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江苏省高考压轴卷语文Word版含解析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得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XX页,八个大题,满分203分,考试时间为1分钟。
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单选题(共15分)评卷人得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注重乐教化的中国文化里,尊师重教是的价值基因。
《礼记》有言,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荀子》有言,国将兴,贵师而重傅。
孔子是中国第一位民间教师,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第一次将“教育公平”在人类的价值图谱上。
今天,教师更是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未来,一个肩膀挑着民族的未来”。
(3分)A. 薪火相传理论铭刻B. 薪火相传理念镌刻C. 衣钵相传理念镌刻D. 衣钵相传理论铭刻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 公安部最近通报,我国已从40余个国家和地区缉捕在逃经济犯罪嫌疑人180名顺利回国,其中涉案金额千万元以上的有44名。
B. 回归祖国后,澳门不仅从祖国内地快速发展中获得了发展动力和发展机遇,也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C. 今年6月,我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透露,中国将在2020年计划发射火星探测器,并在发射10年后实现探测器采样返回。
D. 自律机制是新闻界为了防止新闻媒体免遭大众和政府对其制定规定而进行的自我限制,也是负责任的媒体获取受众信任、减少诉讼、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
3.宋代诗人曾巩有诗《正月六日雪霁》:“雪消山水见精神,满眼东风送早春。
_____但须期约看花人。
”下面句子填在横线处最恰当的是( )(3分)A. 明日杏园应烂漫B. 家家买酒清明到C. 送春无限情惆怅D. 莺飞草长树树红4.下列对联所写内容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1)膝花歌渭水椿树笑蟠桃(2)水如碧玉山如黛凤有高梧鹤有松(3)于归好咏宜家句送往高歌必戒章(4)辞旧迎新寒风阵阵催人逝苦尽甘来捷报片片暖人心。
(3分)A. (1)贺新居(2)贺寿(3)贺新婚(4)贺升学B. (1)贺寿(2)贺新居(3)贺新婚(4)贺升学C. (1)贺寿(2)贺新居(3)贺升学(4)贺新婚D. (1)贺新居(2)贺寿(3)贺升学(4)贺新婚5.以“弘扬竹文化,低碳先行”为主题的中国第六届竹文化节在江西宜春举办,右面是这次文化节节徽的主体部分,整个构图的色彩全为绿色。
对其构图特征及文化内涵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图案由两片饱满的竹叶构成汉字“竹”,点明了文化节的特色内涵B. “竹”像两个“个”字,寓意为创办文化节“个个动手,人人有责”C. 图案外形由变形的数字“6”构成,代表了今年的竹文化节是第六届D. 图案色彩为绿色,彰显了“弘扬竹文化,低碳先行”的主题和文化精髓二、多选题(共5分)评卷人得分6.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 章武二年夏六月陆逊大破蜀兵,刘备仓皇逃回白帝城。
马良见大军败,将孔明之言告诉刘备。
刘备懊悔无颜面见群臣,遂滞留白帝城,改馆驿为永安宫,最终逝于永安宫。
B. 吴荪甫在面对不是投降赵伯韬就是益中公司破产的厄运时,在杜竹斋的建议下,与英商怡昌洋行大班商量,用八个工厂作抵押,借了一笔款子。
C. 查理在父亲自杀后投奔到伯父老葛朗台家,初次见到比自己大一岁的欧也妮时便神魂颠倒,认为她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妙人儿”。
D. 《老人与海》的结尾写到曼诺林告诉桑迪亚哥以后和他一起出海,这说明曼诺林在老人勇斗大马林鱼及群鲨的威武不屈的精神感召下,决心以老人为榜样,并回到老人的身旁。
E. “莫谈国事的纸条可是保存了下来,而且字写的更大”这句舞台说明透露出王利发对社会的不满,也反映了他不想因茶客谈国事而受到牵连、影响茶馆生意的心理。
三、语言表达(共10分)评卷人得分7.简答题(10分)(1) 请指出下列文字中描写的是谁的房间?这个人物具有怎样的性格?结局如何?(6分)“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
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2) 《呐喊》塑造了一群独特的母亲形象,请指出她们分别是谁,分别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4分)(10分)四、默写(共8分)评卷人得分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
(陶潜《饮酒》)(2) 若夫乘天地之正,________________,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3) ________________,小弦切切如私语。
(白居易《琵琶行》)(4) 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5) ________________,恐年岁之不吾与。
(屈原《离骚》)(6) 今之众人,________________,而耻学于师。
(韩愈《师说》)(7) 静以修身,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诫子书》)(8) ________________,其义自见。
