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社会化运行管理规定

江苏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社会化运行管理规定

江苏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社会化运行管理规定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江苏省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社会化运行管理办法(讨论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我省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社会化运行工作,提高社会化运行管理水平,保障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稳定性和数据的准确性,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技术规范,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是指在污染源现场安装的用于监控、监测污染物排放的在线自动监测仪、流量(速)计、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记录仪和数据采集传输仪器、仪表、传感器等设施。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我省范围内所有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社会化运行管理活动。

第四条对于涉水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必须全部实施社会化运行;对于废气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是否开展社会化运行由排污单位自行选择,但进行自运行的排污单位必须具备和社会化运行单位同等的运行维护资质。

第五条省、市级环境保护部门组织对省内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社会化运行进行公开招标,国(省)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维护经费应申请财政全额补助,并根据年度运行维护考核情况予以拨付。

非国(省)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维护经费用由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向所在地财政申请解决。

第六条环境保护部门所属科技标准机构负责对在我省开展社会化单位进行年度考核和现场运行维护人员的培训,环境监察机构和生态环境监控机构负责对社会化运行单位的日常运行维护工作进行现场监督和管理,环境监测机构负责对社会化运行单位进行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比对监测和实验室工作人员监督考核。

第七条排污单位应当为社会化运行单位提供通行、水、电、避雷等正常运行所需的基本条件。

因客观原因不能正常提供时,需提前告知社会化运行单位,同时向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报告,不得以任何理由干扰社会化运行单位的正常工作或影响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二章准入条件第八条在我省开展社会化运行活动的单位必须取得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颁发的连续自动监测类运行资质(不含临时资质),并必须通过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组织的年度社会化运行考核。

第九条因环境违法行为或运行维护行为不当等被环境保护部门通报过的单位2年内不得在我省开展社会化运行活动。

第十条参与我省国(省)控重点社会化运行活动的单位必须全国范围内至少开展2年以上运行活动,且有5个以上运行正常的案例(企业)。

第十一条社会化运行单位从事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操作和管理的人员,应当取得环境保护部门颁发的连续自动监测类别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培训合格证,能正确、熟练地掌握有关仪器设施的原理、操作、使用、调试、维修和更换等技能。

第十二条社会化运行单位在参与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的所在地省辖市内必须至少设置一个办事处,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实验室,并配备稳定的管理、运行维护人员与保障车辆。

第十三条参与我省国(省)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社会化运行的单位必须配备2名以上具备从事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操作和管理经验5年以上人员。

若参与运行的在线自动监测仪生产厂商单一,则参与运行的在线自动监测仪数量与有资质在现场运行维护的人员数比例不得大于10:1;若参与运行的在线自动监测仪生产厂商超过3家(含3家),则参与运行的在线自动监测仪数量与有资质在现场运行维护的人员数比例不得大于6:1。

第十四条具备实验室计量认证资质或药剂配置、标液配置、人工监测、水样比对监测等实验室工作已委托给具备实验室计量认证资质的单位操作。

第三章职责第十五条社会化运行单位必须在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颁发的连续自动监测类运行资质证书规定的有效期、运维范围内从事运行活动。

第十六条社会化运行单位负责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的日常维护、校准、运行工作,确保所运行维护自动监控设施的正常运转,数据及时、准确、可靠上报,自觉接受和配合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的现场监督检查,并按照要求提供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管理的相关资料。

第十七条社会化运行单位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人员培训、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定期比对监测、定期校准维护记录、运行信息公开、设施故障预防和应急措施等制度。

第十八条社会化运行单位应建立完善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运行维护台账,做到一企一档。

台账内容主要包括:1、所运维企业的基本信息、自动监控系统的基本信息和安装信息、自动监控设施的重要参数设置信息;2、自动监控设施实行社会化运行的交接记录;3、监控平台的巡查记录及数据缺失、异常查处情况记录(每日上下午各一次);4、标准气体、标准液体等的购置、更换记录;5、备机、药剂及其他耗材的购置、添加、更换记录;6、每季度环境监测机构比对监测报告和自行比对监测记录;7、在线监测数据小时均值全年度汇总记录;8、设备维修期间的人工监测记录;9、自动监控设施现场端运维台账等。

最近半年内的现场运维台帐应当放置在监控站房,以备环境保护部门检查时查阅。

现场无法提供上述台账的社会化运行单位视为无相关记录。

第十九条社会化运行单位应备有满足日常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维护所需的耗材、关键部件或备用整机,对其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清点,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增购,以不断调整和补充各种备品、备件的存储数量。

第二十条凡在我省开展社会化运行的单位必须在省污染源监控平台中的第三方运维管理系统中对本单位的基础信息、操作和管理人员信息、所运行维护排污单位日常运维记录等内容进行更新填报,形成电子台帐。

