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届高考二轮复习化学专题精品试卷 专题八 电化学基础 学生版(含答案)

2021届高考二轮复习化学专题精品试卷 专题八 电化学基础 学生版(含答案)

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负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Li-e−=Li+ C.该电池可用LiOH溶液作电解质 D.电池工作时,电路中每流过 1mol电子,正极增重 7g 4.深埋在潮湿土壤中的铁管道,在硫酸盐还原菌作用下,能被硫酸根腐蚀,其电化学腐蚀原理如图 示,下列与此原理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封 座位号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2021 届高考二轮复习化学专题精品试卷
命题方向
专题八 电化学基础
电化学是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应用和延伸,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内容。考查的主要知识点:原
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和判断、电解产物的判断、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对本
部分知识的考查仍以选择题为主,在非选择题中电化学知识可能与工业生产、环境保护、新科技、
2.化学电源中电极反应式书写的思维模板 (1)明确直接产物:根据负极氧化、正极还原,明确两极的直接产物。 (2)确定最终产物:根据介质环境和共存原则,找出参与的介质粒子,确定最终产物。 (3)配平:根据电荷守恒、原子守恒配平电极反应式。 注意:①H+在碱性环境中不存在;②O2−在水溶液中不存在,在酸性环境中结合 H+,生成 H2O, 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结合 H2O,生成 OH−;③若已知总反应式时,可先写出较易书写的一极的电极 反应式,然后在电子守恒的基础上,总反应式减去较易写出的一极的电极反应式,即得较难写出的 另一极的电极反应式。 二、电解原理及应用
一、原电池原理和化学电池 1.构建原电池模型,类比分析原电池工作原理
构建如图 Zn—Cu—H2SO4 原电池模型,通过类比模型,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如:化合价 的变化、得失电子情况等),能迅速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弄清楚外电路中电子的移动情况和内电 路中离子的移动情况,准确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式,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构建电解池模型,类比分析电解基本原理
构建如图电解 CuCl2 溶液模型,通过类比模型,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如:化合价的变化、 得失电子情况等),能迅速判断电解池的阴、阳极,弄清楚外电路中电子的移动情况和内电路中离子 的移动情况,准确判断离子的放电顺序并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解总反应式,掌握电解基本原理。
2− A.正极反应为:SO 4 +5H2O+8e−=HS−+9OH−
B.输送暖气的管道不易发生此类腐蚀
C.这种情况下,Fe腐蚀的最终产物为Fe2O3·xH2O D.管道上刷富锌油漆可以延缓管道的腐蚀
5.用惰性电极电解含 0.2mol CuSO4 的溶液一段时间后,阳极上生成标准状况下 4.48L气体,欲使电 解质溶液恢复电解前的状况,应加入( )
新能源知识相结合进行命题。
Ⅰ.客观题
(1)以新型化学电源为载体,考查电极反应式的正误判断及电子、离子的移动方向等。
(2)考查原电池在金属腐蚀与防护方面的应用。
Ⅱ.主观题
(1)考查电极反应式、电池反应式的书写。
(2)、pH 等的相关计算。
②电解池原理——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被保护的金属与电池负极相连,形成电解池,作 阴极。
2.可充电电池的反应规律 (1)可充电电池有充电和放电两个过程,放电时是原电池反应,充电时是电解池反应。 (2)放电时的负极反应和充电时的阴极反应、放电时的正极反应和充电时的阳极反应互为逆反 应。将负(正)极反应式变换方向并将电子移项即可得出阴(阳)极反应式。 (3)可充电电池充电时原负极必然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原来消耗的物质),即作阴极,连接电 源的负极;同理,原正极连接电源的正极,作阳极。简记为负连负,正连正。 3.“串联”类电池的解题流程
1.(双选)常压电化学法合成氨过程中用纳米Fe2O3 做催化剂,其电解装置如图所示:熔融NaOH-KOH 为电解液,Fe2O3 在发生反应时生成中间体F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惰性电极Ⅱ是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B.产生 2.24L O2 时,内电路转移的OH−数为 0.4NA C.惰性电极Ⅰ的电极反应为 D.电解过程中OH−向惰性电极Ⅱ的方向移动 2.下列关于各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中阴极处能产生使湿润淀粉—KI试纸变蓝的气体 B.②中待镀铁制品应与电源负极相连 C.③中电子由a极流向b极 D.④中的离子交换膜可以避免生成的Cl2 与NaOH溶液反应 3.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可用于商业化的新型锂金属电池,电池结构如图所示: 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2.“六点”突破电解应用题 (1)分清阴、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为阳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为阴极,两极的反应为“阳 氧阴还”。 (2)剖析离子移向,阳离子移向阴极,阴离子移向阳极。 (3)注意放电顺序。 (4)书写电极反应式,注意得失电子守恒。 (5)正确判断产物 ①阳极产物的判断首先看电极,如果是活性电极作阳极,则电极材料失电子,电极溶解(注意: 铁作阳极溶解生成 Fe2+,而不是 Fe3+);如果是惰性电极,则需看溶液中阴离子的失电子能力,阴离 子放电顺序为 S2−>I−>Br−>Cl−>OH−(水)>含氧酸根>F−。 ②阴极产物的判断直接根据阳离子的放电顺序进行判断:Ag+>Hg2+>Fe3+>Cu2+>H+>Pb2+ >Fe2+>Zn2+>H+(水)>Al3+>Mg2+>Na+。 (6)恢复原态措施 电解后有关电解质溶液恢复原态的问题应该用质量守恒法分析。一般是加入阳极产物和阴极 产物的化合物,但也有特殊情况,如用惰性电极电解 CuSO4 溶液,Cu2+完全放电之前,可加入 CuO 或 CuCO3 复原,而 Cu2+完全放电之后,应加入 Cu(OH)2 或 Cu2(OH)2CO3 复原。 三、电化学原理的综合判断 1.金属腐蚀原理及防护方法总结 (1)常见的电化学腐蚀有两类: ①形成原电池时,金属作负极,大多数是吸氧腐蚀; ②形成电解池时,金属作阳极。 (2)金属防腐的电化学方法: ①原电池原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与较活泼的金属相连,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被腐 蚀,被保护的金属作正极。 注意:此处是原电池,牺牲了负极保护了正极,但习惯上叫做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