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齿轮传动装置的装配

齿轮传动装置的装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为了纠正不正确的啮合接触,可采用改变齿轮中 心线的位置、研刮轴瓦或加工齿形等方法来修正。 当齿轮啮合位置正确,而接触面积太小时,可在 齿面上加研磨剂,并使两齿轮转动进行研磨,使 其达到足够的接触面积。
(二)圆锥齿轮传动装置的装配
装配正确的两圆锥齿轮,其分度圆锥的母线Ⅰ—Ⅰ和 Ⅱ—Ⅱ应该吻合,而分度圆锥顶点01和O2必须重合, 如图3—36所示。即要求两圆锥齿轮轴线必须垂直相交, 而不发生歪斜和偏移,以保证齿轮工作表面正确的啮合。 其装配要点与装配质量要求如下。
(三)蜗杆蜗轮传动装置的装配
为了保证蜗轮和蜗杆之间的正确啮合,在装配时,必须 严格保证蜗轮和蜗杆轴线的交角和中心距、蜗轮中间平 面与蜗杆轴线之间的偏移量以及啮合间隙与啮合接触斑 点。 1.蜗轮与蜗杆轴线交角和中心距的检查
2.蜗轮中间平面偏移量的检查 检查蜗轮中间平面偏移量的方法如图3—43所 示。 (1)样板检查法 即将样板的一边分别紧靠在蜗 轮两侧的端面上,然后用塞尺测量样板和蜗杆之 间的间隙△,两侧的间隙差值即为蜗轮中间平面 的偏移量。 (2)拉线检查法 即将线挂在蜗轮轴上,然后分 别测量拉线与蜗轮两端面的间隙△,两侧的间隙 差值即为蜗轮中间平面的偏移量。所测得的偏移 量应符合规定的范围,若大于规定范围应予调整, 一般采用调整蜗轮的轴向位置。 3.啮合侧间隙的检查 由于蜗杆传动的结构特点,测量啮合侧间隙无 论是采用塞尺法测量还是压铅法测量都有困难, 一般采用千分表测量(参照圆柱齿轮啮合间隙的测 量方法)。
(一)圆柱齿轮传动装置的装配
圆柱齿轮传动装置的装配要点和装配质量要求如下: 1.齿轮与轴的配合 齿轮与轴的配合面在压入前应涂润滑油。配合面为锥形 面时,应用涂色法检查接触状况,对接触不良的应进行刮 削,使之达到要求。装配好后的齿轮一轴应检查齿轮齿圈 的径向跳动和端面跳动,其测量方法如图3—28所示。 2.两啮合齿轮的中心距和轴线平行度的检查 (1)中心距的检查在齿轮轴未装入齿轮箱中以前,可以用特 制的游标卡尺来测量两轴 承座孔的中心距,如图3—29所 示。此外,也可以利用检验心轴和内径千分尺或游标卡尺 来进行测量,如图3—30所示。
3.啮合间隙的检查
齿轮啮合间隙的功用是储存润滑油、补偿齿轮尺寸的加 工误差和中心距的装配误差,以及补偿齿轮和齿轮箱在 工作时的热变形和弹性变形。一般正常啮合的圆柱齿轮 的顶隙(C—O.25mn)此处的mn为齿轮的法向模数,而 齿轮副的最小法向侧隙jnmin的值见表3—3。
其检查方法一般采用涂色法,即将红铅油均匀的涂在主 动齿轮的轮齿面上,用其来驱动从动齿轮数圈后,则色 迹印显出来,根据色迹可以判定齿轮啮合接触面是否正 确。装配正确的齿轮啮合接触面必须均匀的分布在节线 上下,接触面积应符合表3—4的要求。装配后齿轮啮合 接触面常有如图3—35所示的几种情况。
齿轮传动装置的装配
齿轮传动装置的装配
