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小红门污水处理厂清水试运行方案

X-小红门污水处理厂清水试运行方案

目录1工程概述 (2)2清水联动试运行的范围 (3)3清水试运行组织机构 (7)4试运行前的准备工作 (9)5试运行步骤 (10)6试运行安全措施 (13)7应急措施 (14)8清水试运行验收总结 (15)9清水试运行资料管理 (15)附表1:清水试运行水量计算表 (25)附图1:厂区总平面图 (26)附图2:参加试运行管线图 (27)1 工程概述小红门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 60 万m/d ,变化系数为 1.3,峰值流量为 78 万m /d 。

污水处理完毕后达标排入处理厂东侧的凉水河。

该污水处理厂位于北京市东南部,北临现状铁路,西侧为规划庑殿村东路,南侧为规划通久路,东侧为凉水河。

流域范围西起西山八大处,东到京津塘高速公路,北起长河,南到公路一环,规划流域面积约为 223.5km ,服务人口 241.5 万人。

整个处理厂包括远期污泥处理预留用地及7 万m/d 中水处理预留地,总占地面积为 48.43Ha 。

小红门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艺采取厌氧、好氧、除磷(A/A/O )工艺,其工艺流程见下图:已建工 程污水处理工 污泥处理工艺小红门污水处理厂工程土建自 2003 年 9 月破土动工,在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公司的组织领导下,在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总院、北京市致远监理公司的大力支持3 3 2 3艺下,经过市政四公司小红门项目经理部全体职工的精心施工,于2004年10月份,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接触池、综合办公楼、单宿楼、鼓风机房、脱水机房、机修间等建、构筑物主体结构基本完成。

从2005年4月开始,进行建筑物的装修和构筑物的功能试验,以及设备、电气以及自控仪表的安装。

根据小红门污水处理厂的总体施工安排,8 月中下旬将进行小红门污水处理厂清水联动试运行。

通过清水联动试运行可以对污水厂土建结构及工艺系统进行功能性检验,发现污水运行前的各种问题,并妥善加以解决,为污水正常运行创造条件。

清水联动试运行是对土建、设备、电气、仪表工程的功能和工程质量的综合测试。

为确保清水联动试运行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方案。

清水试运行时间为2005年8 月20日——2005 年9 月15日。

2 清水联动试运行的范围本次清水试运行的目的是:检查设备、土建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各种管线、设备、结构在正常工况下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2.1 本次试运行的工艺范围及流程根据土建和设备安装合同,并且由于预处理厂区(即进水格栅、进水泵房、流量计、细格栅和旋流沉砂池)已经投入使用,所以预处理厂区内的构筑物和脱水机房、贮泥池等泥处理区内的构筑物不参加本次试运行,参加试运行的构筑物和管线如下表:参加试运行的设备总数 行。

台(详见附表),总变电室、鼓风机房参加全过程的清水试运基于节约清水的原则,清水必须循环使用,所以本次试运行分 4 个系列按照C→D →B →A 的顺序逐次运行,每次流量为设计流量的 25﹪:150000m/d ,每次连续运行 72h ,每次运行后利用构筑物放空管路和临时水泵、污泥回流泵将水倒入下一个系列构筑物试运行。

每次运行过程中在初沉池配水井附近的污水井内设置两台流量为250m /h 的临时泵,从厂区污水管路内抽水向初沉池配水井注水,以提供足够的水头使得清水按照设计工艺流程在系统内部得以运行,直至二沉池出水管。

将二沉池配水井出水闸门关闭,由二沉池吸泥机提升清水,利用污泥回流泵将水回流至曝气池前端进水渠,利用剩余污泥泵将水倒入厂区污水管线,在初沉池配水井附近的污水井内设置 临时水泵提升清水之初沉池配水井,从而形成循环回路。

