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夺泸定桥ppt
泸定桥
背 景 简 介
1935年5月,红军来到大渡河边。5月25日红一师第一团在 安顺场顺利地强渡了大渡河,但是这里的水流太急,不能架桥, 渡口又只有几只小船,往返一次就需要几十分钟,几万大军如 果只靠这几只小船来渡河,要花费多少日子呀。70多年前—— 1863年,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和他的四万士兵曾因没有及时渡 过大渡河,耽误了战机,而全军覆灭,成为千古恨事。能否及 时渡过大渡河,对红军是至关重要的。蒋介石扬言:到了大渡 河让红军过不去,做石达开第二。所以一桥系安危,红军能否 渡过大渡河,关系到红军能否北上抗日;关系到红军的生死存 亡;关系到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为了迅速渡过河去,粉碎 国民党反动派妄想把红军消灭在大渡河边的阴谋,必须火速夺 下泸定桥。
得了胜利。
四年级上学期
攻
天
桥 水 敌 士
险
险 急 狂 勇
四年级上学期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如下:
第一段(1)必夺泸定桥。 第二段(2—4)奔赴泸定桥 第三段(5—7)夺下泸定桥 第四段(8)渡过大渡河。
四年级上学期
1、课题改成“夺取泸定桥”好吗? 为什么?
不好。因为“飞夺泸定桥”极其传 神地表达了此次战斗的特点,就是 战士们飞一样地赶到泸定桥并夺取 泸定桥。而用“夺取泸定桥”内容 概括的不全面。
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都箭 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 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
“奋不顾身”的意思是: 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舍生忘死 “奋不顾身”的近义词: 贪生怕死 “奋不顾身”的反义词: 红军战士奋不顾身的力量是: 听了党的号召,为了革命的胜利, 为了人民过上的幸福生活。
两支军队 这句话把___________ 比作 两条火龙 _______ ,说明 天黑看不见人只看见火把,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支队伍都很长 ________________。
30、读第6、7小节,写出红军战士 夺桥的五个阶段: 发起总攻 22位英雄奋勇夺桥 三连战士边前进边铺桥
反义词 湍急——平缓 密集——稀疏 心惊胆寒——镇定自若
近义词 疲劳——疲倦 击溃——击败
妄想——妄图 增援——支援
二、多音字组词 号 hào(号召)(口号)
háo (号叫)(狂风怒号)
仔细读课文,思考:
“飞夺泸定桥”题目中的“飞”、 “夺”究竟是什么意思? 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 围绕“飞夺泸定桥”课文主要 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怎么给课文分段?
“索性”的意思是干脆 突出了红军战士机智、勇敢。
13、从“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 记了饥饿和疲劳。”这句话可以看 出什么? 红军战士不怕任何困难,一 心想要取得战争的胜利,有大无 畏的精神。
14、解释红色字的意思 水流湍急: 水势急 高而陡峭 高山峻岭:
15、第5节可以分为几层?每一层分 别写了什么内容?
狼狈: 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 千钧一发: 形容时间十分紧急。 水流湍急: 水的流势非常急。 奋不顾身: 奋勇直前,不顾生命。
四年级上学期
一、词语解释 工事: 保障军队作战的建筑物。
高山峻岭: 又高又险的山岭。
天险: 天然险要的地方。 心惊胆战: 形容内心极度惊惧恐慌。
震耳欲聋: 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 震聋了。
17、第5节第一层作者主要运用哪种 写作方法?突出了什么?
列数字 突出了泸定桥的危险。
18、第5段第二层哪些描写看出了大 渡河水流湍急? 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 战,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 在几十丈的河谷里倾泻下来,冲 到岩石上,飞溅起一丈多高的浪 花,水声震耳欲聋。
19、“天险”是什么意思? “天险”就是天然险要的地方。 文中的“天险”是指? 大渡河 为什么把大渡河称为天险? 因为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 高山峻岭。所以称大渡河为“天 险”。
第一层:泸定桥的简陋和险要
第二层:大渡河水流湍急 第三层:对岸敌人疯狂、嚣张
泸定桥简陋、险要 , 第5小节,先写_______________ 大渡河水流湍急 再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敌人疯狂 最后写_____________________ 。
红军赶到泸定桥后,遇到了三个困 难: 泸定桥简陋、险要 大渡河水流湍急 敌人疯狂
作者重点叙述了哪两个故事情节? 红军与敌人抢时间、争速度赶到 泸定桥和红军夺取泸定桥两个故 事情节。
文 章 结 构
北上抗日 起 因
没顾吃饭
泸
飞
冒雨前进 点火赛跑 桥 险 急 经
定
桥 夺
过
水
敌
士
狂
勇 结 果
奔赴前线
四年级上学期
“来 吧,
看你 们飞 过来
攻天险的影像
不畏艰险,不怕牺牲, 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二十二位英雄( 拿着 )冲锋枪、 短枪,(背着 )马刀,(带着) 手榴弹,(冒着 )敌人密集的枪 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 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 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 ) 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城 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 搏斗)。
红四团翻山越岭,沿途击溃了 好几股阻击的敌人,到晚上7点钟, 离泸定桥还有110里。 红四团的战士索性也点起了火 把来,照亮了道路跟敌人赛跑。
6、面对自身的饥饿和疲劳,红军战士是 怎样克服的?
