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之林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酒精泄露(火灾)事故应急预案2016年07月06日发布 2016年07月00日实施青岛海之林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发布酒精泄露(火灾)事故应急预案一、基本特性1、标识中文名:乙醇;酒精英文名:Ethyl alcohol;Ethanol分子式:C2H6O分子量:46.07CAS号:64-17-5RTECS号:KQ6300000UN编号:1170危险货物编号:32061IMDG规则页码:32192、理化性质纯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易燃烧,具有酒的芳香气和刺激的辛辣味的一种液体。
酒精浓度随温度变化而不同,一般以15℃或20℃为标准。
比重:(d415)0.79360 (d420)0.78934沸点:78.325℃(760mmHg)熔点:-114.15℃燃点:392℃闪点:12.8℃凝固点:-130℃临界温度:243.1℃临界压力:62.96atm(6.38MPa)爆炸极限(空气中)下限3.3V/V%,上限19V/V%燃烧热:1365.5KJ/mol3、化学性质酒精不具酸性或碱性,对石蕊及酚酞呈中性。
易与水、醇类、乙醚、氯仿、笨、甘油等有机溶剂相混溶,能溶解各种金属盐,碳氢化合物,脂肪酸及其它有机化合物。
对各种气体的溶解能力比水大。
4、包装与储运危险性类别:第3.2类闪点易燃液体危险货物包装标志:7 包装类别:Ⅱ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
远离火种、热源。
仓温不宜超过30℃。
防止阳光直射。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
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
开关设在仓外。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桶装堆垛不可过大,应留墙距、顶距、柱距及必要的防火检查走道。
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
露天贮罐夏季要有降温措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灌装时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二、危害特点1、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建筑火险分级:甲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时发出紫色火焰。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能出现禁忌物:强氧化剂、酸类、酸酐、碱金属、胺类2、扩散性具有流动性、挥发性。
3、毒性及健康危害性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毒性:属低毒类健康危害:皮肤和眼睛接触会引起刺激灼伤,燃烧产生有毒或腐蚀性气体、蒸汽,会引起头昏,产生废水,引起污染。
人长期口服中毒剂量的乙醇,可见到肝、心肌脂肪浸润,慢性软脑膜炎和慢性胃炎。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先作用于大脑皮质,表现为兴奋,最后由于延髓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受到抑制和呼吸中枢麻痹是致死的主要原因。
急性中毒:表现分兴奋期、共济失调期、昏睡期,严重者深度昏迷。
血中乙醇浓度过高可致死。
慢性中毒:可引起头痛、头晕、易激动、乏力、震颤、恶心等,皮肤反复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
4、带电性三、应急预案要点1、遵循“疏散救人、划定区域、有序处置、确保安全”的原则;2、消除危险源,防止引发燃烧爆炸;3、严格控制进入现场人员,组织精干小组,采取稀释、抗溶性泡沫或砂土覆盖、开沟引流等措施,限制液体流散范围;4、充分利用半固定、固定设施和采取工艺处理措施;5、在上风安全区域建立指挥部,利用通讯、广播等手段,保障调度指挥;6、全面核查、彻底清理、消除隐患、做好移交。
四、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1、总指挥:2、副总指挥:3、通讯组:(1)即墨市安监局,电话:。
(2)当地公安机关联系(派出所电话:)(3)当地医疗机构联系(医院电话:)(4)消防大队联系,电话:119(5)利用广播、电话、对讲机等通讯信号方法召集通知有关人员。
(6)志愿消防队:办公室队长:队员:4、生活、物资、运输组,综合科负责,负责食品及饮用水供应,物资仓库提供抢险所需物资5、防护组:经警队甲班负责,组长为甲班班长。
程序与方法(1)进入危险区的人员实施二级防护,并采取水枪掩护;(2)凡在现场参与处置的人员,最低防护不得低于三级;(3)进入密闭空间必须先通风;(4)疏散人员出警戒区。
防护标准6、询情组:生产技术科负责。