齿轮传动是化工机械中应用最广的一种传动装置, 它主要是用来传递动力和改变速度。 常用的齿轮传动装置有圆柱齿轮、圆锥齿轮和蜗 杆齿轮等三种。 齿轮传动装置正确装配的基本要求是:将齿轮 正确的装配和固定在轴上,精确的保持两啮合齿 轮的相对位置,使齿间具有一定的啮合间隙,以 及保证齿的工作表面能良好的接触。 装配正确的齿轮传动装置在运转时,应该是速度 均匀、没有振动和噪声。
4.啮合接触面积的检查调整 检查时,先在蜗杆的工作表面上涂上薄薄的一层颜色,然后使 之与蜗轮啮合,并慢慢的正反转动蜗杆数次。这时在蜗轮的齿面 上就有斑点,如图3—44所示。根据接触斑点分布的位置和面积 的大小,就可判断啮合的质量。其接触斑点的大小应符合表3—6 中所列的数值。
5.转动灵活性检查 蜗杆蜗轮传动装置装配完毕后,需检查其转动 的灵活度,使蜗轮处于任何位置时,旋转蜗杆所 需的力矩大致相同。 蜗杆蜗轮装配时所产生的各种偏差也都会使啮 合不正确。为了校正这些偏差,通常可以 采取移动蜗轮中间平面的位置来改变啮合接触位 置,或由钳工刮削蜗轮的轴瓦来校正轴线的交角 和中心距的偏差。
1.轴承座孔轴线的交角检查 检查方法如图3—37所示。检查时,如果交角正确,即 轴线没有歪斜,则检验心轴上的检验叉子1和检验心轴2之 间的接触点A和B处不应有间隙,或间隙的数值在允许的 范围内。 此间隙可用塞尺来测量,然后换算成分度圆锥母线长度上 的偏差,其值不得超过极限值。 2.轴承座孔轴线的轴间距的检查 检查方法如图3—38所示。检查时,如果轴线相交,则 两根检验心轴的槽口平面之间应没有间隙;如果不相交, 则可以用塞尺测量槽口平面之间的间隙△厂a,此间隙即 为轴线的轴间距偏差,其值不应超过允许值。 3.啮合间隙的检查 圆锥齿轮的啮合间隙可用塞尺、千分表和压铅等方法来 进行检查。顶隙C=O.2m,此处m为大端的模数,圆锥齿 轮副的最小法向侧隙jnmin应在允许范围内。 当齿轮在其轴线上有轴向移动时,则节圆锥顶01和02 不能重合,因而侧间隙可能增大或减小,这时可以用垫片 来进行轴向调整,如图3—39所示。
圆柱齿轮、圆锥齿轮和蜗杆齿轮三种传动装置的装 配方法和步骤基本上相同,但装配的质量要求各不 相同。其装配步骤如下。
①对零件进行清洗、去除毛刺,并按图纸要求检 查零件的尺寸、几何形状、位置精度及表面粗糙 度等。 ②对装配式齿轮(蜗轮),先进行齿轮(蜗轮)的自身 装配,并固定之。 ③将齿轮(蜗轮)装于轴上,并装配好滚动轴承。 ④齿轮一轴(蜗杆、蜗轮一轴)安装就位。 ⑤安装后的齿轮接触质量(啮合间隙、接触面积) 检查。
4.啮合接触面积的检查 圆锥齿轮接触斑点的检查方法和圆柱齿轮相同。圆锥齿 轮的啮合接触斑点的大小和位置如图3—40所示,按照斑 点分布的情况可以分析产生装配缺陷的原因,以便进行调 整。圆锥齿轮啮合正确时,在无负荷的情况下斑点靠近轮 齿的小端是恰当的,因为在齿轮承受载荷时,小端可能变 形,因而使轮齿可能在全长上接触。若两齿轮中心线交角 大于原设计角度,则啮合接触斑点偏向小端;若两齿轮中 心线交角小于原设计角度,则啮合接触斑点偏向大端;若 中心线偏移或锥顶不重合,则啮合接触斑点偏向齿顶。这 些因素都造成圆锥齿轮不能正确啮合。 圆锥齿轮正确啮合时,接触斑点的大小应符合表3—5中 所列的数值。 圆锥齿轮装配时所产生的各种偏差也都会使齿轮啮合不 正确。为了校正这些偏差,一般可以设法移动轴向的位置、 轴向移动齿轮或由钳工修正齿形来实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