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知识]
臣。
“臣”的本义是奴隶。
对国君来说,全国的人无论贵贱都是他的奴隶。
大臣则是大奴隶,小臣则是小奴隶,所以后来清朝的官吏在皇帝面前都自称奴才。
在古代,大小官员在国君面前都称“臣”,即“我”,含有谦称的意思,下级对上级也称臣。
上文荀息在晋文公面前一再说“臣……”,就是这个道理。
[文化常识]
寡人。
国君自称“寡人”也称“孤”。
“寡人”的本义是寡德之人,意为道德不高尚的人——这当然是客气话,是表谦之词。
所谓“孤”或“孤人”,是指孤立无援的人,这也是客气的自谦之词。
[思考与练习]
1.“加九鸡子于其上”中的“于”,意为;“复有危于此也”中的“于”,意为。
2.翻译:寡人之过乃至于是。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