程序与方法(1)询问被困人员;(2)询问容器储量、泄漏量、泄漏时间、部位、形式、扩散范围;(3)询问引发火灾的部位,燃起时间及火势情况;(4)询问周边单位、居民、地形、电源、火源等情况;(5)询问消防设施、工艺措施、到场人员、处置意见。
7、侦检组:经警队乙班负责,组长为乙班班长。
程序与方法(1)搜寻被困人员;(2)确定物质燃烧范围、蔓延方向、火势阶段、对邻近罐及周边威胁程度;(3)使用检测仪器测定爆炸性混合气体的浓度,并观察流散范围;(4)确认设施、建(构)筑物险性;(5)及时察看泄漏口的形状、大小、流速及主要流散方向;(6)确认着火罐(桶)受火势威胁程度及可能出现的险情;(7)确认消防设施运行情况;(8)确定攻防路线、阵地;(9)现场及周边污染情况。
8、戒组:经警队丙班负责。
组长为丙班班长。
程序与方法(1)根据询情、侦检情况设置警戒区域;(2)警戒区域划分为危险区、安全区,分别划分区域并设立标志,在安全区外视情设立隔离带;(3)合理设置出入口,严格控制各区域进出人员、车辆,并逐一登记。
9、救生、医疗救护、洗消组:应急分队一班负责,组长为一班班长。
程序与方法(1)组成救生小组,携带救生器材迅速进入危险区域;(2)采取正确救助方式,将所有遇险人员移至安全区域;(3)对营救人员和救出人员进行登记和标识;(4)将需要救治人员交由医疗急救部门救治。
医疗救护措施1)现场救护①将染毒者迅速撤离污染现场,到上风或侧风方向的空气无污染地区;②有条件时应进行呼吸道及全身防护,防止继续吸入染毒;③经口服入者,催吐,可用1%碳酸氢钠洗胃;④对于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采用心肺复苏措施并给予氧气;⑤立即脱去被污染者的服装,皮肤污染者,用流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冲洗;眼睛污染者用大量流动清水或2%碳酸氢钠彻底冲洗。
2)特效药物治疗:无3)对症治疗①使用镇静剂,忌用巴比妥类药物;②对昏迷者,可用盐酸纳洛酮催醒;③严重者行血液或腹膜透析;④其他对症处理措施。
洗消措施1)在安全区近危险区处设立洗消站;2)洗消的对象①轻度中毒的人员;②重度中毒人员在送医院治疗之前;③现场医务人员;④消防和其它抢险人员以及群众互救人员;⑤抢救及染毒器具。
3)洗消污水的排放必须经过环保部门的检测,以防造成次生灾害。
10、展开、冷却、排险、灭火:应急分队二班负责,酒精车间全体员工参加。
组长为应急分队二班班长。
程序与方法展开(1)启动或启用单位喷淋、泡沫等固定、半固定灭火设施;(2)占领水源、铺设干线、设置阵地、有序展开;(3)用砂土、水泥粉等及时围堵或导流,防止泄漏物向重要目标或危险源流散;(4)铺设水幕水带,设置水幕,稀释、降低泄漏物蒸气浓度。
冷却(1)立即出水冷却燃烧罐(桶)及其相邻的罐(桶);(2)冷却强度不小于计算强度;(3)对相邻罐(桶)重点冷却受火焰辐射的一面;(4)冷却要均匀、不间断;(5)冷却尽可能利用带架水枪、固定式喷雾水枪或摇控移动炮。
排险(1)外围灭火,向泄漏点、主火点进攻之前,必须用抗溶性泡沫将外围流淌火彻底扑灭。
(2)堵漏①根据现场泄漏情况,研究制定堵漏方案,并严格按照堵漏方案实施;②所有堵漏行动必须采取防爆措施,确保安全;③关闭前置阀门,切断泄漏源。
堵漏方法(3)输转①利用工艺措施倒罐;②转移较危险的桶体;③处理泄漏物防止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④收集泄漏物用非金属设备。
灭火因酒精闪点及相对密度比水轻,不能用直流水扑救,应先用抗溶泡沫、CO2、干粉,大火时用抗溶泡沫和喷雾水幕扑救效果好。
1)灭火条件①周围火点已彻底扑灭;②兵力、装备、灭火剂已准备就绪。
2)灭火方法①关阀断料法:关阀断料、熄灭火源。
②泡沫覆盖法:对罐(桶)火、流淌火喷射抗溶性泡沫进行覆盖。
③干粉切封法:用两支以上胶管干粉枪并排或交差形成密集干粉流,集中对准火焰根部喷射,待扑灭后立即用泡沫进行冷却覆盖。
11、清理、特别警示,程序与方法清理(1)少量残液,用炉渣、砂土、水泥粉吸附,回收填埋;(2)大量残液,用无火花盛器或防爆型吸泵回收,集中处理;(3)用直流水或蒸汽清扫现场内排空罐及低洼、沟渠等处,确保不留残液;(4)清点人员、车辆及器材;(5)撤除警戒,做好移交,安全撤离。
特别警示(1)进入现场正确选择行车路线、停车位置、作战阵地;(2)一切处置行动自始自终必须严防爆炸;(3)冷却时严禁向火焰喷射口射水,防止燃烧加剧;(4)严密监视液体流淌情况,防止火势扩大蔓延;(5)注意风向变化,适时调整部位;(6)慎重发布灾情和相关新闻.五、事故调查处理1、发生事故后,事故调查处理按事故大小程序进行调查处理。
2、事故调查处理,必须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处理。
(1)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
(2)事故责任不查明不放过。
(3)职工、业主未从中吸取教训不放过。
(4)安全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①事故调查必须查清事故原因,并提出事故处理的意见。
②一般事故,报即墨市安监局备案,重特大事故上报青岛市安监局,除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外,还要根据《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追究有关行政领导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