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供应链金融系统需求说明书

供应链金融系统需求说明书

供应链金融系统需求说明书目录目录1 项目概述 (3)1.1 项目目标 (3)1.2 项目主要实现功能和业务范围 (3)2 具体业务需求说明 (4)2.1 系统管理功能描述 (4)2.2 业务基础信息管理模块 (4)2.3 交易处理功能 (7)2.4 统计查询功能 (53)3 项目主要风险及应对措施 (53)3.1 业务风险 (53)3.1.1 信用风险及应对措施 (53)3.1.2 市场风险及应对措施 (54)3.1.3 操作风险及应对措施 (54)3.2 项目实施风险 (56)1概述1.1项目目标本项目的实施目标是:整合管理供应链金融业务相关的行内业务信息和第三方信息,并对上述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建立完善的业务操作控制流程,实现业务的全面操作流程管理,提高业务处理效率,降低操作成本,控制操作风险;构建全行供应链金融业务操作和管理平台,实现供应链金融业务操作和管理的信息化、支持我行创新业务的发展。

1.2主要功能和业务范围1.2.1主要实现的功能1、实现对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的统一管理,涵盖预付款类、存货类等典型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2、通过网银和银企直联等方式,建立与核心企业、借款企业、监管企业、第三方价格信息提供商的互联互通渠道,实现贸易合同登记、融资申请与发放、收款、赎放货、贷后管理等线下功能的线上化;3、整合信贷系统的额度管理功能,对供应链金融业务额度管控方式进行完善;4、实现对商品目录和商品价格信息的系统管理;5、建立融资、监管质押物信息、价格信息、贷后管理信息相联动的风险预警体系;6、实现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综合查询和报表统计功能。

1.2.2主要实现的业务范围纳入本次系统实施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品种如下:1、预付款类:先票(款)后、保兑仓;2、应收款类:应收账款质押、应收账款转让3、存货类:存货抵(质)押2具体业务需求说明2.1系统管理功能描述2.1.1机构管理:用于对使用系统的所有机构进行设置、维护。

系统结构设置包括总行、分行、经办行等类别,各类机构为逻辑意义上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受理、处理单位。

2.1.2用户/角色管理:根据业务需要,系统设置不同类型的用户,以便于对各类用户进行业务授权、增加、修改和删除处理,保证业务交易的安全、稳定运行。

系统用户可分为系统管理员、总行业务综合管理员、分行业务管理员、经办行业务操作人员、业务复核人员、经办行业务管理人员几类。

2.1.3权限管理:通过对用户权限管理,对每个用户处理业务种类、限额及岗位角色进行定义,形成与操作授权级别相对应的业务系统角色,体现岗位分工,控制操作风险。

2.1.4日志管理:日志管理负责集中记录系统运行和操作过程中发生的所有操作记录、修改记录和失败信息。

2.2业务基础信息管理模块2.2.1客户信息管理供应链金融业务流程中涉及到多方,包括核心厂商信息、借款企业信息、物流公司信息、监管企业信息等。

供应链金融系统需通过组合交易查询到信贷系统中的客户信息。

该管理模块对应系统功能应包括新建、修改、查询、删除等功能。

2.2.2额度管理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额度管理目前主要有两种管理方式:1、由信贷系统负责授信(包括、额度的申请、审批、批复和建立),供应链金融平台在业务的操作过程中通过接口进行管控(包括:查询、扣减、释放额度等相关操作),相关的接口由信贷系统根据需求负责提供。

2、以上所有工作全部由供应链金融平台负责完成。

(实现供应链金融额度管理子系统)额度分类在现有的额度分类基础上增加供应链金融授信额度大类,将供应链金融项下的所有业务品种额度统一归并到供应链金融授信额度。

图表供应链授信额度分类按额度类型分,供应链金融业务所涉及的额度可分为间接授信额度和直接授信额度两种:1、间接授信额度:是指银行不直接向客户提供授信服务,但其因可能承担某种责任而产生的客户额度和业务模式额度;2、直接授信额度:是指银行直接提供授信服务而产生的客户额度或业务模式额度。

2.2.2.1 额度管控原则额度检查:在额度使用时,系统逐级验证授信产品子额度是否超过上级额度,如果上级额度不够,系统提示“额度不够,交易不能通过”。

额度占用规则:合同占用+敞口管理、敞口占用两种方式中其中一种。

2.2.3合同管理:包括对授信额度、借款合同、担保合同和贸易合同的管理,以及银企三方或多方协议管理、银行与监管机构签订的监管协议的管理。

其中授信额度、借款合同、担保合同可从信贷系统进行获取。

2.2.4价值管理价值管理主要通过盯市管理、核价管理和跌价补偿等手段进行押品价值的跟踪和监控:盯市管理是指对每种在押货物进行价格维护,并通过它计算库存货物最低价值和自动盯市;核价管理是通过盯市管理,通过适时调整在押货物的价格,实时反映其价值并准确衡量风险敞口;跌价补偿是当在押货物价值下跌到一定程度时采取的风险补偿措施,系统可提供三种跌价补偿措施,包括只补充保证金、只补充货物、部分补偿保证金部分补偿货物。

