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幻视: 单调的光,色, 人物,场面,恐怖性; 嗅幻觉: 难闻的气味,可因此拒食. 幻味: 尝到某种特殊怪味,可因此拒食. 幻触: 虫爬,针刺,电击等 ,部位明确. 内脏性幻觉: 能清楚描述自己躯体内部某一部位或某一脏器的 一种异常知觉体验,如肺在扇动. 按幻觉体验的来源分:真性幻觉,假性幻觉.
4.注意转移 5.注意狭窄 四.记忆及记忆障碍 定义:记忆为既往事物经验的重现. 记忆的基本过程: 识记:事物或经验在脑子里留下痕迹的过程. 保持:使这些痕迹免于消失的过程. 再认:现实刺激与以往痕迹的联系过程. 回忆:痕迹的重新活跃或复现.
常见的记忆障碍: 1.记忆增强 2.记忆减退:记忆的四个基本过程普遍减退. 3.遗忘:对既往感知的事物不能回忆. 4.错构:记忆的错误,并坚信不疑. 5.虚构:以想象的,未曾经历过的事件来填补 5. 自身经历的记忆缺损.
意识障碍包括意识清晰度降低,意识范围缩小 及意识内容的变化. 1.嗜睡 2.意识浑浊 3.昏睡 4.昏迷 5.朦胧状态 6.谵妄状态 7.梦样状态
十一.自知力障碍 自知力:患者对自己精神疾病的认识和判断能 力. 1.重精神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自知力缺失. 2.临床上将有无自知力,及自知力恢复的程度作 为判断病情轻重和疾病好转程度的重要指标. 3.自知力完整是精神病病情痊愈的重要指标之 一.
五.如何学好症状学 1.熟悉定义和概念,分析症状的可能起因和影 响因素. 2.掌握精神检查的技巧,确定症状是否存在. 3.了解症状的强度,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如何. 4.学会归纳 症状 ,得出症状群或综合征. 5.善于分析症状之间的关系.(原发,继发) 6.重视各种症状的鉴别.
第二节 常见精神症状
思维障碍也称联想过程障碍,较轻病状时为思维散漫, 病者讲话或写文章时,每句话文法结构尚通顺,但上下 句之间或上下文之间缺乏连贯性,因而整段讲话或文章 使人无法理解其中心内容.病状严重时加重思维破裂, 不仅句与句之间无联系,每个语句也不完整,好象语词 的杂拌或语句的堆积,紊乱得支离破碎,好象一个文盲 的人乱按打字机所打出来的文章. 有的可表现为思维中断,与人谈话时突然停顿片刻,再 接下讲时己转变了话题. 此外还有思维涌现,即脑子内不由自主地冒出一连串毫 无联系语句,有如泉水一般涌出,病者想压也压不住. 有时又觉似被别人施加外力把一些思想插入或挤入脑袋 中,是别人强加于自己的,这种感觉叫强制性思维.还 有的表现为思维贫乏,与他坐在一起,如果你不提出问 题就只有相对无言,对问话的回答也非常简单,多重复 单调地答"是"或"不是".另有些病者向你叙述事情 时仅讲了三言两语就认为表达了许多含意,认为别人已 详纫了解其要说的内容了,这称为病理性简述.
二.思维及思维障碍. (一)相关定义: 1.思维:是人类认识活动的最高形式.由感知 所获得的材料,经过大脑的联想,分析,比较, 综合,抽象和概括而形成概念,在概念的基础 上进行判断和推理,这个过程称为思维. 2.联想: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在回忆时以表象的 形式出现,一个表象与另一个表象联系,引起另 一个表象,这样的过程特征结合在 一起的过程,概括得出概念. 8.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反映, 是以词来标示的.每个概念都有它的内涵和外延. 9.判断和推理:判断是肯定或否定概念之间的 联系关系.判断的获得通常需要通过推理. 思维的特征: 目的性 连贯性 逻辑性 实践性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第一节 概述 一.症状学的定义: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 显行为如言谈,书写,表情,动作行为等表现出 来,称之为精神症状.研究精神症状及其产生机 制的学科称为精神障碍的症状学,又称精神病理 学. 二.如何确定精神症状的存在: 面谈 观察 对比分析 1.纵向比较 2.横向比较 3.结合其心理背景和处境分析判断.
. 五.智能和智能障碍 智能的定义 智能障碍的分类: 1.精神发育迟滞 2.痴呆 (1)全面性痴呆 (2)部分性痴呆 关于假性痴呆: 1.刚塞综合征(Ganser syndrome) 2.童样痴呆 3.抑郁性假性痴呆
六.定向力及其障碍 周围环境定向力 自我定向力 双重定向
2.超价观念 三.注意及注意障碍 注意的定义:个体的精神活动集中地指向一定 对象的过程. 主动注意:对既定目标的注意,与个人思想, 感情,兴趣和既往体验有关. 被动注意:由外界刺激被动引起的注意,无自 觉目标,不需任何努力就能实现. 常见的注意障碍: 1.注意增强 2.注意涣散 3.注意减退
三.精神症状的共同特点: 1.不受病人意识控制. 2.难以通过转移注意力令其消失. 3.与外界环境不相称. 4.可伴有痛苦体验. 5. 5.带来或轻或重的社会功能损害. 四.影响精神症状表现的因素: 1.个体因素:如性别,年龄,躯体状况,人格 特点等,可使症状不典型. 2.环境因素:个人生活经历,目前社会地位, 周围文化背景皆可影响病人的症状表现.
