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春秋争霸ppt2 川教版

春秋争霸ppt2 川教版

成语寓意:距今约4000年前,尧舜时期,黄河流域洪水 泛滥,人们被迫搬到高地生活。禹的父亲鲧治水没有成功, 舜将他杀死,改以鲧子禹继续治水。为了将洪水治服,禹在 外奔波了十三年(一说九年),三次路过家门也没有回去看 一看。后来禹治水获得了成功,舜便把帝位传给了他。“三 过家门而不入”,反映了一种公而忘私、全身心工作的精神, 为后世人们所赞颂。
第3课 春秋争霸
越王勾践尝胆(盘隐草堂内)
返回
第3课 春秋争霸 学习与探究
学习活动
第3课 春秋争霸
讲故事说成语
三过家门而不入
成语出处:《史记·夏本纪》:“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 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禹 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 门不敢入。”
返回
第3课 春秋争霸 晋楚争霸
第3课 春秋争霸
晋文公征战想像画
第3课 春秋争霸
王子午鼎 王子午鼎,春秋时期楚国制。铜鼎腹内及盖内有鸟篆书铭文,记 载作器者为王子午。王子午是楚庄王之子,又名子庚,颇有战功。此 鼎反映了春秋时期楚、晋两国争霸的历史。
第3课 春秋争霸
城濮之战
第3课 春秋争霸 吴越争霸
第3课 春秋争霸
吴王夫差剑
吴王夫差矛
第3课 春秋争霸
吴王夫差鉴
第3课 春秋争霸
孙武
《孙子兵法》竹简(山东银雀山汉墓出土)
第3课 春秋争霸
越王勾践的剑
越王台
越王台,位于浙江省绍兴市 区(即卧龙山)东南麓,状如城 楼,是一处对越王勾践的纪念性 建筑。
第3课 春秋争霸
盘隐草堂 江苏省苏州市的盘隐草堂,占地十亩,是一座集渔櫵、耕读为一体 的庄园,四面都用茅草遮盖,连馆门也用木头钉成篱笆。草堂内辟有 “卧薪尝胆”、“追远楼”、“草堂敌楼”、“临河水库”、“范蠡与 陶瓷”等景点,使草堂再现了吴越历史风情。
第3课 春秋争霸 “春秋五霸”
第3课 春秋争霸
郑庄公雕像
西周灭亡后,周天子控制
的土地越来越少,在诸侯国中 的威信逐渐降低。郑国国君郑 庄公(前757—前701年)对周 王傲慢无理,周王亲率军队讨 伐郑国,结果周王被打得溃不 成军,自己的肩膀也中了一箭。 诸侯的势力越来越大,周王慢 慢仅存有天子的虚名。
学习活动
第3课 春秋争霸
讲故事说成语
退避三舍
成语出处:《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春秋晋公子重 耳出亡)及楚,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 不穀?’……(重耳)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返)晋 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避)君三舍。’”
成语寓意:公元前636年,在晋国内乱中被迫出亡的晋公 子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隆重接待,当面问他:“你以后如 果能够回到晋国,应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回答说:“如 果我能托您的福返回晋国,那么晋楚两国若发生战争而在中 原相遇的话,我将后退三舍(九十里)。”后来重耳返国执 政,晋楚城濮之战时,晋军果然“退三舍以辟(避)之”, 并取得战争的胜利。这个成语,原来是指待人以礼,后来表 示对人让步或回避,不敢与之争斗。
第3课 春秋争霸
■“春秋五霸” ■齐桓公首霸 ■晋楚争霸 ■吴越争霸
第3课 春秋争霸
导入
春秋战车(想象画)
第3课 春秋争霸
春秋方阵、圆阵示意图 生动形象,言简意赅,是成语的突出特点。如果说通过“反戈一击”, 我们可以了解商朝灭亡的历史,那么,“退避三舍”“一鸣惊人”“问鼎中 原”“卧薪尝胆”等一系列成语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历 史。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论语·季氏》第3课 春秋争霸齐来自公画像第3课 春秋争霸
晋文公雕像
第3课 春秋争霸
楚庄王雕像
第3课 春秋争霸
吴王阖闾画像
第3课 春秋争霸
越王勾践画像
第3课 春秋争霸
宋襄公画像
第3课 春秋争霸
秦穆公画像
第3课 春秋争霸
春秋列国形势图
返回
第3课 春秋争霸 齐桓公首霸
第3课 春秋争霸
卧薪尝胆
成语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吴既赦越,越 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 亦尝胆也。”
成语寓意:越王勾践被夫差战败,囚禁在吴国。勾践 在吴三年,受尽苦难。周敬王二十九年(公元前491年)吴 王夫差赦勾践归国。他回国后,广纳贤士,立志报仇雪恨, 为了不忘屈辱,他在室内挂了一个苦胆。吃饭时一定要先 尝苦胆。睡觉时候身下垫着木柴,以使自己警惕,不得居 安忘危,丧失报仇雪恨的决心。后来越国终于强大起来, 灭掉了吴国。“卧薪尝胆”常被用来形容人刻苦自励,发 奋图强。
第3课 春秋争霸
一鸣惊人
《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 惊人。”
成语寓意:战国时代,齐国有一个名叫淳于髡的人。有一天, 淳于髡见到了齐威王,就对他说:“大王,我有一个谜语想请您猜 一猜:齐国有只大鸟,住在大王的宫廷中,已经整整三年了,可是 他既不振翅飞翔,也不发声鸣叫,只是毫无目的地蜷伏着,大王您 猜,这是一只什么鸟呢?”齐威王本是一个聪明人,一听就知道淳 于髡是在讽刺自己身为一国之尊,却毫无作为,只知道享乐。他沉 吟了一会说:“嗯,这一只大鸟,你不知道,它不飞则已,一飞就 会冲到天上去,它不鸣则已,一鸣就会惊动众人,你慢慢等着瞧 吧!”从此齐威王不再沉迷于饮酒作乐,而开始整顿国政,齐国也 重新强大起来。这个成语比喻一个人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但却一 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附:《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也曾 “即位三年,不出号令后在大臣进谏下表示:“三年不蜚,蜚将冲 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
第3课 春秋争霸
管仲像
第3课 春秋争霸
管仲相齐桓公
管仲相恒公,霸诸侯,一 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宪问》
第3课 春秋争霸
葵丘会盟台
葵丘会盟台,公元前651年,齐桓公与鲁、宋、卫、郑、许、曹等国相会 结盟处。葵丘台遗址在河南省民权县城东的黄河故道北岸,面积300平方米, 高2米。这里三面环水,林木葱郁,景色十分秀丽。会盟台内有会盟殿和两座 配房。大殿坐北向南,占地335平方米。殿内有齐桓公邀集八国诸侯的彩雕。
第3课 春秋争霸
问鼎中原
《左传·宣公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 (洛阳),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 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
成语寓意:楚庄王为讨伐入侵的戎人来到洛阳,在周 天子境内检阅军队。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 借机询问周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说:“政德清明,鼎小 也重;国君无道,鼎大也轻。周王朝定鼎中原,权力天赐。 鼎的轻重是不应该询问的。”楚庄王问鼎,大有欲取周王 朝天下而代之的意思,结果遭到王孙满的严词斥责。当时, 鼎代表国家权力。后来人们便用“问鼎”表示图谋夺取政 权的意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