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的结题报告篇一:英语课题结题报告上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题验收及优秀成果评比申请简表立项年度 XX 立项序号 23 成果类别学科 XX年8月《英语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与实践》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已启动。
这次课程改革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初中英语新大纲明确指出:“通过英语课程,发展学生积极主动思维能力,扩展他们的知识,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提高他们的生活经历,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修养,使他们能够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力求为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英语课程也明确提出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然而,我国中小学外语教育改革虽然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传统的教育模式仍然占据统治地位,具体表现在过分重视语法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能力的培养。
这种模式不仅造成了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磨灭学生自主热情和创新精神,而且极大地防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影响了英语人才的培养。
新世纪的教育应该“为发展而教育”。
教师不是要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已不满足于说教,强制性地多种练习和讲解。
他们需要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培养。
二、国内外研究概述法国十八世纪伟大的教育家卢梭从自然主义教育观点出发,要求教育适应教育者的成长和发育,提倡教育应“归于自然”,发展天性。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的建构知识的过程,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才能培养具备较好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才能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课堂教学达到发展性水平,学生成为独立的、自主的、高效的学习者,是教育研究的主题,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核心所在。
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研究表明,人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人在社会环境中不断养成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的过程。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怎样使英语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知识和能力协调发展的过程?怎样帮助学生自己把外在的教学目标转化成内在的学习目标,再进行新知识学习,形成和发展学习的能力,也就是说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陶行知)的教学理念,应成为每一位英语教师探索追求的永恒主题。
由于中小学对英语在实际教学中的脱节,我校部分学生对英语已产生了厌学情绪,分化比较严重。
那么,消除学生的这种情绪,使他们对英语产生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是一种途径。
由此,我校英语备课组经过认真分析我校学生的特点,决定从XX年3月起对如何培养初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和转变英语学习方式进行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及步骤1、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研究目标主要是研究如何合理科学地运用网络技术和资源来拓展师生英语学科方面的知识面;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我校特点的现代的英语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2、研究步骤从XX年3月开始,我校英语组成员共同研究制定了课题设计方案。
在此基础上,我们收集资料,学习一系列课堂教学的理论及专业杂志上有关课题研究的情况、成功经验,制定了实施方案。
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阶段(XX-3至XX-5)这一阶段具体做了以下工作:完成课题设计,确定课题组组织机构,做好开题前的准备工作。
(参见课题设计报告和课题的组织机构名单)XX年6月,完成了课题的申报工作。
同时调研各年级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并在学生中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同年10、11月份,组织教师进行网络技术的培训,做到每位老师都能运用网络技术和网络资源,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并能灵活运用课件。
这次培训全体老师一直反映很好,感觉自己实实在在地学到了很多信息技术知识和网络知识。
我们还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为进行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保障。