(陈寿《三国志》)(8分)五、诗歌阅读(共10分)评卷人得分资料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戏呈孔毅父黄庭坚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绝交书。
文章功用不经世,何异丝窠缀露珠。
校书著作频诏除,犹能上车问何如。
忽忆僧床同野饭,梦随秋雁到东湖。
【注】(1) 管城子:即毛笔。
孔方兄:即钱。
古时的铜钱中有方孔,故有此称。
(2) 校书:即校书郎,旧章校勘书籍。
著作:即著作郎,旧掌编撰国史。
9.“文章功用不经世,何异丝窠缀露珠”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2分)(5分)10.全诗以“戏”为脉络,请具体说说作者是如何戏说的。
(4分)(5分) 六、现代文阅读(共50分)评卷人得分资料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
黄昏里的男孩余华这天下午,秋天的阳光照耀着这个男孩,他的双手被反绑到了身后,绳子从他的脖子上勒过去,使他没法低下头去,他只能仰着头看着前面的路,他的身旁是他渴望中的水果,可是他现在就是低头望一眼都不可能了,因为他的脖子被勒住了。
只要有人过来,就是顺路走过,孙福都要他喊叫:“我是小偷。
”孙福坐在水果摊位的后面,坐在一把有靠背的小椅子里,心满意足地看着这个男孩。
他不再为自己失去一只苹果而恼怒了,他开始满意自己了,因为他抓住了这个偷他苹果的男孩,也惩罚了这个男孩,而且惩罚还在进行中。
他让他喊叫,只要有人走过来,他就让他高声喊叫,正是有了这个男孩的喊叫,他发现水果摊前变得行人不绝了。
很多人都好奇地看着这个喊叫中的男孩,这个被捆绑起来的男孩在喊叫“我是小偷”时如此卖力,他们感到好奇。
于是孙福就告诉他们,一遍又一遍地告诉他们,他偷了他的苹果,他又如何抓住了他。
如何惩罚了他,最后孙福对他们说:“我也是为他好。
”孙福这样解释自己的话:“我这是要让他知道,以后再不能偷东西。
”说到这里,孙福响亮地问男孩:“你以后还偷不偷?”男孩使劲地摇起了头,由于他的脖子被勒住了,他摇头的幅度很小,速度却很快。
“你们都看到了吧?”孙福得意地对他们说。
这一天的下午,男孩不停地喊叫着,他的嘴唇在阳光里干裂了,他的嗓音也沙哑了。
到了黄昏的时候,男孩已经喊叫不出声音了,只有咝咝的摩擦似的声音,可是他仍然在喊叫着:“我是小偷。
”走过的人已经听不清他在喊些什么了,孙福就告诉他们:“他是在喊‘我是小偷’。
”然后,孙福给他解开了绳子。
这时候天就要黑了,孙福将所有的水果搬上板车,收拾完以后,给他解开了绳子。
孙福将绳子收起来放到了板车上时,听到后面“扑通”一声,他转过身去,看到男孩倒在了地上,他就对男孩说:“我看你以后还敢不敢偷东西?”说着,孙福骑上了板车,沿着宽阔的道路向前骑去了。
男孩躺在地上。
他饥渴交加,精疲力竭,当孙福给他解开绳子后,他立刻倒在了地上。
孙福走后,男孩继续躺在地上,①他的眼睛微微张开着,仿佛在看着前面的道路,又仿佛是什么都没有看。
男孩一动不动地躺了一会以后,慢慢地爬了起来,又靠着一棵树站了一会,然后他走上了那条道路,向西而去。
男孩向西而去,他瘦小的身体走在黄昏里,一步一步地微微摇晃着走出了这个小镇。
有几个人看到了他的走去,他们知道这个男孩就是在下午被孙福抓住的小偷,但是②他们不知道他的名字,也不知道他来自何处,当然更不会知道他会走向何处。
他们都注意到了男孩的右手,那中间的手指已经翻了过来,和手背靠在了一起,他们看着他走进了远处的黄昏,然后消失在黄昏里。
11.有评论者认为这篇小说笔调冷峻,试从作品内容和叙事的角度作简要分析。
(6分)(5分)12.请简要概括孙福的形象特点。
(4分)(5分)13.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6分)(1)他的眼睛微微张开着,仿佛在看着前面的道路,又仿佛是什么都没有看。
(2)他们不知道他的名字,也不知道他来自何处,当然更不会知道他会走向何处。
(5分)14.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这篇小说的情节内容。
(4分)(5分)资料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还我鲁迅朱学东今天许多人不喜欢鲁迅的原因,除了鲁迅似乎太过“刻薄尖酸”“不饶人”的传统说法之外,还有就是鲁迅死后的神化,在新的时代新的人群中引发的逆反。
但是,从来没有第二个人像鲁迅一样赢得过我的心。
这位“辗转而生活于风沙中的痕迹’’(废名语),“以非凡的志气,伟大的心地,贯穿了一代的人物”,也是一位有血有肉的普通人,颓废苦闷,而又刚毅决绝;阴郁狐疑,而又温情慈悲。
他对心性自由的攀缘,不屈服于一切势力的选择,他混合着个人主义与虚无主义在黑暗里的挣扎,以自己的真反抗一切奴役之路。
他的努力,就像无声中国微茫的烛光,穿透着无边的寒夜,至今回荡在这块土地的上空。
他那些本该速朽的文字,依然鲜活,渗着斑斑血痕。
假若他地下有知,更会有深深的绝望,一如他活着时。
他死后,在他的精神墓碑上,后人以他最不希望看到的方式给他加冕。
但他已经无能为力,只能在黑暗中,以他活着时穿透世相的目光,冷冷打量这喧闹的人世间,以他希望速朽的文字,让偶尔瞅上一眼的人胆战心惊。
他曾经带动了许多青年人走向精神幽深之地,后来也带动了我。
他是我远离奴隶之路最重要的引路人,燃灯者。
但是,对于热爱鲁迅受教于鲁迅的普通人而言,我们更希望看到一个真实的鲁迅,而不是一个被高度神化、脸谱化的鲁迅。
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鲁迅,对于深谙鲁迅各种著述的研究者而言,或许不是很难理解,但对于像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更需要扎实的史料辨析,来为鲁迅祛圣祛魅,还给我们一个跟大家一样有人性弱点但更可爱可敬的鲁迅,而不是神坛上端坐的图像。
孙郁的《鲁迅遗风录》,其实做的就是这样的工作。
在《鲁迅遗风录》这本书中,孙郁通过对鲁迅生前生后的主要关系图谱包括精神传承的关系图谱的收集整理,为热爱鲁迅的普通读者,梳理出了与神化、脸谱化完全不同的鲁迅形象,那是鲁迅的友人、弟子以及受其影响者包括与他关系并不融洽的人心中或笔下的鲁迅,尽管立场态度各有不同,但所勾勒呈现的,都是活的鲁迅的不同侧影,它们汇聚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