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 记了饥饿和疲劳。
7、“在漆黑的夜里,他们冒着雨,踩着 泥泞继续前进。” 从红色的词语中你感 受到什么?
16、第5段第一层中哪里可以看出泸 定桥很险?
泸定桥由13根铁链组成的。 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 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 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就像荡秋 千似的。现在连木板也被人抽掉 了,只剩下铁链。
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就像 荡秋千似的。 比喻 的修辞手法。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 泸定桥 比作__________ 秋千 把________ 。 请你也运用此修辞手法写一句句子:
2、为什么说红军要以飞一样的速度 赶到泸定桥? ①红军战士要在20多个小时里, 步行120公里赶到泸定桥,必须以 飞一样的速度前进。 ②红军战士只有抢在敌人增援部队 前面赶到泸定桥,才有望夺取泸定 桥,必须与敌人抢时间、争速度。
3、在赶到泸定桥的过程中,红军战 士遇到了哪些困难?
一路上山高路险,天黑雨大, 敌人沿途阻击,还要忍受饥饿和 疲劳。
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都箭 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 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
这是一句_________ 比喻句 。 把________ 红军战士 比作_____________ 箭 。 这样写的好处是? 突出了红军战士奋勇向前的气势和 不畏艰险的精神。
25、课题中“飞”的两层含义: 一是红军要在二十几小时里,急 行军120公里,与敌人增援部队 比速度、抢时间;二是大渡河上 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而现 在桥上只剩下13根铁链,根本无 法在上面行走,红军似乎是在 “飞越”泸定桥。
26、本文记叙了______________ 红军夺下泸定桥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大 歌颂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智大勇、不畏艰险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7、“时间只剩下20多个小时了,红四 团离泸定桥还有120公里。”这句话运 用了什么写作方法?突出了什么?
四年级上学期
泸定桥坐落在泸定县城大渡河上,为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始建于清康熙44年, 建成于45年(1706年)。康熙御笔题定“泸 定桥”,并立御碑于桥头。 泸定桥桥长103米,宽3米,13根铁链固定 在两岸桥台落井里,9根作底链,4根分两侧作 扶手,共有1216个铁环相扣,全桥铁件重40余 吨。两岸桥头堡为木结构古建筑,风貌独特, 为我国国内独有。自清以来,此桥为四川入藏 的重要通道和军事要津。1935年5月29日,中 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这里飞夺泸定桥而使该 桥闻名中外。
列数字
突出了红四团时间紧,离 目的地路途远。
28、找出第3节中的一句比喻句。 忽然对岸出现了无数火把, 像一条长蛇向泸定桥方向奔去, 分明是敌人的增援部队。
敌人的部队 比作 这句话把___________ 长蛇 敌人兵力很多 。 _______ ,说明____________
29、找出第4节中的一句比喻句。 两支军队像两条火龙,隔着 大渡河走了10多公里。
4、面对险恶的自然环境,红军战士是怎样克 服的?
在漆黑的夜里,他们冒着雨, 踩着泥泞继续前进。
雨越下越大猛,像瓢泼一样,把 两岸的火把都浇灭了。对岸的敌人 不能再走了,只好停下来宿营。红 四团仍旧摸黑冒雨前进,终于在29 日清晨赶到了泸定桥,把增援的两 个旅的敌人抛在后面了。
5、面对阻击的敌人,红军战士是怎么克服 的?
四年级上学期
飞:抢时间 夺:攻天险
抢 抢时 时间 间 ( 的 20多小时, 结 果 120公里)
没顾吃饭
冒雨前进 点火赛跑
四年级上学期
抢时间的结果
红四团仍旧摸黑冒雨前进,终 于在29日清晨赶到了泸定桥,把增 援的两个旅的敌人抛在后头了。
这个“抛”字,突出了红军的神速,表现 了红军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说 明红军在跟敌人抢时间的关键一仗中取
21、“千钧一发”是什么意思? 比喻情况十分危急。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指什么时 刻? 敌人放起火来,桥头立刻被大火包 围了。
24、第6、7小节中,描写战士们动 作的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拿着、背着、带着、冒着、攀着、 前进、铺桥、穿过、冲进
战士们作战之勇、夺桥之快, 他们置生死于不顾,奋勇杀敌。
渡
防
妄
抛
链
泻
渡河 防止 妄想 抛开 铁链 倾泻 渡江 防备 狂妄 抛弃 链条 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