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思想政治《经济生活》之《价格变动的影响》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教育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含义(2)理解:①价格变动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需求的影响③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2.水平目标在学习“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时,理应让学生对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消费选择有更清晰的理解。
例如,价格高时购买,还是价低时购买?消费者是怎样思考购买问题的?为什么有时降价了,人们却没有加入购买的行列?我们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和奢侈品的态度一样吗?哪些商品之间能互相替代或者互相补充?这类商品价格变化会带来什么影响?在学习“价格变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时,理应让学生初步了解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决定和调整产量、提升生产效率及开发新产品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通过探究、分析这些生活问题,有助于深化学生对经济生活的理解,提升他们理解日常经济生活的水平。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购买是比较经济合算的,从而能够提升其参与经济生活的水平,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精神。
[教学重点]: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教学重点]: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二、学生情况分析1.经过本课上一框题的学习,学生对影响价格的因素: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已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价格对供求的影响,从而明确供求变动和价格变动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关系,这正是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
2.对于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问题,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有所接触,并不陌生,但又对价格变动引起供求变动的一些复杂经济现象并无深入了解。
三、教学方法: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四、学生学法:讨论、探究、合作三者结合五、板书设计:(二)、价格变动的影响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1)价格上升,消费者减少购买,价格下降,消费者增加购买(2)解释生活中为什么会出现“买涨不买落”的现象(3)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的价格变动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是不同的(4)替代品和互代品的价格变动对人们消费选择的影响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1)调节生产(2)提升劳动生产率(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2分钟)提问:(1) 在日常消费中,你喜欢在商品旺季还是淡季购买?为什么?(2) 俗话说“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市场上是否真有“物美价廉”的商品?教师总结:通常来说,商品旺季的时候价格比较高,淡季的时候价格比较低,如果不是必需品,我们能够选择淡季购买,这时,商品价格比较便宜,质量也不会下降,人们能够购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而旺季则选择不购买该商品。
可见,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生活。
同样,商品价格变动也会影响生产经营活动。
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讨论学习的问题。
(二)、价格变动的影响(板书)1.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板书)(6分钟)(1)价格上升,消费者减少购买,价格下降,消费者增加购买(板书)消费者享有消费自由,能够根据商品价格的涨跌决定是否购买。
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其购买,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其购买。
比如,每年服装转季,价格就会下降,购买者人数可能不会比正当季时少。
(学生探究学习:设计以价格为自变量,得出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具体是,以需求量为横坐标,以价格为纵坐标,得出需求曲线向下方倾斜的结论。
即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比。
)但是,也有的时候商品持续降价,但消费者并没有踊跃购买,持币待购的现象似乎更严重了,下面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如何看待“买涨不买落”现象?(2)解释生活中为什么会出现“买涨不买落”的现象(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选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对于一些持续下降的电子产品和高档商品,消费者持观望态度是正常的,因为随着这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持续减少,其价格会持续下降。
但它的价格下降的空间不会是无限的,作为消费者,还是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在商品降价到一定水准时,便能够购买。
提问:阅读15页漫画“需求有弹性”,这反映了什么问题?(3)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的价格变动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是不同的(板书)(5分钟)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是不同的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是不同的。
如果是大米蔬菜食盐等每天必需的商品价格上涨,一般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的大幅度减少。
如果是轿车、等离子电视或金饰等高档耐用品价格大幅度下降,则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的大量增加。
所以,我们能够得出什么结论?(提问)(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较少;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大。
)(4)替代品和互代品的价格变动对人们消费选择的影响(板书)(7分钟)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但受到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还要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即受到该商品的替代品或互补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那么什么是替代品和互补品呢?两种商品,比如对一些家庭来说,当天能够购买猪肉也能够购买牛肉;而对于出行者来说,能够乘坐火车也能够是购买飞机票。
思考:羊肉和牛肉,火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它们有什么特性?(学生回答:这些商品的功用是相同或相近的,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同一种需要,称为互为替代品。
)如果两种商品,比如羽毛球和羽毛球拍,照相机和胶卷,两种商品必须同时拥有,才能满足人们的一种需要,那么这两种商品又有什么特性呢?(学生思考回答:这些商品必须一起共同满足人们的一种需要,称为互补商品。
)思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商品是互为替代品?有那些商品是互补商品?学生回答(略)下面学生分组讨论:互为替代或互补的商品中,当一种商品发生价格变化,会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带来什么影响?(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在互为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而转向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增加。
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导致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减少。
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但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同时也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随之增加。
价格变动不但影响人们的生活,对生产经营也会有影响。
2.生产经营的影响(板书)(3分钟)(请同学们阅读16页例子:因为很多药农一哄而上大量种植牛蒡,导致牛蒡价格暴跌。
小组讨论:牛蒡价格的涨落是怎样影响药农的生产活动的?怎样才能减少牛蒡价格暴跌带来的损失?)这个例子说明,价格与供求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商品价格的变动导致生产者减少或扩大生产。
(1)变动调节生产(板书)(6分钟)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企业获利增多,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这种商品的供给;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企业获利减少,则会缩减生产规模,减少生产。
市场经济正是通过市场价格变动,自发调节生产。
当然,市场的经济现象是纷繁复杂的,也有例外的时候,比如课本所举的例子,在狐皮滞销,养殖场大量宰杀种狐时,高先生反其道而行之,兴建养殖场,低价购进优质种狐。
两年后,狐皮走俏,种狐供不应求,高先生迅速致富。
思考:高先生的成功有何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这说明价格下跌,获利减少时,部分企业能够通过低价收购,扩充规模和实力的办法,以在价格回升后获利。
经济现象是复杂的,不是一个简单的理论就能够解释和囊括的。
实行生产经营活动要多动脑思考,预测市场的发展。
(2)提升劳动生产率(3分钟)价格变动激励生产者提升劳动生产率,缩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才能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的空间,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
(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5分钟)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消费者追求商品更好的使用价值。
企业要使自己的产品比同行的更好、更先进,才能摆脱低层次的价格竞争,使企业获得更好的生存空间和经济效益。
小结:商品价格上涨或下跌,会导致消费者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
但对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的影响又是不同的,替代品和互代品的价格变动对人们消费选择的影响也不一样。
价格变动调节生产,提升劳动生产率,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另外,市场也有例外,比如,“买涨不买落”,比如企业在降价时低价收购,扩充规模。
可见,价格和供求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堂上练习:(3分钟)1.某种商品价格的提升,会带来的影响有A.会使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B.会使这种商品的供给量增加C.会使这种商品的替代品商品的需求量增加D.会使这种商品的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2.汽车与汽油是互补商品,当汽车的价格下降,汽油的需求量会发生什么变动?你能举出一个替代商品的例子吗?并分析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增加,另外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发生什么变化?(答:当汽车的价格下降,汽车的需求量会上升,自然,汽油的需求量也会上升。
柯达牌胶卷和富士牌胶卷是互为替代品,所以,如果柯达牌胶卷提价,人们就会转而购买富士牌胶卷。
)3.懂得了“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较小”的道理,你能说明为什么粮食丰收后,会“谷贱伤农”吗?答:因为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较小,所以,当粮食丰收后,如果完全由市场来调节,则粮食价格的下降幅度会超过粮食的市场需求量上升幅度,使得市场需求量上升带来的好处不足以补充粮食价格下降带来的损失,出现“谷贱伤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