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作者:陈雪莲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06期
摘要:新课标指出,初中历史教学必须要大力弘扬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的核心在于改革
创新,它体现出人们的精神风貌与价值追求。
在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整合时代精神成为每个历史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
基于此,本文探讨了时代精神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意义,并提出有关策略,为初中历史教学中时代精神的整合提供参考。
关键词:时代精神;历史教学;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正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学习历史不单单是要我们了解人类的发展史,更是要从历史中汲取经验,与现实相结合,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来不断推动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从某种意义来看,人类的历史也是一部创新史,无论是时代的变更还是生活方式的改变,都离不开“创新”二字。
而创新作为时代精神的核心,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因此,将时代精神整合于初中历史教学中意义重大。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整合“时代精神”的意义
(一)时代精神教育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对一个国家的发展与壮大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纵观人类历史,从旧石器时代进入到新石器时代再进入到铁器时代,从蒸汽时代来到电气时代再来到信息时代,这都离不开改革与创新,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改革创新[1]。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时代精神的理解,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推动社会的发展。
(二)时代精神教育是初中历史课程的要求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历史课程应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个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由此可见,初中历史课程肩负着弘扬时代精神的重要使命[2]。
对初中生而言,加强时代精神的教育、培养改革创新的意识,不仅需要学生充分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还要对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做到理解与尊重,从而汲取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有利于形成开放意识,展现现代中国公民的精神与风貌。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时代精神”的整合策略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整合“时代精神”,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在教学立意、教学内容、教学情境中实现“时代精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