妄想的分类: 按起源分: (1)原发性妄想:突发,内容不可理解,与既 往经历,当前处境无关,亦非来源于其他异常心 理活动的病态信念. (2)继发性妄想:继发于其他病理心理基础上 的妄想,或继发于另一妄想基础上的妄想. 按妄想的结构分类: (1)系统性妄想:妄想内容前后相互联系, 结构严密,逻辑性较强的妄想. (2)非系统性妄想
(三)思维内容障碍 1.妄想 妄想的定义和特征: 定义 是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发生在意识清晰的 情况下,是病态推理和判断的结果. , 特征 ( 1)信念的内容与事实不符,但患者坚信不移. (2)妄想内容与患者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3)妄想具有个人特征,不同于集体共有的信念 (4)妄想内容受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影响.
八.意志障碍 意志的定义:指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并克服 困难用行动去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意向的定义:是人们在生活中产生的各种要求 的总称. 常见的意志障碍: 1.意志增强 2.意志减弱 3.意志缺乏 4.矛盾意向及犹豫不决 5.意向倒错 6.强迫意向
九.动作及行为障碍(精神运动性障碍) 简单的随意和不随意行动称为动作,有动机有 目的的复杂随意运动称行为. 1.精神运动性兴奋 (1)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 (2)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 2.精神运动性抑制 (1)木僵 (2)蜡样屈曲 (3)缄默症 违拗症 3.刻板动作 4.模仿动作 5.强迫动作 6.作态
一.感知觉及其障碍 (一)感觉的定义:客观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 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二)知觉的定义:客观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 感觉到的事物的各种属性在脑中进行综合,并结 合以往经验,在脑中形成的整体印象. (三)感觉障碍: 感觉过敏 感觉减退 内感性不适 感觉倒错
(四)知觉障碍: 1.错觉: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错听, 错视等. 2.幻觉:指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 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 幻觉的分类: 按涉及的感官分: 幻听:临床最常见,且有诊断意义的幻觉. 非言语性幻听:轰鸣声,水流声等. 言语性幻听(最多见):评论性,争论性,命 令性等.
. 按妄想的主要内容分类: (1)被害妄想 (2)关系妄想 (3)物理影响妄想及被控制妄想 (4)夸大妄想 4 (5)罪恶妄想 (6)嫉妒妄想 (7)疑病妄想 (8)钟情妄想 (9)思维被洞悉妄想(被洞悉感)
这些妄想可以单一或多种同时存在且互相影 响.例如有一青年搭公共汽车时旁边坐着两 位解放军,下车后在马路上行走前后都有摩 托车,则推想自已是个大人物,不然为什么 上街有解放军保护和有摩托车开路.在家听 到邻居在打扑克,传来断续的声音说:"枪 毙……糟了……出错啦……",又推想"他们 嫉妒我是个大人物,给我加上犯错误的罪名, 要拉我去枪毙了".这个病者同时存在夸大, 关系,被害三种妄想且互相关联及渗透.
常见精神症状综合征 在某些疾病过程中,有些症状或同时或先后 发生,这些症状聚合在一起,称为综合征. 1.幻觉妄想综合征 2.精神自动综合征:假性幻觉,被控制感,被 揭露感,强制性思维,影响妄想等. 3.情感综合征:三高 , 三低 4.紧张综合征:紧张性木僵,紧张性兴奋 5.遗忘综合征:虚构,记忆障碍,定向障碍.
七.情感和情感障碍 情感 情绪 心境 (一)情感性质的改变: 1.情感高涨 欣快 2.情感低落 3. 3.焦虑 :缺乏相应客观因素情况下,紧张恐惧, 坐立不安,心悸出汗等. 惊恐发作:急性焦虑发作. 4.恐惧
(二)情感稳定性的改变 1.情感不稳或情感脆弱:情感反应极易变化, 或因微小刺激产生情感波动. 2.情感淡漠: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 3.易激惹 (三)情感协调性的改变 1.情感倒错:情感表现与思维内容或处境不相 协调. 2.情感幼稚:情感反应如同小孩,缺乏理性控 制,无节制和遮掩,常见于癔症或痴呆患者.
按幻觉产生的条件分: 机能性幻觉:又称功能性幻觉,当某一感觉器 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的同时,出现涉及该器官的 幻觉,正常知觉与幻觉并存. 思维鸣响或思维回响 心因性幻觉:在强烈心理因素影响下出现,幻 觉内容与心理因素有密切联系.
(五)感知综合障碍: 指患者对客观事物能感知,但对事物的某些个 别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距离,空间等产生 错误的感知. 视物变形症 非真实感 窥镜症
病人对事物的思考和推理常缺乏逻辑性,对事物 的判断分析不符合现实规律,不符合一般情理, 却自认为很有道理.缺乏逻辑性的表现形式有语 词新作和病理象征性思维.病人创作一些图案, 符号,文字或动作,以表示他自己才能理解的概 念.如写"女男"表示结婚,举起弯曲的末指表 示欢迎. 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是因为病者把抽象的概念与具 体事物混淆不清.如一男青年经常保持双膝关节 不屈以表示坚强,坚强是抽象概念,双膝关节的 位置是具体事物,两者混为一谈.还有一中年工 人不准许女儿买黑毛线回家打毛衣,妥买只能买 红的,以表示他这家人走"红线"(革命路线)不 走"黑线".
幻觉.知觉与表象的区别 区别点 知觉 表象 真性幻觉 假性幻觉 1.当时有无相 应的客观刺激作 有 无 无 无 用于感官. 2.映象的清晰. 高 低 高 中 鲜明生动程度. 3.当事人是否 否 是 否 否 感到映象是自 己意志的产物. 4.映象来源有 有 无 有 无 无明确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