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能用活泼的情绪、优美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编花篮》,用歌声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2.在演唱《编花篮》的过程中,掌握前倚音和下滑音的演唱方法,了解民歌创作的基本特点;3.聆听不同版本的《编花篮》,在欣赏过程中即兴参与音乐活动,进一步感受河南民歌的风格和特点,从而对河南民歌产生兴趣。
教学重、难点:运用听唱、识谱等多种形式学唱河南民歌《编花篮》,准确演唱歌曲中带有装饰音和衬词的旋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手风琴教学方法听音跟唱法、练习法、自学与引导相结合、合作式、对比法……养成教育训练点引导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能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教帅放安徽民歌《凤阳花鼓》,学生欣赏。
教师: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它属于什么类型的歌曲?2.学生自由演唱民歌如:湖北民歌:山路十八弯陕北民歌:南泥湾东北民歌:回娘家二、学习《编花篮》1.初听歌曲,初步感受河南民歌的地方特色。
教师:你认为哪一句最有特点?2.学唱歌曲中最具地方特色的乐句(提示:第一小节与最后一句带有河南方言的色彩,演唱时注意前倚音时值很短,方言对于民歌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3.再次聆听范唱,跟唱前两小节和最后两小节,并介绍伴奏乐器三弦(民族弹拨乐器)。
4.理解歌词(1)录音范唱歌曲。
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描写了一群农村姑娘为上山采摘美丽的牡丹花而巧手编织的情景。
表达出姑娘们带着花篮上南山,采摘到鲜美娇艳的牡丹花的喜悦心情。
(2)师生配合,用接龙的形式朗读歌词。
(3)了解歌词押韵和运用衬词的特点。
5.进一步学唱歌曲旋律(1)引导学生用La演唱歌曲旋律。
(2)再次聆听,默唱歌词。
(3)学习演唱歌词。
(教师及时纠正学生演唱不准确的乐句。
)(4)教唱难点乐句,强调附点和下滑音。
(5)正确、完整地演唱歌曲。
引导学生准确表现出前倚音、下滑音、难点乐句以及甩腔的演唱方法和技巧。
(6)观赏课件牡丹花图片,激发学生的演唱热情。
(7)完整地、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拓展部分1.创新表现歌曲(1)采用不同演唱形式演唱歌曲。
(2)用不同的形式为歌曲伴奏。
2.欣赏舞蹈《编花篮》四、小结教学反思:《编花篮》是一首河南民歌,在导入新课时我先播放了几段不同地方的民歌,让同学们听辨,提起学生的兴趣,之后通过播放一段豫剧——《花木兰》,让学生听方言,引出新课内容。
在新课教学时,我先用河南方言有节奏的带读歌词,这也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之后通过找河南风味的旋律、衬词、字层层挖掘,让学生充分感受河南民歌的风味。
虽然整节课教学思路比较清晰,但是还是存在着许多不足。
1.歌曲韵味没有唱出来。
地方民歌区别于普通歌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韵味,这是每个地方都共有,但又各自具有其风格的地方。
虽然在教唱中我有意识的进行了教学,但是学生演唱的效果并不明显,特别是在齐唱时,所以,在以后学习民歌时,要注意处理歌曲的韵味。
2.没有完全照顾到变声期的学生。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有些已经进入变声期,在变声期他的声音会变得嘶哑、音域会变得狭窄,如果不用正确的方法去演唱,很容易把嗓子弄坏。
所以在上课时,我只是提醒大家轻声来唱,没有降低单调,所以使得部分变声期的学生不适应。
以后教学中,将把每首歌曲的调作调整后再练习,尽量避免高音的演唱。
