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卫星发射及回收基地的区位选择
一、卫星航天发射基地的区位因素和返回地的选择条件
1、发射基地
航天发射基地的建设区位
(1)纬度: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
(2)方向:向东发射,可获得较大的初始速度,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惯性,节省燃料;
(3)气象条件:阴天少,雷雨天气少,云少,云离地表高,风速小;
(4)地势平坦开阔,地质结构稳定
(5)国防条件:建于山区、沙漠地区;
其中影响卫星和飞船发射的最关键和最直接的因素是——气象因素
2、返回地点
①人烟稀少的地区
②地势开阔平坦的草原地区,水面少,便于发现目标和营救的地区或者在海洋上
③距离发射场、控制中心位置适中,有利于监控、抢救等工作展开
二、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因素:
(1)人烟稀少,有建立禁区的可能。
(2)地势平坦开阔,地质结构稳定,避开地层断裂带和地震区。
(3)良好的气象条件,晴天多,雷雨少,风速和湿度低。
影响卫星和飞船发射的最关键和最直接因素是——气象因素。
(4)良好的水质,主要用于发射台及相关设备的降温。
返回地的选择:为了便于搜救,返回地多选择在人烟稀少,地势开阔平坦的草原地区。
三、我国的四大大卫星发射基地
(1)酒泉:地处甘肃酒泉东北的戈壁滩边缘,被称为“戈壁之光”。
主要承担各种近地轨道卫星和科学试验卫星(飞船)的发射任务。
(2)西昌:地处四川西南部,被称为“彝海明珠”,是我国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理想“窗口”。
(3)太原:位于黄土高原,具有发射极地轨道卫星的良好地理条件,能满足多射向、多轨道、远射程的卫星发射要求。
(4)文昌航天发射中心(Wenchang Satellite Launch Center/WSLC):位于中国海南省文昌市附近,前身为中国发射亚轨道火箭的测试基地,后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在该地建设中国首个滨海发射基地。
建设工程于2009年9月14日正式开工。
该发射中心可以发射正在研制的长征五号系列火箭与长征七号运载火箭。
海南岛是中国陆地纬度最低、距离赤道最近的地区。
火箭发射场距离赤道越近、纬度越低,发射卫星时就可以尽可能利用惯性产生的离心现象,因此所需要的能耗较低,使用同样燃料可以达到的速度也更快。
据称,在海南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比在西昌发射火箭的运载能力可提高10%至15%,卫星寿命可延长2年以上。
同时,发射基地选在
海南,火箭可以通过水路运输,火箭的大小就不受铁轨的限制(长征二号系列由于受到铁路运输的限制,其组件的最大直径只能限制在3.5米)。
另外,从海南岛发射的火箭,其发射方向1000公里范围内是茫茫大海,因此坠落的残骸不易造成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