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组合梁桥面板预制首件方案

(完整版)组合梁桥面板预制首件方案

组合梁桥预制桥面板首件施工方案(**桥组合梁A2型预制桥面板)一、编制目的为加强对组合梁桥预制桥面板的工序控制;贯彻以工序保分项、以分项保分部、以分部保单位、以单位保整体的质量创优保障原则,推动本项目规范标准作业,实现本项目国优的质量目标。

特制订本方案。

二、编制依据1.最新下达的设计施工图纸;2.经专家评审并修订上报的《**桥施工专项方案》;3.指挥部下达的《首件工程示范制实施细则》;4. 《钢-混凝土组合桥梁设计规范》(GB 50917-2013) ;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6.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 /F80/1-2004);7.相关技术规范、规程、标准等。

三、首件工程质量目标1.实体质量目标:钢筋制作及安装及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桥面板平整度控制在±3mm以内;板厚公差控制在0-3mm范围以内;面板对角相对高差控制在5mm范围以内;预埋件准确,不漏埋不错埋;预留剪力槽口大小控制在±10mm以内,预留槽口位置精度控制在±20mm以内。

2.外观质量目标:无漏浆、蜂窝、麻面等混凝土外观缺陷;板顶表面拉毛深度不小于2mm,所有堵塞缝隙的泡沫胶清理彻底。

四、首件工程选定及首件工程设计情况经综合考虑,选择**桥组合桥面板A2型为本次首件工程,首件工程预制台座选择在预制场A3#预制台座上实施。

4.1 首件工程结构尺寸A2型桥面板宽度12m,平面圆曲线半径360m,路线中心线弧长400cm,外弧长407cm,内弧长394cm。

共布置有250×600mm型槽口4个,500×600mm 型槽口6个,500×400mm型槽口3个。

悬臂端部板厚200mm,槽口板厚400mm,行车道板板厚260mm,倒角长度为450mm。

单块板设计混凝土数量为:12.995m3。

详细设计尺寸如下图:4.2 首件工程钢筋设计(1)普通钢筋:N1钢筋(N1、N1a、N1b、N1c):钢筋型号Ф16,为顺桥向主筋,环向闭合,闭合搭接长度250cm,顺桥向布置,总根数81根,外露长度45cm,钢筋上下净空从5.2cm~24.8cm不等。

N2~N4钢筋(N2、N3、N3a、N4):钢筋型号Ф20,为横桥向主筋,由N3a+N4+N3+N4+N3a+N2组合成闭合环,共布置33道。

N5钢筋(N5、N5a、N5b、N5c):钢筋型号Ф12,为竖向勾筋,跳1根主筋梅花均布整个板面,由于板厚不一,勾筋净空从13.5~32.6cm不等。

N6~N7钢筋:钢筋型号Ф16,剪力槽口加强钢筋,详见附图。

钢筋数量表见下表。

(2)预埋钢筋:A2预制板预埋钢筋为两侧护栏预埋钢筋,N4和N1钢筋,N4钢筋型号Ф20,为环向闭合钢筋,预埋位置垂直于面板边缘,顺桥方向间隔15cm布置1根,钢筋距离板侧净空9.8cm,外露板顶39.4cm。

短边侧(内弧)预埋26根,长边侧(外弧)预埋27根。

N1钢筋钢筋型号Ф16,下料长度4.9m,共预埋4根,埋置于N4钢筋内环角落,外露长度45cm。

具体预埋见下图:4.3 首件工程其他设计(1)预埋泄水孔:桥面板泄水孔统一埋置于短边侧(内弧),本首件设置1个泄水孔,布置于距离内弧侧距板端50cm处,采用预埋PVC管形式预留。

