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辽宁省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选科新题型测生物试题

辽宁省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选科新题型测生物试题

生物学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一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人体血红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浆渗透压的形成与血红蛋白的含量直接相关B.人体缺少大量元素Fe会导致血红蛋白含量不足C.高温加热使血红蛋白变性的过程是可逆的D.镰刀型细胞产生的直接原因是血红蛋白结构异常2.下列关于双链DNA的结构和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A.DNA复制过程中双链会局部解旋B.DNA的遗传信息蕴藏在四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中C.干扰DNA解旋的药物会导致DNA复制发生障碍D.DNA复制过程中,与DNA结合的蛋白质是DNA聚合酶3.太平洋上有一种隆头鱼科的小鱼叫裂唇鱼,它们专吃笛鲷口腔中和鳃部的寄生虫,起着“清洁工”的作用。

这种鱼体色较鲜艳,当它们在患寄生虫病的笛鲷前面“翩翩起舞”时,其体色与“舞姿”使笛鲷认识它们并让它们取食。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上述实例说明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B.裂唇鱼向笛鲷传递的信息有物理信息和行为信息C.笛鲷口腔中和鳃部的寄生虫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D.笛鲷与裂唇鱼、裂唇鱼与寄生虫之间的关系依次是互利共生、捕食4.洋葱在高中生物学实验中可以“一材多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质壁分离过程中,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颜色逐渐加深,吸水能力增强B.探究洋葱绿色管状叶片细胞中的色素种类时,可用层析液作为提取液C.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可观察到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D.提取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的DNA时,加入洗涤剂的作用是溶解细胞壁5.图1是细胞内的某生理过程。

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①过程表示翻译,场所是核糖体B.分泌小泡中的物质可能是消化酶、性激素或抗体C.该过程中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细胞膜的成分会不断更新D.高尔基体加工后的物质可分布在细胞内、细胞膜上或细胞外6.人的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会很快吸水膨胀而溶血,而非洲爪蟾的卵母细胞在低渗溶液中不膨胀。

若将一种28 KD的疏水性跨膜蛋白(简称CHIP 28)的mRNA注入非洲爪蟾的卵母细胞中,在低渗溶液中卵母细胞会迅速膨胀破裂。

进一步研究表明,细胞的这种吸水膨胀现象会被Hg2+抑制。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水分子进入非洲爪蟾卵母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B.Hg2+可能通过改变CHIP 28的结构而抑制水分子的运输C.在本实验的基础上若适当提高温度,可能会缩短卵母细胞破裂的时间D.人的红细胞膜上可能存在与CHIP 28功能相似的蛋白质7.图2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局部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图2A.①为树突膜,②为轴突膜B.神经递质也可由②释放作用于①C.神经元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的过程需要消耗ATPD.当兴奋传导到①时,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8.图3是根据2019年我国公布的人口数据绘制的相关信息图示,该图反映出的信息:①表示年龄组成,②可计算性别比例,③可用于计算种群密度,④可计算出生率与死亡率。

以上表述可以成立的是图3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9.鹅掌柴是我国多地重要的园林绿化材料,其移栽成活的关键是生根状况。

某研究者利用吲哚丁酸(IBA)处理鹅掌柴的插条,进行了扦插生根实验,结果如图4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图4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生根百分率和根长B.每组处理的插条数目及环境温度均可不同C.实验结果不能说明IBA对插条的生根作用具有两重性D.插条生根状况最佳的处理组合是IBA浓度1:1000、处理时间4h10.图5表示某针叶林被砍伐殆尽后,其动、植物群落的演替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图5A.图中表示的动物分布可代表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B.针叶林恢复过程属于次生演替C.该群落的演替顺序是从草本阶段到高乔木阶段D.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动物的丰富度先增加后减少11.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可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可用来分离计数B.培养基的成分一般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C.牛肉膏和蛋白胨来源于动物原料,含有糖、维生素和有机氮等营养物质D.为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需对实验操作空间、操作者衣着、手等进行灭菌12.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精子形成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染色体组合多样可导致不同精子遗传物质产生差异B.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存在等位基因C.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与DNA数目加倍D.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可能导致基因重组13.某同学将空腹的大鼠置于冷水中,探究冷水刺激对大鼠生理功能的影响。

