内企业出口收汇,由区外企业办理出口核销。
(√)22、国际收支的申报主体实行交易主体申报的原则,即由国际收支交易的行为者填报国际收支申报表。
(√)23、涉外收入是指所有机构和个人,通过境内银行以汇款、信用证、托收、保函及其他方式从境外收到的款项。
(√)24、涉外收入还包括:付款人从其境内银行账户向收款人境内银行账户支付由于汇路原因导致收款人境内银行账户从境外收到的款项。
(╳)25、境外付款是指所有机构和个人,通过中国境内银行,以电汇、信汇、票汇方式办理的对境外付款。
(√)26、境外付款还包括:汇款人从其境内银行账户向收款人境内银行账户汇款时,由于汇路原因引起的跨境支付。
(╳)27、各行应妥善保管纸制申报单银行留存联,保存期限至少为24个月,保存期满后可自行销毁。
(√)28、地区代码是指办理国际收支申报业务银行所在地区的行政区划代码。
(√)29、所有涉外收付款业务,无论金额大小、对公对私,均应将基础信息录入或导入外汇收支申报系统。
(√)30、进口单位办理贸易项下对外付款业务时,应准确填写付汇凭证中相关信息,在“是否为进口核销项下付款”栏内必须选择“不是”;对于一笔付汇涵盖多种加以性质,只要涉及贸易进口付款的,也应在“是否为进口核销项下付款”栏内选择“不是”。
(╳)31、进口单位应根据实际对外付款交易性质,按照“国际收支交易代码”填写交易编码。
(√)32、如果本笔付款涉及多种交易性质(如贸易、非贸易以及资本等),依据贸易从大原则,交易编码第一行填写“进口核销项下付款”交易编码,第二行填写次大金额的交易码。
(√)33、中外合资企业定期向B国投资者汇出利润是外方投资者在中国直接投资取得的收益应当申报在“收益-投资收益-直接投资收益-利润汇出”项下,国际收支交易编码为“302011。
(√)34、各行对出口单位提供出口保理、福费廷等贸易融资业务时,对于按照法规规定可以出具核销专用联的,出口单位应当进行境内收汇核销专用信息申报。
(√)35、各行可以对单笔预收货款出具核销专用联。
(╳)36、境外付款不包括:汇款人从其境内银行账户向收款人境内银行账户汇款时,由于汇路原因引起的跨境支付。
(√)37、境外付款包括:中国境内银行自身(银行由于非货币黄金进口而向境外汇款应纳入到境外汇款数据接口范围)以及境内银行之间发生的跨境支付;从外汇账户中提取外币现钞。
(╳)38、申报主体采用信用证、保函、托收及其它国际结算方式办理对外付款业务时,应当使用《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39、对于一次收汇中含部分预收货款的,出口单位应待实际出口后到银行进行核销专用信息补充申报(√)40、银行应在核销专用联上补填核销单号码,并加盖业务公章。
(√)41、各行对出口单位提供出口保理、福费廷等贸易融资业务时,对于按照法规规定可以出具核销专用联的,出口单位应当进行境内收汇核销专用信息申报。
(√)42、在实际收到境外款项时,对于出口保理有余款仍需出具核销专用联的,出口单位不应进行境外收汇核销专用信息申报。
(╳)43、对于申报信息错误,各行应在接到通知之日起第二个工作日内,按外汇局的要求通知申报主体修改其申报信息。
(√)44、各行发现已传送至外汇局的核销专用信息有误的,应及时与出口单位进行确认和修改。
各行修改后,应收回已出具的核销专用联进行注销,重新出具正确的核销专用联,并将正确信息传送至外汇局。
(√)45、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业务范围包括:涉外收入不包括跨境人民币收入、境外付款不包括跨境人民币付款。
(╳)46、管理员和操作员密码应定期更改。
(√)47、对公维护柜员在添加或修改对公单位基本信息的同时,需对对公单位开户信息进行相应的添加或修改。
(√)48、只有在外汇收支申报系统新建单位基本信息且没有传送到外汇局且该基本信息下无任何我行机构开户信息情况下方可删除该单位基本情况表。
其它情况下,也允许删除已建单位基本情况表。
(╳)49、申报信息、核销专用信息录入必须在基础数据完整并“可报外管”的情况下才能录入。
(√)50、对于手工录入基础信息的申报业务,如已有申报、核销数据,不可同时录入。
