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2天沐河海绵城市工作总结

02天沐河海绵城市工作总结


现场完工点评
• 雨水花园面积过大,造型一般。 • 植草沟造型未做出来,宽度较小。 • 景观效果不佳,甚至影响整体景观。 • 细节处理不到位,管线暴露,路灯基础暴
露。 • 植物搭配不合理,效果较差。 • 建设海绵设施起到的作用不佳,空满足了
功能计算,完全丧失景观美学。
图纸分析
从上两张图可以看出“海绵城市”的基本原理:降雨通过区域 汇聚(绿道、植草沟等传输系统),部分下渗收集,大部分 削减面源污染后再排入雨水花园,通过雨水花园滞留下渗, 进入埋设好的土工布包裹的盲管,使得雨水再次净化后排入 河流中。部分存储在土壤中,大部分净化后排入临近设施或 者河流。
• 天沐河景观作为示范点工程受到各层领导 的高度关注
• 2018年1月,由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 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完成天沐河“海绵城市”方 案设计,之后2018年4月,完成初步设计, 后由我司完成施工图设计。
天沐河“海绵设施”
• 雨水花园 • 植草沟 • 卵石沟 • 陶瓷透水砖园路 • 透水混凝土骑行系统 • 绿地
• “海绵城市”材料实质性应用,表现出优秀的渗水、 抗压、耐磨、防滑以及环保美观多彩、舒适易维 护和吸音减噪等特点,成了“会呼吸”的城镇景观 路面,也有效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让城市路面 不再发热
海绵城市的材料
• 1、透水材料应用: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 透水混凝土路面、透水砖路面、植草砖;
• 2、生态护坡:峰巢应用、生态袋(植草袋)、 生态格网、自然驳岸、砌块、生态混凝土;
•珠海天沐河景观工程及
海绵城市-施工图设计工作总结
--(珠海横琴新区天沐河景观)
吕源琦 2019.12.02
海绵城市的概念
• 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 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 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 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 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就像一块海绵一 样。
• 3、传输功能:排水沟、生态雨水口、盲管 /渗透井、植草砖;
• 4、雨水收集利用、雨水模块/水槽(不锈钢/ 混凝土)/储存罐、水景/人工湿地、节水灌 溉;等等。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 理想: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面对资源约束 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 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 现实:“海绵城市”概念的推行在国内还只是在探 索阶段,大部分设计对海绵概念的理解都较为肤 浅,没能因地制宜,或者偏重于其中一个点,而 不能全局把控。而海绵与景观的艺术结合,更是 一大挑战,矛盾重重,往往容易形而上学的去做 设计。
天沐河景观概况
• 天沐河公园位于珠海市横琴新区大小横琴上之间,中间由 天沐河划分为南北两岸,属于滨河景观带,全长约6.72公 里。两岸工程范围内原状多为鱼塘、湿地、澡泽,呈网状 分布。地质情况多由淤泥伴砂组成 ,深至地下60米。塘 埂上植被以灌木为主,夹杂乔木。天沐河东西连通大海, 其水质由海水及两侧排洪渠排洪防涝的淡水组成的咸淡水。 珠海相对湿度平均为81.6%,雨量 充沛,变化率很大,年平 均降雨量为1 9 9 8.8mm。受台风 影响概率较大地区。
• 部分雨水花园的单个面积过大,因天沐河部分区域地形较 陡又设置了大面积的雨水花园,导致地形坡度更加陡,衔 接更加困难。
• 排水系统的排水管材料采用pvc双臂波纹及混凝土管,且 管径较大,接入雨水花园后,细部未处理好,导致管体外 露,影响美观。
• 五个类型的雨水花园,经过现场施工验证,发现阶梯式雨 水花园施工完成后,效果极差,究其原因,除现场施工太 随意外,应是设计中对阶梯的理解有误,阶梯小坡,因土 壤下雨后沉降,几乎未能有阶梯小坡的造型。而砾石换填 的雨水花园,因砾石层厚度较厚,阳光下暴晒容易发热, 地被植物设计应选用耐高温及干旱的植物品种。而现场并 未有植物设计,只有砾石,效果较差。
工程建设难点
• 在其上做景观带,沉降将是对景观硬景最大的影响。在主 体设计上多采用吹填砂、真空预压、打设排水板等措施加 固驳岸结构。
• 滨河景观护岸结构的稳定,是保证其他回填土方稳定及减 少沉降的保障。
• 工程范围内园建设施,构筑物等防止沉降,保证稳定,也 是需要攻克一个难题。
• 因临河水域水质为咸淡水,而该地区又受台风的影响较大, 植物品种的选择,在造景上需要花费更大的心思。
• 陶瓷透水砖及透水混凝土园路的渗透作用极容易被粉尘或 者冲刷而来的泥土堵塞,导致功能丧失。而且在树荫下极 易长青苔,导致路面湿滑。容易老旧。
• 植草沟等传输系统对施工的工艺要求较高,极易造成部分 地段积水阻断传输。而且草沟一般设于园路旁,与园路旁 栽植的行道树有冲突的可能。需要更用心做好设计。
Hale Waihona Puke (海绵)设计问题归集• “海绵城市”的构建如何与景观效果衔接,是功能与美学相 结合的一大研究课题。
• 各专业及行业、组织、人员的衔接,是工程得以完成的关 键,亦是一大难点。
“海绵城市”专项建设的背景
• 2016年4月,珠海市成为国家海绵城市建设 第二批试点城市。
• 2017年12月,珠海市横琴新区成为珠海市 海绵城市示范区域。
(海绵)设计问题归集
• 未因地制宜,海绵城市只满足了功能及计算,却未能满足 审美。
• 在斜坡中设置雨水花园,在地形上不合理,很难做得顺畅, 极易导致雨水花园的边线一边高一边低,与周边地形衔接 怪异。
• 植物配植上最开始配植了耐水湿植物品种,但因下渗过快, 实际雨水滞留的时间并不长,土壤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干燥 状态,导致植物长势极差。
优缺点分析
• 优点:通过较长的径流路径削减了面源污染,再经过过滤 下渗收集的过程使得水质再次净化后排入河流,改善河流 水质。
• 缺点:(1)细节处理不到位,对景观的影响较大,设计 不到位对整体景观的影响极大。(2)在植草沟、透水园 路绿道、雨水花园下埋设盲管成本较大。后期维护成本较 高。-长时间后不论是雨水花园还是透水材料,渗透力都 会下降或失去功能,更换和维护则是必然需要进行的。 (3)因天沐河是一个阶梯式下降的地形,在半坡上设置 雨水花园地形较难形成顺畅的弧线,而且设置的面积也过 大。(4)从施工图设计整体上讲,其实设计的内容并不 多,海绵城市设施上只设置了几项,存蓄设施、湿地湿塘、 渗透塘等均未考虑设置,在一定程度上过于偏重于排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