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杜鹃花

杜鹃花

自古时候开始,日本人就喜欢在院子里种些杜鹃。

而在我国,很久很久以前,就常有咏叹杜鹃的诗歌。

它是一种当樱花凋落後,会开得十分缤纷的花朵。

杜鹃花具有一种淡雅而耐人寻味的香气,是少女们扮家家酒时不可缺少的花。

小小的叶片上,竟能开出这个色彩艳丽又花形茂盛的花。

花色有白?紫红?菊。

目前我们一般所看到的,都是经过品种改良的园艺用杜鹃。

而它的花语为「节制」,最大的原因就是,杜鹃它只在自己的花季中绽放,总是给人热闹而喧腾的感觉。

而不是花季时,深绿色的叶片也很适合栽种在庭园中做为矮墙或屏障。

当切花使用时,由於枝干脆而易折断,必须特别加以固定。

是很好的线条花。

杜鹃栽培十注意
一、喜阴怕阳,强光直射易灼伤,但遮荫过分,又会引起生长不良,花芽不易形成。

二、喜酸性土壤,pH值6左右较适宜;遇碱性过强土壤会自下而上,逐渐叶
黄枯萎,甚至死亡。

三、生理上缺铁,叶绿素合成受影响,叶片会变小,呈黄白色。

四、一般能耐10℃以下低温,但因杜鹃根部入土浅细,离表土近,不能耐炎
热。

五、由于根系纤细,吸水供应能力均差,怕旱怕涝,要在空气湿度70%至90%时,才能生长良好。

六、浇水要恰如其分,如面湿底干,则根系受损,老叶早落;如积水烂根,则新叶白黄;花期缺水,花瓣软垂;展叶期缺水,则心叶卷曲,叶色变黄。

七、氮肥不足,叶薄无光,枝条短瘦,花少而小;缺磷肥,部分叶片呈红紫色且易落;缺钾肥,老叶灰绿,叶缘黄绿,叶片出现斑点,最终变成褐色,以至焦枯落叶。

八、肥料过浓过足,则造成反渗透现象,须根因失水而萎缩,叶尖、叶缘均失去光泽,逐步变焦脱落。

九、通风不良,空气闭塞,引起落叶。

十、怕雪袭霜冻,越冬以8℃左右为宜;如室温过高,不能休眠,生理活动未减退,继续大量消耗养分,则对翌年生长发育不利。

杜鹃的栽培及园林应用
我国有悠久的杜鹃栽培史,早在汉代就有人工栽培的记载。

唐代,杜鹃开始应用于私家园林,因其株形优美,花色艳丽,深受人们的喜爱。

杜鹃泛指杜鹃科杜鹃属(Rhododendron)植物,全世界约有960种,我国是杜鹃的发祥地和分布中心,约有542种,主要分布于西南、
云南、西藏、四川三省区的横断山脉一带。

杜鹃花性喜冷凉,忌烈日,生长温度为15℃至25℃,多数品种能耐零下8℃至12℃的低温。

园林栽培时宜布置于林下、沟谷旁,光线太强易造成叶片发黄、反卷、生长不良,光线不足则影响花芽分化与开花数量,土壤以偏酸性腐殖土为佳。

杜鹃喜多雨、多雾、高温的环境,忌水涝,栽植地要有一定坡度,积水容易造成烂根。

杜鹃根系较浅,多密集成团,移栽时切忌栽植过深,否则恢复期长,生长慢,数年后老根会逐渐腐烂,从表土层重新长出新根,形成“多层根”。

杜鹃花除苗期猝倒病外,无毁灭性病虫害,但褐斑病、象鼻虫的发生会严重影响杜鹃的观赏价值,应及时防治。

花期15至25天,从开花到结实成熟约需140天。

野生杜鹃以播种繁殖为主,扦插、嫁接繁殖虽然可以成活,但有较大难度,实生苗6至8年开始开花,40至60年是杜鹃生长旺期,其寿命可长达数百年。

野生杜鹃花多深居高山幽谷之中,因交通不便,鲜为人知,加之对环境要求较严,栽培难度较大,园林应用甚少。

目前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广为应用的多为杜鹃园艺品种,种类少而色彩单一,随着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千姿百态的野生杜鹃必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杜鹃花在园林布置上,可依据不同物种的生态习性,依山、就石、伴水大面积栽培,营造“自然古朴、清幽飘逸、曲径通幽”的园林氛围,构成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山水园林景观;可根据杜鹃花的形态与色彩差异,采用多种乔、灌木杜鹃混合种植,构成立面高低错落、平面层次分明的园林组群;可以效仿自然生长,将杜鹃花密植于山岗坡麓,形成杜鹃山、杜鹃岭、杜鹃谷等景观;有条件的公园还可以根据杜鹃分类系统布置,近缘种相邻布置,不同类群以园中小路分隔,不仅能营造特有的景观氛围,同时能让广大游人在参观中增长植物学知识。

在造景上,可根据杜鹃形态、习性艺术地搭配,植株矮小、枝叶繁茂、耐修剪的灌木状杜鹃可以列植路边、墙根或花坛草坪边缘,构成绿篱;常绿型大灌木杜鹃可组成树墙、花屏;体形高大、枝干挺拔、花多、叶亮、冠形浓密或造型独特的常绿杜鹃可孤植于草坪等开阔地带;主干细长、分枝稀少的杜鹃可数株丛植,结合园林修枝,形成树球、花丛;大面积造景则应以片植为主,配以色块组合,以多取胜,突出杜鹃造景主体。

为增添整体的观赏效果,杜鹃景区还可配置一些背景花木,如松、柏、桂花、茶花、槭树、梅花、紫薇、樱花等林下点缀蝴蝶花、白穗花、酢酱草、丝兰、蕨类及菊科植物,以形成立体景观。

15种花卉年宵养护全攻略(十一):高山杜鹃
出圃准备
高山杜鹃的自然花期是在3月份至5月份,如果想要高山杜鹃提前开花,首先要进行2至3个月的低温休眠处理,再逐步提高温室内温度至15℃以上,进行打破休眠处理,保证每天有足够的光照周期和光照强度,30天左右就会发现其花芽逐渐膨大。

待花苞透色后,花蕾的生长速度加快,这时必须要依靠控制温度来精确计算开花上市的时间。

运输技巧
高山杜鹃花蕾发育成熟后,花蒂节间非常脆弱,稍有不慎花蕾就可能折断,从而影响整株的观赏效果,
因此在运输前要将其包装好。

一般采用木箱包装,在花蕾发育完成还没有开始吐色之前,可以将整株高山杜鹃从底连盆一起装入专用塑料包装袋,紧密地平放在木箱内,层叠装满,使其搬动时不会在箱内晃动而受损伤;如果花蕾已经张开,露出颜色,则只能将其装入专用塑料包装袋内后,直立装入箱内,但要注意禁止木箱倒立。

包装及搬运时,要注意不要碰撞花蕾,以免损伤,并且注意保暖,不可将高山杜鹃从温暖
的地方突然移到很冷的地方,防止已经开始开放的花蕾受到冻害,运输过程中温度应保持在6℃以上。

卖场养护
高山杜鹃不宜直接摆放在温度较高的卖场里,而是应该放置在相对通风冷凉的环境中使其逐渐适应。

高山杜鹃最适宜的温度是15℃至25℃,如果卖场的温度偏高,会促使花朵早开,如果温度偏低就会延期开花,因此要根据市场需求用温度来调节开花的速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