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卫生统计学方法与应用中

卫生统计学方法与应用中

1、甲乙两地某病的死亡率进行标准化计算时,其标准选择() *
∙ A.不能用甲地数据
∙ B.不能用乙地数据
∙ C.不能用甲地和乙地的合并数据
∙ D.可能用甲地或乙地的数据
∙ E.以上都不对
2、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 A.随机化、对照、盲法
∙ B.随机化、盲法、配对
∙ C.随机化、重复、配对
∙ D.随机化、齐同、均衡
∙ E.随机化、对照、重复
3、对于一组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的资料,经直线相关分析得相关系数r=0.9,对该资料拟
合回归直线,则其回归系数b值() *
∙ A.b>0
∙ B.b=0
∙ C.b<0
∙ D.b=1
∙ E.不能确定正负
4、以下属于分类变量的是() *
∙ A.IQ得分
∙ B.心率
∙ C.住院天数
∙ D.性别
∙ E.胸围
5、抽样调查某市正常成年男性与女性各300人,测得其血红蛋白含量( g/L)。

欲比较男
性与女性的血红蛋白含量是否有差异,假设男性和女性的血红蛋白含量的总体方差相等,应采用() *c
∙ A.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
∙ B.配对t检验
∙ C.成组t检验
∙ D.配对设计差值的符号秩和检验
∙ E.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6、进行方差分析时,数据应满足() *
∙ A.独立性、正态性、大样本
∙ B.独立性、正态性、方差齐性
∙ C.独立性、方差齐性、大样本
∙ D.独立性、正态性、平行性
∙ E.正态性、方差齐性、大样本
7、同类定量资料下列指标,反映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代表性的是() *∙ A.四位分数间距
∙ B.标准误
∙ C.变异系数
∙ D.百位分数
∙ E.中位数
8、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组间变异来自于() *
∙ A.个体
∙ B.全部观察值
∙ C.随机因素
∙ D.处理因素
∙ E.随机因素和处理因素
9、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
∙ A.及时收集完整、准确的资料
∙ B.综合资料
∙ C.方差分析时要求个样本所在总体的方差相等
∙ D.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组内均方就是误差均方
∙ E.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F=MS组间/MS组内
10、生存分析中的结果变量是() *d
∙ A.生存时间
∙ B.寿命表法生存曲线呈阶梯型
∙ C.生存率
∙ D.生存时间与随访结局
∙ E.生存时间与生存率
11、反映血型为AB型的人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宜计算() *
∙ A.率
∙ B.标准化率
∙ C.构成比
∙ D.相对比
∙ E.绝对数
12、下列关于生存概率和生存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二者均随时间增加而增大
∙ B.二者均随时间增加而减小
∙ C.生存概率是生存率的累积
∙ D.生存率是生存概率的累积
∙ E.生存概率一定小于生存率
13、以下属于数值变量的是() *
∙ A.性别
∙ B.病人白细胞计数
∙ C.血型
∙ D.疗效
∙ E.某病感染人数
14、作符号秩和检验时,统计量T为较小的秩和,则正确的是() *d
∙ A.T值越大越有理由拒绝HO
∙ B.T值越大越有理由拒绝HO
∙ C.P值与T值毫无关系
∙ D.T值越小P值越小
∙ E.以上都不对
15、统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
∙ A.及时收集完整、准确的资料
∙ B.综合资料
∙ C.方差分析时要求个样本所在总体的方差相等
∙ D.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组内均方就是误差均方
∙ E.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F=MS组间/MS组内
16、若已知该省成年男性血红蛋白平均水平,欲了解某县正常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含量是
否高于该省正常水平,应采用() *
∙ A.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
∙ B.配对t检验
∙ C.成组t检验
∙ D.配对设计差值的符号秩和检验
∙ E.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17、正态分布的特点有() *
∙ A.算术均数=几何均数
∙ B.算术均数=中位数
∙ C.几何均数=中位数
∙ D.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
∙ E.以上都没有
18、随机事件的概率为() *
∙ A.P=1
∙ B.P<0.5
∙ C.P=-0.5
∙ D.0≤P≤1
∙ E.P=0
19、随机抽取某市10岁女孩100名,测得其体重均数为35kg,若以一定概率估计该市
10岁女孩体重的总体均数所在范围,需进行() *
∙ A.点估计
∙ B.区间估计
∙ C.假设检验
∙ D.医学参考值范围
∙ E.均数的标准误
20、对原始统计资料的要求是() *acbd
∙ A.及时收集完整、准确的资料
∙ B.综合资料
∙ C.方差分析时要求个样本所在总体的方差相等
∙ D.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组内均方就是误差均方
∙ E.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F=MS组间/MS组内
21、以下关于样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
∙ B.样本来自的总体应该是同质的
∙ C.样本重应有足够的个体数
∙ D.样本来自的总体中不能有变异存在
∙ E.样本含量可以估计
22、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方差除以其自由度就是均方
∙ B.方差分析时要求个样本来自相互独立的正太总体
∙ C.方差分析时要求个样本所在总体的方差相等
∙ D.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足内均方就是误差均方
∙ E.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F=MS组间/MS组内
23、欲评价某市某6岁男童的身高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可依据() *
∙ A.点估计
∙ B.区间估计
∙ C.假设检验
∙ D.医学参考值范围
∙ E.均数的标准误
24、某地进行甲型病毒性肝炎的调查中,共发现病人231例。

其中男性158例占68.40%,
女性73例占31.60%,提示() *
∙ A.男性因在外就餐机会多发病机会就高
∙ B.男性病人比例高于女性病人
∙ C.男性发病率高
∙ D.男性患病率高
∙ E.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25、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备择假设是() *
∙ A.各对比组样本方差不相等
∙ B.各对比组总体方差不相等
∙ C.各对比组样本均数不相等
∙ D.各对比组总体均数不相等
∙ E.各对比组总体均数不等或不全等
26、若分析肺活量和体重之间的数量关系,拟用体重值预测肺活量,则采用() *
∙ A.直线相关分析
∙ B.秩相关分析
∙ C.直线回归分析
∙ D.方差分析
∙ E.病例对照研究
27、生存分析中的“终点事件”是指() *
∙ A.观察对象失访
∙ B.观察对象意外死亡
∙ C.观察对象死于其他疾病
∙ D.观察对象的治疗方案改变
∙ E.反映处理措施失败或失效的特征事件
28、比较两药疗效时,下列可作单侧检验的是() *
∙ A.已知A药与B药均有效
∙ B.不知A药好还是B药好
∙ C.已知A药与B药差不多好
∙ D.已知A药不会优于B药
∙ E.不知A药与B药是否有效
29、若某一回归直线走向为从左上方走向右下方,则其回归系数b值() *∙ A.b>0
∙ B.b=0
∙ C.b<0
∙ D.b=1
∙ E.不能确定正负
30、关于构成比,不正确的是() *
∙ A.构成比中某一部分比重的增减相应地会影响其他部分的比重
∙ B.构成比说明某现象发生的强度大小(某现象发生的强度大小用“概率”即“率”表示)
∙ C.构成比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分布
∙ D.若内部构成不同,可对率进行标准化
∙ E.构成比之和比为1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