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教学设计
《埃及》教学设计
设计者
网岭镇中学谢伟英
课题
埃及
学科
地理
适用年级
七年级
学时
1
课型
讲授课
教材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学习者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日本这个国家,知道学习国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而且“埃及”是一个神秘、古老的国家,学习内容简单,旅游资源丰富,他们学习积极性较高。
【教学目标】
1.通过识读埃及地理位置图,掌握埃及地跨两洲及扼守苏伊士运河的重要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开罗。
2.尼罗河对埃及的重要作用。
3.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埃及沙漠广布、气候干旱的特点,
4.了解埃及在种族、民族、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5.收集并整理资料,了解文明古国埃及的历史遗迹和灿烂文化。并通过古代埃及灿烂的古代文明及为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使学生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产生敬仰之情,并树立远大理想,发奋学习。
(课件展示)“母亲河”尼罗河
(讨论)尼罗河对于埃及人民的生活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有哪些重要作用?
(引导学生讨论)尼罗河对埃及的作用: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壤、便利的交通、独特的旅游
(课件展示)埃及的人口和城市
图上找到开罗,了解开罗。并了解开罗的城市问题及埃及迁都的规划。
(课件展示)展示埃及工农业,了解埃及发展中的工农业,特别强调埃及的石油工业和长绒棉。
(课件展示)富有特色的旅游业
(讲解)埃及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如金字塔等名胜古迹、尼罗河沿岸风光、沙漠奇景。这些宝贵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因而旅游业已成为埃及主要经济收入之一。
学生跟随老师的教学活动进行思考、总结
PPT、
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知识要点和难点。
视频
引入课题
探讨
环节一:“慧眼识图”——探自然
(展示课件)埃及的地理位置
(提问思考):
(1)埃及位于非洲的哪个方位?
(2)亚非两洲的分界线是什么?它属于哪个国家?
(3)埃及的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如何?
(简要总结)1、位于非洲的东北部,北临地中海,东临红海。是地跨亚非两洲的非洲国家。
2、处于低纬度地区,北回归线穿过其南部,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学生和老师一起总结
PPT
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
作业
布置课外作业
巩固知识
【教学重点】1埃及重要的地理位置,经济特点
2尼罗河对埃及古代文明和现代经济的影响。
【教学难点】1埃及重要的地理位置,经济特点
2尼罗河对埃及古代文明和现代经济的影响。
【教学策略、设计说明】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PPT,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力求作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学习的主动权是属于学生的。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歌曲导入
【教具】PPT、歌曲
【学习资源】教材、地图册
【教学结构简要流程】
启导(利用改版歌曲《埃及》,让学生歌词导入课题)→探讨(通过PPT展示及老师的讲解,学生的分组讨论总结)→总结→作业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技术应用
设计意图
启导
播放改版歌曲《埃及》
学生聆听并看视频
(课件展示)埃及的自然环境
(思考):读非洲气候图和埃及沙漠景观图,分析埃及的自然环境特点。
(简要总结)三、埃及的自然环境特点:炎热干燥、沙漠广布。
环节二:“图说埃及”——探人文
(展示课件)埃及农业、工业、城市、旅游资源的分布图。
(学生总结)人口和城市、工农业、旅游资源分布特点:尼罗河谷地和河口三角洲
(课件展示)苏伊士运河
(提问)
(1)苏伊士运河位于哪里?埃及在亚洲境内的领土叫什么?
(2)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哪两个海?联结了哪两个大洋?
(3)在运河未开凿前,从大西洋到印度洋走哪条航线?
(4)这两条航线相比较,走苏伊士运河可缩短多少航程?
(简要总结)埃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埃及既是亚、非之间的陆路交通要冲,也是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海上航线的捷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