编花篮》教学目标:1.能用活泼的情绪、优美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编花篮》,用歌声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2.在演唱《编花篮》的过程中,掌握前倚音和下滑音的演唱方法,积极参与音乐游戏,使学生了解音乐可以更好地表现游戏风格。
的基本特点;教学重、难点:学唱歌曲《编花篮》,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在创编中让学生明白音乐来自生活,使学生热爱生活。
教学准备:电子琴,CAI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1.欣赏牡丹花,背景音乐播放《编花篮》师:同学们,你们看到的这是什么花啊?生:牡丹师:对了,牡丹是我们国家的国花,又有百花之王的称号,它的盛产地是河南,今天我们来学习河南有关采牡丹的歌曲,让我们编个花篮来采花吧。
板书课题。
二、学习《编花篮》1.初听歌曲,初步感受河南民歌的地方特色。
这首歌曲的情绪么样?你认为哪一句最有特点?2.读歌词请学生读,然后再老师读来形成对比。
师生一起读。
3.哼唱旋律,解决难点。
师:同学们请用la来哼唱,发现难点,解决难点。
(注意装饰音以及四十六的节奏。
)3.再次聆听范唱,跟唱前两小节和最后两小节4.趣味理解歌词。
(1)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歌曲。
(提示: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2)师生配合,用接龙的形式唱歌词。
(3)了解歌词押韵和运用衬词的特点。
(设计意图:强调衬词和押韵,使学生了解衬词和押韵足我国民歌歌词创作的特点之一。
)(提示:教师及时纠正学生演唱不准确的乐句。
)(4)教唱难点乐句,强调附点和下滑音。
(5)正确、完整地演唱歌曲。
(提示:引导学生准确表现出前倚音、下滑音、难点乐句以及甩腔的演唱方法和技巧。
(6)完整地、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拓展部分教师:这首歌曲旋律轻快、活泼,被人们广泛传唱。
1..创新表现歌曲。
(1)采用不同演唱形式演唱歌曲。
(2)声势合作为歌曲伴奏。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参与表演的积极性,了解不同的伴奏乐器会给歌曲带来不同的听觉感受。
)四、小结教师:同学们,希望你们以后能够卜动地去了解更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甚至不同国家的民歌,了解更多的民歌文化关键字"《编花篮》音乐教案"相关链接:(无)[评论][推荐]编花篮案例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编花篮》,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2、通过贯穿于教学过程的音乐游戏,使学生了解音乐可以更好地表现游戏及游戏的情绪。
3、在创编游戏中让学生明白音乐来自生活,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教学过程:课前课件出示各种插花图片,同时伴有《编花篮》伴奏曲,师生课前交流。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花吗?告诉老师,你们喜欢什么花?生:答出示课题一、导入新课1、师生插花师:同学们好!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师同时手捧鲜花)生:花师:你们会插花吗,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试一试?师生一起活动,插花篮(课件同时播放《茉莉花》伴奏)师:(拿起一个小花篮)问:这个花篮美吗?花是小朋友插的,花篮是编的,那么花是如何插的?花篮是怎么编的?老师想请小朋友做个动作给大家看看。
生做优美的动作,全班小朋友一起学一学师:你们的动作真是太棒了!2、欣赏河南风景,导入新课教学。