发现冷水刺激引起大鼠毛细血管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血糖水平升高;同时大鼠胃粘膜损伤,影响机体对致病微生物的抵御能力。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胃粘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机体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B.该大鼠在冷水中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体温能维持相对稳定C.胰高血糖素促进肌糖原分解,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D.葡萄糖在内环境中氧化分解提供能量,有利于大鼠在冷水中维持正常生命活动14.研究者对喜马拉雅山东侧不同海拔处的8种鸣禽进行研究,绘制了该地区鸣禽物种的部分演化及其在不同海拔分布情况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数字编号和字母代表不同鸣禽物种的种群。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图6A.种群①中个体形态大小差异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B.种群X生活区域的扩大利于鸣禽物种多样性的形成C.共同进化是8种鸣禽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D.生活在不同海拔处的鸣禽种群的基因库会存在差异15.图7中包括大草履虫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即曲线1),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以及在资源和空间有限的条件下,随种群个体数量变化资源和空间的利用量、剩余量和种群个体数量增长速率的变化曲线。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图7A.呈曲线1增长的种群,其种群个体数量增长速率不变B.曲线2表示在资源和空间有限的条件下,随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种群个体数量增长速率的变化曲线C.曲线3表示在资源和空间有限的条件下,随种群个体数量变化资源和空间的利用量的变化曲线D.曲线4表示在资源和空间有限的条件下,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16.下列关于基因治疗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治疗一般是把正常基因导入病人体内,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B.病人治愈后都可能将获得的基因遗传给子代C.基因治疗过程中可能用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体外基因治疗过程中受体细胞取自病人自身,可降低免疫排斥反应17.下列关于菊花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般取材开花植株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B.先使用细胞分裂素,后使用生长素,细胞分化频率会提高C.植物组织培养基常用蔗糖作为碳源D.菊花茎段消毒程序是先用酒精处理,然后用氯化汞溶液浸泡,最后漂洗18.尿素是农业生产上重要的氮肥,土壤中的细菌可将尿素分解后供植物利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为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可向培养基中加入尿素和硝酸铵B.分解尿素的细菌获取后要在零下20℃长期保存时,菌液中常需加入一定量的甘油C.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菌落数时,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0左右的平板计数D.对筛选后的分解菌做进一步鉴定,需向培养基中加入伊红美蓝指示剂,培养尿素分解菌后,指示剂变红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9.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B.衰老细胞中染色质收缩会影响基因的表达C.有些细胞坏死对人体也有益处,如胎儿发育时期手指间细胞的自动死亡D.与正常的肝细胞相比,肝癌细胞中与核酸合成有关的生理过程显著增强20.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当水的摄入量超过肾排水限度时,大量水分在体内潴留,引起细胞内液、外液容量均增多并呈低渗状态,称为水中毒。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少尿期,肾排水减少,易引起水中毒B.体内呈低渗状态会刺激大脑产生渴觉C. 注射一定量抗利尿激素可缓解水中毒现象D.水中毒患者除治疗原发疾病外,宜一定时期内禁水、利尿21.生活中常见的果酒、果醋和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传统发酵技术。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家庭酿酒、制果醋和酸奶均需要选纯种菌进行发酵B.果醋制作的温度一般控制在30~35℃,果酒发酵的温度一般控制在18~25℃C.制作泡菜坛口密封的目的是保证坛内乳酸菌发酵时所需的无氧环境D.果醋制作中期通入氮气,有利于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22.心肌细胞不能增殖,细胞中ARC基因特异性表达可抑制该细胞凋亡,以保证心肌细胞数量。

细胞中某些基因转录形成的前体RNA加工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小RNA,如miR223(链状)、HRCR(环状)等。

HRCR可以吸附miR223等,并使其失活(如图8)。

当心肌细胞缺血、缺氧时,某些基因过度表达会产生过多的miR223,导致心肌细胞凋亡,最终引起心力衰竭。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图8A.催化过程①的酶是解旋酶和RNA聚合酶B.miR223容易被HRCR吸附并结合与所含碱基数目无关C.HRCR有望成为减缓心力衰竭的新药物D.缺血、缺氧导致心肌细胞凋亡,与过程②缺少模板有关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

23.(10分)紫叶是蔬菜中一种常见的性状,其成因是花青素在叶片中的积累所致。

花青素具有抗肿瘤、调节血脂、改善胰岛素抵抗等多种生理保健功能。

为选育高花青素含量的芥菜品种,科研人员对某品系的紫叶野生芥菜和栽培绿叶芥菜的花青素含量及光合作用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到如下结果(PL为紫叶芥菜,GL为绿叶芥菜):图9 图10请回答下列问题:(1)据表可知,PL和GL在色素含量上的异同点是__________。

(2)据图9可知,__________更适合在弱光条件下种植,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

为进一步探究在弱光条件下该植物产量相对较高的原因,科研人员测定了该植物叶绿素a 和叶绿素b的吸收光谱如图10所示。

对比发现,该植物的叶绿素吸收450-480nm波长的光比例明显上升,由此分析该植物__________含量较多。

(3)据图9分析,光照强度为A时,两种植物光合速率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原因是__________。

24.(11分)早在人类出现之前,病毒就占领了这颗星球,历经高温、酷寒等极端条件,到现在病毒仍然无处不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