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药代动力学参数与抗癌药物个体化给药
药代动力学参数与抗癌药物个体化给药
→经皮给药
药物吸收----静脉注射
注射
快速滴注
起效时间 快
稍慢
最高浓度 -药物浓度 -滴注速度
-滴注速度
总剂量
特点 血药波动 维持峰浓度
恒速滴注 较慢 -滴注速度
血药浓度波 动小安全性较大
3. 药物分布
药物从血循到达作用、储存、代谢、排泄等部位
*脂溶度 *局部 pH 和药物离解度 *毛细血管通透性 *组织通透性 *转运蛋白量 *血流量和组织大小 *血浆蛋白和组织结合
4.生物转化
药物作为外源性物质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的改变,脂溶 性降低,极性增加,易排出体外
器官:肝脏,肠粘膜,肾活性代谢物 结合型衍生物
5.药物的排泄
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经机体的排泄或分泌器官排出体外的过 程
器官:肾脏,肺,胆汁,肠道,唾液腺,乳腺,汗腺 特点: ①被动转运 ②治疗价值---同时造成不良反应 ③排泄器官功能障碍均能引起排泄速率减慢,药物蓄积
◆代表给药剂量或体内的药物总量与血浆药
浓度相互关系得一个比例常数Vd=Dose/Css
④意义 ◆估算血容量及体液量 ◆反应药物分布的广度和药物与组织结合的程度 。 正常体液值:0.6L/kg 药物Vd为0.1~0.3L/kg,表明药物不易进入组织 药物Vd>0.6L/kg,表明有组织蓄积
◆代表药物透膜转运和分布到体内各部位的特 性。
半衰期有关,一般给药后4~5个半衰期到达 稳态
◆稳态的药-时曲线
◆稳态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稳态血药浓度:Css 最高稳态血药浓度:(Css)max 最低稳态血药浓度:(Css)min 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积累系数:R 负荷剂量:DL
⒈ 房室模型
概念:是药动学研究中按药物在体内转运速率差 异,以实验与理论计算结合设置的数学模型
分类: 开放性一室模型 开放性二室模型 无房室模型
一室模型VS二室模型
一室模型
二室模型
将整个机体看作一个房室 将机体划分为两个房室
(血流量多、血流速度快的
组织器官构成中央室,其余
构成周边室)
机体组织内药量
按t1/2长短将药物分为5类: 超短效(t1/2≦1h) 短效(t1/2 1~8h) 中效 (t1/2 4~8h) 长效(t1/2 8~24h) 超长效(t1/2>24h)
⒊ 表观分布容积(Vd ,L.kg-1 )
◆定义:假设药物均匀的分布于各种组织与 体液,且其浓度与血液种相同,在这种假想 条件下药物分布所需的容积。 ◆是个数学概念,并不代表具体的生理空间
→血浆蛋白结合
影响因素: *可逆性 *可饱和性 *DP不能通过细胞膜 *非特异性和竞争性
→血脑屏障
特点: *大分子、脂溶度低、DP不能通过 *有中枢作用的药物脂溶度一定高 *也有载体转运,如葡萄糖可通过 *可变:炎症时,通透性↑,大剂量青霉素有效
→胎盘屏障
特点: *胎毛细血管内皮对药物转运的选择性 *脂溶度、分子大小是主要影响因素 (<MW 600易通 过;>1000 不能) *母血pH = 7.44; 胎血pH=7.30。弱碱性药物在胎血 内易离解 *胎盘有代谢(如氧化)药物的功能 *转运方式和其它细胞相同:简单扩散 *大多数药物均能进入胎儿
作用:制定合理的临床给药方案;比较新药的生 物等效性的等。
药代动力学: 一门用时间函数来定量描述药物在
体内的吸收、 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过程及其规
律的学科。
一、药物的体内过程
生
吸
分
物
排
收
布
转
泄
化
⒈ 药物跨膜转运
2. 吸 收
① 概念:从给药部位进入全身循环 ② 分类:
→口服给药 (Oral ingestion)
*吸收部位主要在小肠 *停留时间长,经绒毛吸收面积大 *毛细血管壁孔道大,血流丰富 *PH5-8,对药物解离影响小
→静脉注射给药
→肌肉注射和皮下注射
*被动扩散+过滤,吸收快而全 *毛细血管壁孔半径40?,大多水溶性药可滤过
→ 呼吸道吸入给药
*气体和挥发性药物(全麻药)直接进入肺泡,吸 收迅速 *肺泡表面积大(100-200m2) *血流量大(肺毛细血管面积80 m2 )
坐标,绘出的曲线为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坐标轴和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之间所围成的 面积称为AUC。
②意义:许多抗癌药物的疗效和毒性都与
AUC有关
5. 稳态及稳态动力学参数 ◆定义:在恒定给药间隔时间重复给药,当一
个给药间隔内的摄入药量等于排出量时,血 药浓度达到稳态。
◆所有的药物到达稳态的时间只与药物本身的
除了蛋白结合率极高的药物,分布容积小的 药物排泄越快,体内存留时间短;分布容积大 的药物排泄越慢,在体内存留时间越长 ◆根据药物的分布容积调整剂量
D=Vd *C
◆对于抗癌药物特别是作用于实体瘤的药物, Vd大可能与其抗肿瘤药物的疗效有关。
⒋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 ①定义:以血浆药物浓度为纵坐标,时间为横
①肾排泄---肾小球滤过 ---肾小管分泌 ---肾小管重吸收
药物排泄滤=(1-FR)*(滤过率+分泌率)
②胆汁排泄----主动分泌过程
③肠道排泄
④其它途径排泄:唾液,乳汁,汗液和泪液
二、药代动力学参数
定义:由实验得到的时量曲线经数据处理可得到 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和消除各环节的参数
意义: ①定量描述药物的体内过程和给药后血药浓度的变 化规律 ②调节和控制血药浓度以达到期望的药物效应
抗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
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简介 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意义 抗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及其意义
一、药物的体内过程
吸收 转化
药物
分布
效应
排泄
---------药动学过程--------
药效学过程
ADME系统
指药物体内过程的吸收(Absorption)、分布 (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及排泄 (Excretion)。可概括为药物的转运和转化。
周边室的药物要返回中央室代
与血浆内药物分子
谢与排泄
瞬时取得平衡
⒉ 半衰期(t1/2) ◆定义:
生物半衰期:药物效应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血浆半衰期:是指药物得血浆浓度下降
一半所需的时间 消除半衰期:是指消除相时血浆药物浓
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
◆意义:
反映机体消除药物的能力与消除药物的快慢程度
与药物转运和转化关系行为,单次给药后,经过 5~6个t1/2 ,体内药物消除基本干净(消除 96.9%);每间隔一个t1/2用药1次,则给药5次后, 血药浓度达稳态血药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