第二十一条社会化运行单位在开展运行维护工作前,要与排污单位、仪器供应商做好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及附属设备的交接,并将交接时的设备安装情况、运行状况、数据传输情况、重要参数设置等情况进行记录并备案。

设备质保期内,交换记录须经社会化运行单位、排污单位及仪器供应商三方签字确认;质保期外,交换记录须经社会化运行单位、排污单位签字确认,但可邀请仪器供应商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及附属设备进行评估。

第二十二条社会化运行单位在运行维护期间应履行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委托合同和相关技术规范规定的各项职责,保障监控设备的正常运行,不得故意损坏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或蓄意影响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正常运行。

第二十三条如排污单位生产活动发生较大变化、可能影响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正常运行,以致监测数据可能不准确时,社会化运行单位应配合排污单位向所在地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提交书面报告。

由于排污单位停产等原因造成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需长期停用时,经所在地省辖市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批准后,社会化运行单位可停止上报自动监控数据,并根据相关仪器说明书要求,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进行废液排空、清洗管路、清理探头等必要的停机保养维护工作。

在排污单位生产恢复后应确保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正常启用。

第二十四条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从安装之日起已满8年或连续未通过2次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有效性审核、在线监测仪器已无厂商生产而难以购置相关配件的,社会化运行单位应主动向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报告,要求其督促排污单位更换相关设备。

第二十五条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单位应按照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每月向其报送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状况报告,并配合排污单位公开监测信息,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第四章日常运行维护第二十六条社会化运行单位应遵从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要求开展日常运行维护工作。

第二十七条社会化运行单位运行维护人员每次到现场进行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日常维护时,应携带相关证件或复印件。

要保持监控站房的清洁,保持仪器设备的清洁,保证监控站房内的温度、湿度满足仪器正常运行的需求。

运行维护工作结束后在现场要做好相关记录,确保运行维护台账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并于4日内将此次运行维护记录在省污染源监控平台的第三方运维系统进行登记更新。

第二十八条社会化运行单位要将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颁发的连续自动监测类运行资质证书、现场运行维护人员的连续自动监测类别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培训合格证复印件和联系方式、现场自动监控设施的重要参数等信息上墙公示。

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所用标样及药剂的配置单位、有效期、浓度、成分必须在站房内公示。

第二十九条社会化运行单位每日上、下午至少各一次通过监控平台远程检查数据传输系统是否正常,如发现数据有持续异常情况,应立即前往监控站点进行现场检查。

第三十条社会化运行单位每周对现场端监控设备进行一次巡检,并且连续两次巡检间隔时间不得超过7天。

第三十一条社会化运行单位必须采用国家认可的标气或具备实验室计量认证的监测机构配置的标准溶液,并按照国家技术规范要求的频率,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进行现场校验。

第三十二条社会化运行单位发现故障或接到排污单位故障报修申请时,运行维护人员需在4小时内到现场处理问题。

对于一些容易诊断的故障,如电磁阀控制失灵、膜裂损、气路堵塞、数据仪死机等,维修时间不应超过8小时。

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发生故障不能正常使用的,社会化运行单位应当在发生故障后十二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报告,并及时检修,保证在五个工作日内恢复正常运行。

发生严重故障的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经维修后,必须对其按照国家有关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校准和校验,确认其监测性能完全恢复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停运期间,社会化运行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技术规范规定,采用手工监测等方式(每天不少于4次,间隔不得超过6小时)对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状况进行监测,并每日向所在地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报送监测数据。

第三十三条如果在五个工作日内无法排除故障或者由于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更换、停用、拆除等原因将影响正常运行的,社会化运行单位应安装备用仪器。

备用仪器或主要关键部件(如光源、分析单元等)经调换后应根据国家有关技术规范要对所用在线监测设备重新调试,并经校验和比对监测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人工监测无实验室计量认证资质的社会化运行单位应委托有资质的监测机构进行监测。

第三十四条若数据采集仪发生故障,应在12小时内修复或更换,并保证已采集的数据不丢失。

第三十五条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产生的废液应由社会化运行单位统一收集,交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妥善处理,并有相关的台帐记录。

第三十六条社会化运行单位在现场运行维护时如发现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有自动生成监测数据、故障率偏高等异常情况时应主动向所在地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报告。

第五章监督考核与奖惩第三十七条未获得资质证书的单位从事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维护活动的、申请资质证书过程中弄虚作假的、伪造、变造、转让资质证书的、不按照资质证书的规定从事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维护活动的,依照《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许可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处罚。

第三十八条不接受环境保护部门监管的、擅自停运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的、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发生故障不及时报告也不及时维修的、不按技术规范要求建设和操作的、擅自修改相关参数和数据的、弄虚作假掩盖真实排污状况的、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功能擅自改变的,依照《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现场监督检查办法》的有关规定处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