师;花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它把我们生活的空间装扮的更加美丽, 在我国的河南省有全国闻名的洛阳牡丹,现在就让我们瞧瞧那儿的风景吧!课件出示河南风景,师同时解说。
师朗诵:美丽的河南,风景迷人,山青水秀,有许多名胜古迹,让人留连往返,有我们小朋友喜欢的少林寺、高大的铁塔,庄严的黄帝故居、天王殿,还有那甲天下的洛阳牡丹,每年四月间,尽相开放,争奇斗艳,仿佛让人走进花的海洋。
画面结束:师:河南人特别喜欢花,他们还有一双灵巧的手,能编出各种各样的花篮,有首歌就叫《编花篮》,让我们一起欣赏。
二、新歌教学1、听赏歌曲(1)听录音范唱,师生随音乐节奏轻轻点头;师:听了《编花篮》这首歌,你的心情怎么样?生:高兴、活泼、开心、愉快、欢乐等;(2)师:你们真会听音乐,让我们再次感受这欢快、活泼的旋律。
课件播放《编花篮》,师生边听边打节拍。
师:从歌词中你听到了什么?生:答。
师小结:《编花篮》这首歌曲调欢快,活泼,描写的就是一群姑娘上山采牡丹的喜悦心情,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 先来读一读歌词吧!2、读歌词师:谁来读一读?生:读师:你的声音真好听,谁能读得更美一点!生:读3、哼唱旋律,解决难点师:你读得真有感情,让们再来唱一唱吧!怎么坐唱歌好听(抬头、挺胸、身体坐正),请小朋友们用“噜”“啦”跟着老师的琴声轻轻哼唱。
师:觉得有什么难唱的乐句吗?生:答师:噢,老师知道了,你们提出的就是音乐中的装饰音,怎么唱呢?让我们先来比较一下,加了装饰音的小音符和没加装饰音的有什么不同。
师范唱:加倚音的音符和不加倚音的音符的区别师:有什么不同吗,哪个更好听?生:答师:在唱这些小音符的时候,我们要唱得圆滑一点,小音符唱得短而轻。
请小朋友把有装饰音的乐句跟着老师模唱歌谱。
师:现在请小朋友用“lu”再完整的唱一遍,相信你们唱得一定比上次好。
生:唱4、学唱歌词师:听到小朋友们这么悦耳的歌声,老师都想把歌词唱出来了,请小朋友伸出双手为老师打击拍。
师:你们也来试一试,大家跟着录音自学歌词。
师:跟着老师的琴声把歌词轻声唱出来生:唱师: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生;说(互相解决,解决不了的老师帮助)师:完整的把歌曲再唱一遍,注意刚才唱得不满意的乐]句唱准确。
生:唱加上插花,编花篮的动作唱一遍5、处理歌曲的感情师:小朋友学得真快,现在我们来听一听合唱团的小朋友唱的和我们小朋友唱的有什么不同。
生;听录音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生:比我们唱得更欢快、喜悦等。
前面部分唱得很跳跃,后面一部分唱得比较舒展。
师:大家说得真好,让老师也从小朋友的歌声中听到喜悦,从表情上看到快乐,行吗?生:有感情的唱。
三、载歌载舞,巩固歌曲1、师:你们的歌声真美,刚才唱歌时,我们已经加上插花的动作,想想还有什么好的动作,我们分四个小组创编,看哪个小组创编得最棒、最有新意。
2、生分组创编课件同时播放《编花篮》歌曲3、汇报展示创编成果第一组听歌表演,旋转花篮,小组长介绍作品第二组表演,多层次花篮,小组长介绍作品第三组展示作品,卡通花篮,小组长介绍作品第四组展示,魔法花篮,小组长介绍作品师:你们的想像力真是在丰富了,刚才是大家集体的智慧,你们自己还有什么创意吗?生:水晶花篮、巧克力花篮,房子花篮,奖杯花篮,音乐花篮等等。
四、拓展延伸师:短短的时间,小朋友把歌唱得这么动听,舞也跳得这么吸引人,老师心里真高兴,其实,我国关于花的民歌还有很多,现在让我们来听几首。
生分别欣赏陕北民歌《兰花花》、江苏民歌《茉莉花》、新疆歌《送你一朵玫瑰花》。
生说听了这些歌有什么感受。
五、升华结束,前后呼应师:你们真会听音乐,大家知道,我国的民族音乐丰富多彩,老师希望你们这些小花朵快快长大,把祖国的大花园建设的更加美丽,更加灿烂,现在让老师来看看你们插的花吧。
师拿起一篮花问:看到这么漂亮的花,你有什么想法吗?生:送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残疾儿童,贫困地区的孩子,送给老师等。
师及时评价。
师:好啊!就让我们把这些亲手插的花送给敬爱的老师吧!课件播放《编花篮》,学生送花师: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