(2)预埋吊装孔:按施工方案进行布设,共设置4个吊装孔,吊装孔周圈布置螺旋加强钢筋。

五、首件工程施工组织计划**桥组合梁桥A2型面板首件工程计划开工时间2017年5月25日,计划完工时间2017年6月10日。

具体施工节点计划如下:1.施工准备:2017年5月25日前完成;2.支架搭设及底模安装:2017年5月26日前完成;3.端模安装、模板校验:2017年5月27日前完成;4.钢筋绑扎成型及预埋件等设施完善:2017年5月30日前完成;5. 组合梁面板混凝土浇筑:2017年5月31日前完成;6.组合梁面板底模及支架拆除:2017年6月8日前完成;7.成品验收:2017年6月9日前完成;8.移梁存放:2017年6月10日前完成。

六、首件工程施工工艺及过程质量控制6.1 施工准备(一)技术准备1.施工图审核责任人:**参与人:***审查内容:图纸完整性、工程数量、结构尺寸、钢筋布置情况、预埋件、材料规格、质量标准等完成时间节点:2017年4月15日前完成情况:已完成。

2.方案编制责任人:**参加人员:**工作内容:编制《**桥施工专项方案》、《组合梁桥预制桥面板首件施工方案》完成时间节点:2017年5月25日前完成情况:已完成。

3.技术交底(1)一、二级技术交底责任人:**参与人:**,作业班组长等工作内容:施工方案交底完成时间节点:2017年5月25日前完成情况:已完成。

(2)三级技术交底责任人:**参与人:作业班组长、各工序作业工人工作内容:作业指导书完成时间节点:各工序开工之前(二)材料准备根据本首件实际情况,需要主材和辅材分别准备如下:1.主要材料(1)钢筋半成品:由梅家咀钢筋加工厂采用数控机床加工,运输至高基庙组合梁板场现场安装;(2)混凝土:由梅家咀水泥搅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运输车运输至现场使用;2.辅助材料(1)钢筋安装辅材:本工程使用J502型电焊条、扎丝采用20号铁丝(直径0.9mm),根据钢筋绑扎形式,本首件扎丝下料长度按照27cm控制。

材料由作业队伍采购,现场施工员进行验收。

(2)模板填隙材料:本工程采用泡沫胶进行模板缝隙填补,由作业队伍采购,现场施工员进行验收。

(3)脱模剂:本工程采用食用色拉油作为脱模剂,,由作业队伍采购,现场施工员进行验收。

(三)设备及模板准备1.施工机械设备本工程钢筋半成品、混凝土所需设备均由项目集中使用,现场主要使用设备为垂直运输、吊装设备,现场配备1台2*35吨龙门吊,负责混凝土的入模、预制面板的吊装作业,已经进场,并进行特种设备标定和备案,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2.施工机具本工程需要使用的机具主要有电焊机、角磨机、振动电机、振捣棒、切割机等,均由施工队伍自行配备齐全,满足生产需求。

3.模板本工程采用专业厂家定制的定型钢模配套采用支架搭设平台铺设竹胶板形式生产,模板经过监理工程师的验收后投入使用。

(见附件:模板拼装图)(四)施工场地准备根据《**桥施工专项方案》的要求,前期进行了组合梁场建设,现已完成场地建设,并通过监理工程师的验收。

(五)施工人员准备1.管理人员:项目部及作业队伍管理人员均已进场,具备生产条件。

表1 主要管理人员配置表2.作业班组:根据本工程规模,投入专业班组一支,人员共19人,满足生产需要。

表2 作业班组配置表6.2 支架搭设及底模安装1.支架搭设在预制台座中间及两侧分别搭设钢管支架,台座之间支架布置立杆21根,立杆高度1.2m,横向3根纵向7排,设置上下水平杆各1层,因预制台座的约束,不予考虑横向水平推力,故无需设置剪刀撑,在浇筑混凝土时,前后各增设两道斜向落地支撑加固。

支架如下图所示支架验收验收负责人:**验收项目及标准:支架间距(±30mm)、竖直度(1%以内)、立杆高度(±30mm)、扣件紧固情况(每个必检)。

2.安装顶托及悬臂端钢模支架验收合格后,可安装顶托,调整顶托标高,安装方木,利用龙门吊将定型悬臂端钢模吊装于支架上,利用对拉精轧钢将悬臂模板固定连接在两侧的预制台座上,安装钢模前要注意先在台座预埋槽钢内安装止浆泡沫条。