(╳)51、涉及贸易出口收汇核销、非居民项下的涉外收入款项不实行限额申报。
(√)52、涉外付款实行限额申报。
(╳)53、离岸账户发生的收付款业务视同跨境业务,在外汇收支申报系统的境外部分进行处理。
(√)54、离岸账户发生的收付款业务,若因业务系统的原因产生了境内的申报号码,需在外汇收支申报系统中将此笔境内申报号码删除,重新补录境外的申报号码。
(√)55、各行应严格执行外汇局国际收支5日申报的原则。
(√)56、机构申报主体未在五个工作日内按规定办理涉外收入申报情节严重的,经办银行所在地外汇局应以书面形式对该机构申报主体实行“不申报、不解付”的特殊处理措施。
(√)57、各行需在业务发生日当天营业终了或第二个工作日11点前时将基础信息录入或补录到外汇收支申报系统,确保基础信息能够及时导入银行版。
(√)58、所有涉外收付款业务,无论金额大小、对公对私,均应将基础信息录入或导入外汇收支申报系统。
(√)59、对于客户提交的纸质申报单,需审核后次日录入外汇收支申报系统。
(╳)60、对于网申客户的申报信息,需在银行版上当日审核完毕,对于申报有误需退回给申报主体的申报信息,需签注清晰明了的银行意见。
(√)二、单选1、出口单位的境外收汇,应当在进行涉外收入申报的同时完成核销专用信息的申报;境内收汇的,应于收汇后的( C )工作日内完成核销专用信息的申报手续。
A、2个 B 1个 C 5个2、对于一次收汇中含部分预收货款的,( A )应待实际出口后到银行进行核销专用信息补充申报。
银行应在核销专用联上补填核销单号码,并加盖业务公章。
A、出口单位B、进口单位C、银行3、对于基础信息中收付款人代码、收付款币种或金额的错误,各行应在接到通知之日起( B )工作日内,按外汇局的要求反馈给申报主体按原申报号码重新申报。
A、第一个B、第二个C、第五个4、申报主体应于经办行发出通知之日的第二个工作日内将经补充或修改的申报信息反馈给银行。
各行应于收到反馈信息的当日将经申报主体补充或修改的申报信息逐笔通过外汇收支申报系统导入国际收支统计监测系统(银行版),并于第二个工作日中午( A )之前传送至外汇局。
A、12:00B、14:00C、10:005、各行和申报主体应妥善留存纸制《单位基本情况表》备查,留存期限至少为( A )个月。
A、24B、36C、126、所有涉外收付款业务,无论金额大小、( A ),均应将基础信息录入或导入外汇收支申报系统。
A、对公对私B、收款付款C、前收后收7、对于基础信息中其它要素错误,各行应在接到通知之日起( A )工作日内进行修改并反馈外汇局。
A、五个B、三个C、六个8、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业务范围包括:( A )包括跨境人民币收入、境外付款(包括跨境人民币付款)。
A、涉外收入B、融资款C、押汇款9、对于金额在( B )美元以下(含)的境内居民对私涉外收入款项,实行限额申报,只需补录基础信息,不需补录申报信息。
具体操作中将外汇收支申报系统涉外收入申报信息中“在规定限额以上,要进行申报”前选框清空。
A、2000B、3000C、100010、各行应严格执行外汇局国际收支( C )日申报的原则A、2B、1C、 511、机构申报主体未在五个工作日内按规定办理涉外收入申报情节严重的,经办银行所在地外汇局应以书面形式对该机构申报主体实行“(B )、不解付”的特殊处理措施。
A、申报B、不申报C、结汇12、进口单位应当(B)将核销表及所附核销单证报外汇局审查。
A.按周B.按月C. 按季13、贸易进口异地付汇银行需审核( B)签发的《进口付汇备案表》。
A. 付汇银行所在地外汇局B. 进口单位所在地外汇局C. 以上两项均可14、国际收支统计监测系统:是指国家外汇管理局开发的,用于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的专用电子系统,包括( A )、外汇局版和网上申报系统。
A、银行版B、电子版C、数字版15、下列哪种情况不需审核《进口付汇备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