利用接触池和二沉池配水井与接触池连接管储备清水作为补水水源,通过接触池放空管、厂区污水管路和临时水 泵在需要时向系统补水。

单系列参加试运行的各构筑物参看以下流程图:33剩余污泥管和临时管路临时泵 2 台 (每台流量 250m /h )配水管(DN1100)初沉池(2 座)连接管(DN1100)回流污泥渠空气管加药管(de25)连接管 (DN2000)出 配 出回流 污泥管水 管水管泥 (DN 1400) 管 (DN800)(DN1000) (DN800)存水以做补水水源,需要时通过污水管路向系统补水3 初沉池配水井(1 座)厂区污水管路曝气池(4 组)鼓风机房化学除磷池(1 座)二沉池配水井(1 座)二沉池(4 座)回流污泥泵房接触池 退水方沟由于曝气池与二沉池配水井连接管得过水能力为 300000m /d ,而本次试运行水量为 150000m /d,所以系统无需外界补水。

2.2 参加清水试运行的工艺管线:(1)清水运行管路厂区污水管→初沉池配水井配水管(DN1100)→初沉池出水管(DN1100)→曝 气池出水管(DN2000)→二沉池配水井配水管(DN1000)→二沉池出水管(DN800)(2)泥循环管路二沉池出泥管(DN800)→污泥回流管(DN1400)→污泥回流渠→曝气池出水管 (DN2000)→二沉池出泥管(DN800)。

(3)水循环管路剩余污泥管路→临时管路→厂区污水管路(4)补水管路厂区退水方沟→接触池放空管→厂区污水管路(5)其它管路:加药管、空气管2.3 倒水管路由于本工程分 4 个系列逐次试运行,所以在每系列运行结束后需将清水倒至下一个准备运行的系列,使下一个系列水量达到运行要求。

倒水时间为 4 天。

倒水管路为:上一个系列初、二(DN300)沉池放空管(DN300受水系列初、二沉池放空管回流污泥泵房放空管上一个系列曝气 池放空管(DN400)曝气池放空管(DN400) 临时泵33下面以 C 系列向 D 系列倒水为例阐明倒水过程:当 C 系列运行结束,开始向 D系列倒水。

主要利用 C 系列放空管道和厂区污水放空管路以及 D 系列放空管道将两系 列连通形成过水通道。

首先在厂区内水区污水管与预处理厂区、厂前区、办公区等污水管连接处砌堵,即 23#、42#污水井处,此时 B 、A 系列构筑物的所有放空闸门都处于关闭状态,从而使得 C 系列和 D 系列构筑物通过放空管路和厂区污水管路连通成为一个与外界封闭 的系统。

然后先开启 D 系列二沉池放空闸,再开启 C 系列初沉池放空闸,(注意:C 系列初沉池放空闸门开启三分之一,D 系列二沉池放空闸门完全开启)由于液位差的存在C 系列初沉池的水通过放空管、污水管流入D 系列二沉池,待水停止自流时,(即 C系列初沉池和 D 系列二沉池水位基本相同时)关闭 D 系列二沉池放空闸,同时开启 D系列曝气池、初沉池放空闸,并将 C 系列初沉池放空闸全部开启。

同理,此时清水又由 C 系列初沉池流向 D 系列初沉池和曝气池,仍然待水停止自流时,关闭 C 系列初沉池放空闸。

接着开启 C 系列曝气池和二沉池放空闸,清水则由 C 系列曝气池和二沉池流向 D 系列初沉池和曝气池,清水停止自流时,关闭 D 系列初沉池和曝气池的放空闸。

接着在 D 系列初沉池前的污水井内设置 2 台流量为 250m /h 临时水泵,在 D 系列曝气池附近的污水井内设置 10 台 75m /h 的临时水泵,分别提升清水抽至 D 系列初沉池和曝气池内,直至 D 系列所有构筑物水位均达到堰口水位。