2.2.5商品目录管理维护系统中可质押的产品信息,包括货物名称、分类、计价单位、产品单价。

2.2.6利率与汇率信息管理系统的利率和汇率信息在银行的核心或其它业务系统已经存在,可直接从其它系统获取。

2.2.7基本参数管理:参数管理包括国家/地区、币种、节假日、业务产品代码及业务管理所需的其它一些参数维护。

2.2.8存货管理:主要是对在押货物进行管理,包括发(放)货管理、赎货管理。

货物信息可以由用户在供应链金融业务系统中手工录入,或者由监管机构通过公司网银录入,在货物入库后在系统中与具体融资建立对用关系。

发(放)货管理是在借款企业发出提货申请后,操作人员或系统自动确认保证金到账,客户经理在系统中录入提货通知书并由机构负责人审批后,系统打印提货通知单。

赎货管理是通过还款保证金账户信息自动计算可以赎货的最大货物数量,并对赎货全过程进行监控的管理功能。

2.2.9库存管理:包括核库管理和移库管理。

核库管理是根据预先定制的业务规则,系统自动对操作人员发出核库提醒,操作人员通过核库管理功能发出核库通知并登记核库结果。

移库管理是经销商发起移库申请并经监管公司确认后,银行对移库申请进行审批确认,并在系统中维护相关信息。

2.2.10风险名单管理风险名单管理是指集中对存在风险的客户、监管企业、核心企业和分支行进行业务和(或)操作限制的系统功能。

2.3交易处理功能2.3.1预付款融资类预付款融资是银行为满足经销商向供应商(核心厂商)以预付方式采购的融资需求,依托供应商的信用,在对采购项下物流及资金流进行监控的前提下,对经销商提供的融资。

产品包括先票/款后货、保兑仓两种。

目标客户群:核心企业下游经销商,满足经销商以预付方式采购。

特点:1、核心企业、经销商(监管机构)和银行多方合作,银行控制提货权,核心企业(监管机构)受托保管货物并承担回购担保责任;2、解决经销商购货资金困难,加快销售周转速度;3、核心企业减少应收账款占用,提高资金效率。

2.3.1.1先票后货2.3.1.1.1协议管理2.3.1.1.1.1 协议录入本功能用于建立和维护我行、核心企业、借款企业签订的《三方协议》以及我行、借款企业、监管企业签订的《监管协议》。

相关协议合同对应关系规则如下:1、一个借款企业对一个核心企业对应多份三方协议;2、一份三方协议只能对应一份监管协议;2.3.1.1.1.2 协议维护该功能用于对已经录入的预付款协议进行管理和维护,包括对协议的修改、中止/恢复、终止等操作。

系统检查当协议下有未结案的业务时(额度余额小于额度金额),协议不可终止;当协议为“中止”状态时,该协议下不能发生新的放款申请。

当“中止”的协议恢复后,可继续进行协议下所有操作。

2.3.1.1.1.3 采购合同录入该功能用于录入预付款融资的下的采购合同信息。

采购合同录入时,在现有协议基础上添加录入采购合同。

2.3.1.1.1.4 采购合同维护该功能用于已录入的采购合同进行修改、删除。

该合同下未发生过放款才能删除。

2.3.1.1.2放款管理2.3.1.1.2.1 放款申请受理借款企业融资申请,并按规定流程进行审批。

系统联动客户额度信息判断是否符合各相关客户额度要求。

若符合交易通过,同时扣减客户额度余额。

若不符合系统提出错误并返回。

交易确认后系统会打印融资放款联系单。

2.3.1.1.2.2 放款确认(手动)待放款系统放款成功核心系统记账成功后,若接口接收、传送放款确认信息失败,供应链金融系统提供手动更新最终放款确认信息功能;2.3.1.1.2.3 放款确认(自动):供应链金融系统放款批次在核心系统成功记账后,日终批量回传供应链金融系统,供应链金融系统自动更新最终放款确认信息,将放款下相关要素进行确认更新,同时融资申请状态变更为“核心记账成功”,融资状态变更为“放款成功”。

该功能在系统后台实现。

2.3.1.1.2.4 收款确认放款确认以后,由客户经理在供应链金融系统或由核心企业在线上进行收款确认。

完成收款确认后,系统自动更新最晚发货日。

2.3.1.1.2.5 放款维护该模块的功能主要是对已受理的借款企业融资申请,可进行修改、删除和查看详细操作;2.3.1.1.3发货及入库管理2.3.1.1.3.1 发货申请核心企业收到借款企业融资款项并确认后,在按照借款企业融资款对应的订货计划发货前,核心企业线下提交发货通知书(明细)给我行,并由操作员在供应链金融系统系统中通过该功能录入并保存。

2.3.1.1.3.2 质物入库提供将监管企业提供的质物入库录入到供应链金融系统的功能。

前提:监管企业收到核心企业发货后,进行验货、入库后,向银行出具《质物监管确认书》;经办客户经理或分行操作平台操作员在供应链金融系统录入并保存流程:监管企业收到核心企业发货后,根据银行方提供的发货通知书货物信息(不一定有)进行验货、入库后,向银行出具《质物监管确认书》,经办客户经理或分行操作平台操作员在供应链金融系统录入并保存。

质物监管确认书中质物信息支持批量导入。

2.3.1.1.3.3 到期发货提醒对于某一放款批次,不论核心企业是否足额发货,系统都将在最晚发货期到期前 3 天(工作日)在首页进行提示,提醒操作人员核心企业最晚发货期即将到期,系统每日进行提示,在提醒期内,第二天的提醒信息将覆盖前一日的提醒信息;赎货期到期之后系统关闭该提醒,之后生成未足额发货责任通知给客户经理。

该提醒信息无须任何操作,点击后在页面消失。

在最晚发货期到期日之后,核心企业如未按照三方协议的约定期限发货,供应链金融系统自动生成未按时足额发货的预警信息,客户经理根据预警信息提示提示核心企业承担差额退款责任。

2.3.1.1.3.4 到期未发货处理对未足额发货预警信息进行处理。

包括如下功能:查询、生成未足额发货通知信息、打印通知书、差额退款确认、查看详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