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品管理制度
一、根据防病和免疫规划工作的需要,适时地做好计划、采购、发放工作。
二、专人负责生物制品的管理,建立出入库及使用登记簿,详细记载疫苗的名称、规格、生产企业、批号、批签发、失效期、进出数量、结余数量、到苗时间、发苗时间、经手人签名等。
三、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各种生物制品的贮存、运输条件和要求,生物制品应冷链运输,冷藏储存,避免阳光直射,按品名、批号、分类整齐摆放。
四、疫苗的领取和分发必须按计划进行,同时建立严格的审批、登记手续,以便查询。
疫苗出入有记录,做到帐、苗相符。
详细记录疫苗的名称、数量、生产厂家、批号、失效期、领发签名。
五、疫苗的分发必须遵循先到先用、后到后用、近期先用、远期后用、过期不用、带冰领苗的原则,避免疫苗过期失效,减少浪费。
六、严格按冷链管理制度贮存和运输,做好疫苗贮存和运输的温度记录,每天至少记录两次温度(上午和下午),两次间隔不少于6小时。
七、随时掌握各种生物制品的使用情况、反应、效果和剰余数量,做到统一调配,严防积压浪费。
八、所有生物制品必须分级管理、统一经营,即区卫生厅→区疾控机构→市疾控机构→县(市)疾控机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经营和越级采购。
九、定期清点疫苗及检查疫苗质量,如发现缺少或不足应及时汇报。
对过期、变质、破损、不合格疫苗严禁使用,做好损耗、过期疫苗的登记、处理工作,确保安全。
十、生物制品报废要严格填写报废登记表,写明原因,要有单位负责人签字确认。
(维2016年7月1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