此时倒水完毕,关闭 D系列曝气池和二沉池的放空闸。

(注:D 系列向 B 系列倒水,B 系列向 A 系列倒水的方法与 C 系列向 D 系列倒水的方法相同,在此就不再赘述。

)计划每次倒水过程耗时 三天。

2.4 参加试运行的机械设备(见附表)3 33 清水试运行组织机构清水试运行由北京城市排水集团组织成立清水试运行领导小组,由北京市政研究设计研究总院、北京市致远监理公司、污水处理厂管理单位、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帕萨旺公司等单位参加,指挥整个试运行工作并对试运行安全工作负责。

领导小组实行定期现场碰头制,以便协调各方面的工作。

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如下:组长:袁晓东副组长:刘文琪、李艺、文力、陈希林、于清军组员:陈英杰、夏建权、谢继荣、马谦、刘杰、杨晓白、王瑞杰、王砚涵、肖胜明、张有利、王维熙、马福利、吴卫、马武试运行领导小组下设8 个车间,各车间人员安排如下:初沉池车间:赵瑾、马武、张德成、于永平、王海涛、林洪峰;曝气池及回流污泥泵房车间:赵松华、张玉和、蒋治平、张至久、毛瑞鹏、崔岩峰;二沉池车间:赵瑾、韩志康、刘建国、夏宝坤、胡宗华;鼓风机房车间:张劲松、韩志康、张玉和、郝德才、王国友;(鼓风机的起停操作由设备厂家操作)电气仪表车间:武云坡、刘立安、黄艳华、王宝忠;(高压电操作要求水厂配备正式高压电工运行人员)管线车间:王森杰、宋晓磊、朱继术。

指挥系统如下:4 试运行前的准备工作4.1土建和工艺管线施工完毕,进行完有关的功能试验,并符合设计要求,各大池及附属构筑物、管线、闸门等经有关方面验收并合格。

4.2 各种设备做完单机调试(含空载和负荷试车),且功能齐全,性能良好,满足工艺要求。

各种设备的固定、行走(导向)设施完善,润滑油面合适。

4.3 将剩余污泥管在初沉池附近的清扫口与其附近的污水井通过临时管路连接上。

4.4 在水区污水管与预处理厂区污水管、厂前区污水管连接处(即23#、42#污水井)砌堵,并保证封堵严密,以形成一个封闭的污水管路系统。

4.5 运行线路上的各大池及与设备相连的各种工艺管线清理吹洗干净。

4.6 各种闸的密封严密,开启灵活,丝杠均加足黄油。

4.7 对全厂的闸门做完漏水量试验,漏水量符合标准。

4.8 将四个系列初沉池、曝气池、回流污泥泵房、二沉池的放空阀门全部关闭。

4.9 将四个系列二沉池配水井的出水闸门关闭。

4.10 将初沉池配水井内的初沉池进水闸、曝气池进水闸、回流污泥渠端出水闸、二沉池出水井内的二沉池出水闸、二沉池出泥闸全部开启。

4.11 将初沉池排泥阀门关闭。

4.12 将空气干管上的所有阀门全部打开,将通向各组曝气池的支管阀门全部关闭,将支管与立管连接的阀门全部开启。

4.13 各种电气仪表安装经检查安装无误,开关、按钮操作灵活并已做完各种功能,符合规范要求。

4.14 对各构筑物放空闸门及管道通畅与否进行检查。

当构筑物灌水到一定的高度开启放空管道上的浆液阀,检查放空管道是否畅通,如有问题,应检查一下管道是否漏水,闸门是否漏水,应及时修理。

当灌到堰口水位,将闸门再开启检查一次。

4.15 水厂正式供电完成,具备运行条件。

4.16 成立试运行领导小组,组织以设备安装、电气、仪表技术工种为骨干的试运行值班队伍,并进行班前技术安全交底。

有关设备运行时的电流、轴温、震动,原则上每小时观测一次,并做好原始记录。

4.17 参加试运行人员全部到位后才可开始进行清水试运行。

4.18 备齐试运行中所需的各种测试仪器,并经校验,制定相应的记录表格。

4.19为保护各种设备,确保清水试运行的顺利进行,组织警卫人员24小时现场巡逻值班,对总变电室、鼓风机房实行凭证出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