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秘书实务》思考题和案例分析参考答案(第九章)(编辑定稿)

《秘书实务》思考题和案例分析参考答案(第九章)(编辑定稿)

第九章谈判事务
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为什么说“谈判事务已经成为当代秘书工作的一项常规业务”?
答: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谈判是各级各类组织经常性的公务活动。

在频繁的对外对内经济来往中,既需要经常运用谈判这一手段来推销商品,采购原材料,引进人才、资金、技术、设备,广泛开展经济技术协作,也要经常运用谈判来解决越来越多的利益冲突和经济纠纷,谈判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谈判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普遍存在的社会行为,是现代领导一项经常性的公务活动。

作为领导的参谋和助手,秘书要为领导的谈判提供良好的服务,承担谈判的具体事务,经常直接参加领导的谈判活动。

有时秘书还在领导的授权下作为本方的主要代表直接参加谈判。

谈判事务已经成为当代秘书工作的一项常规业务。

因此秘书有必要掌握谈判的基本知识,熟悉谈判的一般程序,以便更好地发挥秘书在谈判中的作用。

2.谈判应该坚持哪些原则?说说这些原则的具体含义。

答:(1)客观性原则,即参加谈判的各方应该尊重客观事实,服从客观真理,而不能凭自己的意志和好恶而主观用事。

谈判各方都应该以诚相待,摆事实,讲道理,不弄虚作假欺骗对方。

(2)求同存异原则,即谈判各方应该努力寻求各方意见或利益的共同点或相容点,并就已经取得一致或谅解的内容达成协议,允许保留无法弥合的分歧。

如果坚持一定要在讨论的所有事项上都取得一致,许多谈判就很难达成协议。

(3)公平竞争原则,即参加谈判的各方在谈判中的地位应该平等,讨论问题应遵循公平合理的标准,不得以强凌弱,不得强加于人。

(4)互利原则,即任何谈判都应追求双赢结果,谈判的任何一方在维护本方利益的同时,必须考虑其他各方的利益。

3.一次正规商务谈判的大致程序如何?各阶段有哪些秘书工作?
答:第一阶段:谈判前的准备阶段。

主要工作有:收集谈判信息、确定谈判目标、安排和审议谈判议程、设计谈判对策、组织谈判班子、选择和安排谈判地点。

第二阶段:谈判进行阶段。

主要工作有:开局、摸底、磋商(主要活动有报价、讨价还价和议价)以及让步。

第三阶段:谈判完成阶段。

主要工作有:回顾分析、拟订谈判协议、签订协议或合同、谈判工作总结。

4.什么是谈判文书?谈判文书有哪几种基本类型?
答:狭义的谈判文书指谈判最终形成的书面协议。

它既是衡量谈判成功与否以及谈判取得成果大小的唯一依据,又是约束双方行为的唯一法律依据。

广义的谈判文书则指整个谈判过程中(包括谈判准备阶段)所产生的一切文字材料。

根据谈判性质的不同,谈判协议书大致可分为公报类、协约类和合同类三大基本类型。

5.为什么谈判必须作详细记录?
答:(1)谈判记录是起草谈判最终协议的基础。

(2)谈判记录是本方在谈判间隙分析对方意向和战术,以确定下一步对策的依据。

(3)谈判记录反映谈判原过程,是总结谈判经验不可缺少的原始材料;对于一些重要谈判来说,它还是重要的档案材料。

案例分析及参考答案
阅读下面的案例,回答后面的问题。

中方某公司向韩国某公司出口丁苯橡胶已1年,第2年中方又向韩方报价,以继续供货。

中方公司根据国际市场行情,将价格从前1年的成交价每吨下调了120美元(前1年1200美元/吨)。

韩方感到可以接受,建议中方到韩国签约。

中方人员一行二人到了韩国首尔该公司总部,双方谈了不到20分钟,韩方
人员说:“贵方价格仍太高,请贵方看看韩国市场的价,3天以后再谈。


中方人员回到饭店感到被戏弄,很生气,但人已来首尔,谈判必须进行。

中方人员通过有关协会收集到韩国海关丁苯橡胶进口统计,发现从哥伦比亚、比利时、南非等国进口量较大.中国进口也不少,中方公司是占份额较大的一家。

价格水平南非最低但高于中国产品价。

哥伦比亚、比利时价格均高于南非。

在韩国市场的调查中,批发和零售价均高出中方公司现报价30%~40%,市场价虽呈降势,但中方公司的给价是目前世界市场最低的价。

为什么韩方人员还这么说?
中方人员分析,对方以为中方人员既然来了首尔,肯定急于拿合同回国,可以借此机会再压中方一手。

那么韩方会不会不急于订货而找理由呢?
中方人员分析,若不急于订货,为什么邀请中方人员来首尔?再说韩方人员过去与中方人员打过交道.有过合同,且执行顺利,对中方工作很满意,这些人会突然变得不信任中方人员了吗?从态度看不像,他们来机场接中方人员,且晚上—起喝酒,保持着良好气氛。

通过上述分析,中方人员共同认为:韩方意在利用中方人员出国心理再压价。

根据这个分析,中方人员决定在价格条件上做文章,首先,态度应强硬(因为来前对方已表示同意中方报价),不怕空手而归。

其次,价格条件还要涨回市场水平(即1100美元/吨左右)。

再次,不必用两天给韩方通知,仅1天半就将新的价格条件通知韩方。

在1天半后的中午前,中方人员电话告诉韩方人员:“调查已结束,得到的结论是:我方来首尔前的报价低了,应涨回去年成交的价位,但为了老朋友的交
情,可以下调20美元/吨,而不再是120美元/吨。

请贵方研究,有结果请通知我们。


韩方人员接到电话后1小时,即回电话约中方人员到其公司会谈。

韩方认为:中方不应把过去的价再往上调。

中方认为:这是韩方给的权利,我们按韩方要求进行了市场调查,结果应该涨价。

韩方希望中方多少降些价,中方认为原报价已降到底。

经过几个回合的讨论,双方同意按中方来首尔前的报价成交。

这样,中方成功地使韩方放弃了压价的要求,按计划拿回合同。

(1)分析上述谈判中的各项构成要素。

答:本谈判是典型的双边谈判。

它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首先中方某公司和韩国某公司都是谈判主体,谈判内容即丁苯橡胶的进出口贸易,具体议题主要在丁苯橡胶的价格问题上。

我方的谈判目的是以来首尔前的报价出口丁苯橡胶,而对方的谈判目的则是以较低的价格进口丁苯橡胶。

谈判的结果是以双方基本满意的价格成交,达到了双赢的预期效果。

(2)中方谈判人员在谈判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谈判的原则?
答:在这个案例中,中方谈判人员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是他们在谈判中贯彻了以下原则:
a.目标原则:在中方人员赴韩之前,就设定了与韩方交涉的目标,即将价位从前1年的成交价每吨下调了120美元(前1年1200美元/吨),这就为进一步谈判设定了方向。

b.客观原则:在中方人员到达韩国以后,又作了相关的调查,了解了市场信息,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中方在谈判中做出了正确的决定。

c.弹性原则:中方的可接受的最低价位是1000美元/吨,即比前一年下降120美元/吨,但经过调查,中方决定可以下调20美元,而不再是120美元。

d.互利原则:在经过几个回合的讨论后,中韩两方都同意将价位定在1080
美元/吨,这个决议,对双方的发展都有益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