悬臂端钢模验收验收负责人:**验收项目及标准:模板面和台座面贴合程度(错台控制在2mm以内)、模板顶面对角高程差(用水准仪检测,制在5mm范围以内)、对拉螺栓紧固情况(每个必检)、止浆条和模板的缝隙。

3.铺设台座之间底模、安装封端梳子板钢模完成悬臂端钢模安装并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内侧底模安装作业,内侧底模通过顶托配合方木为支撑平台,两个台座间横向铺设7根10*10cm方木作为横向分配梁,铺设10根5*5cm方木作为纵向分配梁,纵向分配梁上铺设竹胶板,竹胶板采用钢钉固定于纵向分配方木上。

倒角处以拉条做支撑、中间台座可在预留孔横穿Ф20钢筋,外露台座10cm,作为支撑,铺设方木作为纵向分配梁,上铺5*5cm方木(间距30cm)作为横向分配梁。

(注意:在中间台座倒角处应预留仓位冲洗排渣孔。

),底模安装完成后可将定型的梳子板封端模板安装固定于悬臂钢模上,而后进行打磨除锈、清洗、涂刷脱模剂等作业。

底模、封端模完成后应进行联合验收验收负责人:**参加人员:**验收项目及标准:除上述(1)、(2)条所列项目外,尚需验收竹胶板的平整度(错台控制在5mm以内)、竹胶板间隙(控制在3mm以内)、台座面板除锈情况、脱模剂的涂刷情况等。

6.3 钢筋制作及安装1.钢筋制作及运输就位本工程钢筋全部在梅家咀钢筋场集中制作,分类型摆放于临时存放架,采用平板车配合运输至现场。

钢筋半成品进场验收(半成品进场时,应通知监理工程师进行联合验收) 验收负责人:**参加人员:**验收项目及标准:半成品钢筋的型号及数量,抽查每个种类钢筋至少2根,对于闭合类半成品必须量测钢筋高度方向净空尺寸(控制标准为-10mm,+5mm,凡是超出范围一律返厂),长度方向控制标准(外露类可以适当放宽,埋置类控制在±10mm以内)。

加工钢筋的允许偏差2.钢筋安装(1)放线定位在安装钢筋之前,在两侧翼板顶按设计位置用油漆标识出横向钢筋控制点位,由于纵向钢筋在定制钢模板时考虑了采用梳子板,钢筋位置无需再次进行定位,绑扎之前需要再次校核梳子板的间距和位置。

按照设计位置将剪力槽框线用油漆标识清晰,在框线内模拟设计剪力钉焊接Ф16钢筋于台座钢板上(避免吊装时剪力钉和面板主筋碰撞)。

(2)绑扎横桥向主筋按照N3a+N4+N3+N4+N3a+N2钢筋组合成闭合环安装于设计位置,各钢筋交叉点位采用点焊接,板底布置2道Ф12钢筋作为底板地位筋,和闭合环电焊定位,板顶顺桥梁临时使用3道Ф16钢筋绑扎在顶板N2钢筋上,临时固定成骨架,按50cm间距梅花布置混凝土垫块,垫块统一采用40mm高度方向凹槽卡于N3、N4、N3a、N2钢筋上。

(3)临时固定桥面护栏预埋钢筋将内弧26根预埋护栏N4筋及外弧27根预埋护栏N4筋按设计位置摆放于底模上,穿4根N1护栏预埋钢筋入模,并按设计位置将N4下角点电焊在N1钢筋上。

(注意:N1钢筋应外露不小于10d即16cm,以便于后续搭接焊)(4)绑扎纵向主筋将桥面板N1、N1a、N1b、N1c钢筋分别从封端模梳子板间隙对穿至另一端封端模梳子板,检查两侧翼板最外侧N1c钢筋的外露尺寸(45cm),拉施工线,将其余纵向主筋钢筋外露端部均对正在一条线上,横桥向绑扎1根Ф16钢筋临时定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