(2)实施研究(XX-9至XX-6)确定试点年级,展开一系列的研究活动。
(3)课题总结(XX-7至今)汇总各类资源,总结课题研究的成功和得失,写好结题报告和工作,为下一步的研究作好准备。
四﹑课题研究的具体实践1、过好语音拼读关,自主拼读单词。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对英汉、英英音素进行适当比较,注意字母与音素、字母与音标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观察、发现、联系、对比、总结、归纳的认知学习和迁徙学习能力。
如英汉相似音的比较y--/ i:/ , r--/ r /, w--/ w /, h--/ h /, g--/ g /等;英英相混的音比较 / i /--/ i :/; / v /--/ w /等;字母与音标之间的联系p--/ p /, f--/ f /, h--/ h /等。
在简单讲述了音节观念后,在单词教学中经常让学生练习拆分音节,用辅音语音的知识来拆分音节就是一个好办法,例如watermelon,学生根据/w/ /t/ /m/ /l/很容易地将其拆分成四部分,即wa、ter、me、lon,这样逐一来记就简单得多了。
还可以要求学生逐步掌握字母或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读音规则,把符合相同读音规则的单词组合在一起,让学生集中学习,以学生根据音标的读音规则自行拼读为主,老师纠音为辅,培养学生以拼读单词为基础的语言自学能力。
2、强化单词记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单词的能力。
学生学习一个新词汇时,往往想知道一些其它与其相关联的词,这给词汇的扩展提供了自然的良机。
我们采用了以下几种词汇扩展的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将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密切结合起来。
如:利用拼读规则学生知道了ar读[a:]的规则后,可帮助记忆arm, art, part, party, dark等词。
利用构词法知识来记忆单词也不失一种好方法。
(1)利用同根词。
如教过use后,经过构词分析,学生就可以推测出useful, useless, user的词义来。
教师就可以说:"useful" comes from "use". It means "of use". "Useful" comes from "use", too. It means "of no use"or "not useful".(2)利用分析前缀的方法。
如教retell, rewrite,学生已掌握了tell, write,要向他们解释前缀re-的含义是"again"的意思。
在此基础上学生就能推测出retell, rewrite的意思来。
教师就可以说"Retell" comes from "tell". "Retell" means "to tell again."(3)利用分析后缀的方法。
如在学生已学过China, Japan 的基础上,指出后缀-ese的含义,学生就很容易推测出Chinese, Japanese的意思来。
(4)利用分析合成词的方法。
如在学生学过wait与room 的基础上,就很自然推测出waiting-room, reading -room 的含义来。
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我们在教学中还采用了适当集中教学词汇的方法,自制词汇卡、突破单词关。
将单词按词类写到每张小卡片上,如名词、形容词、动词、代词、同义词、同音词等,再让学生将其进一步分类,了解单词的意思及作用。
如名词又分为文具、衣着、交通工具、人物、动物、食物、颜色、自然景物等,让他们在拼拼选选中熟习单词,以较快的速度灵活使用某一类词汇。
如“骑车上学”go to school by bike,其中的bike就可用其它交通工具名词代替。
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有所创新,培养其创造能力。
让学生感受到某一个词可以换成同类的任意其它词,就可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象滚雪球一样增长知识,扩大词汇量。
利用以上教词汇的艺术,可以克服过去词汇教学中的孤立教词汇,讲得过多,消化不良;接触少,重现率低,吸收少;主次不分,平均用力,负担过重;系统性不强,边学习边遗忘的缺陷。
相反,能够贯彻质量并重,逐层加深,立足于词汇系统之上,着眼于词汇教学之外,集中分散,交替互补的原则和方法。
同时还能使词汇的意义和用法的教学、词汇的读音和拼写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篇二:英语结题报告《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目前绝大多数学生的阅读能力差,阅读速度慢,错误率高。
在平时的测试及练习中,与“词汇”“语法”项目相比,“阅读理解”也明显薄弱。
而从最近几年的各种大型考试中,阅读理解所占的总分比例可以看出,阅读理解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卷面的分数。
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在英语教学中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把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作为我们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
二、课题的涵义阅读是人的言语活动及其复杂的形式。
阅读的过程是人的大脑接受和处理文字信息的过程。
经过大量的强化训练,大脑接受该种文字信息的能力增强,处理单位文字信息所用的时间缩短,表现为阅读能力提高。
因此,阅读能力是在长期大量的各类阅读实践中逐渐培养起来的。
三、课题投放的主要措施(一)影响阅读能力的成因分析1、词汇量小,词汇掌握程度不够阅读活动的第一步是认读字词,领会字词的意思。
国外学校把发展词语作为阅读教学中的重点。
而我们学生在阅读时常抱怨文章生词多,读不懂。
有时候文章的生词虽然没几个,但是有旧词新意的情况,还有不懂的短语。
因此,要想提高阅读能力首先应解决单词短语问题。
2、语法基础薄弱有了一定的词汇量只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
有时学生遇到较长的语句就不能很好的理解,这是因为有语法障碍。
懂得句子的构成对阅读很重要。
另外由于概念不清或不能把握语言的语气,因此也造成阅读困难。
所以语法基础的薄弱也是影响阅读能力的因素。
3、英语背景知识少中英文两种语言,由于在文化方面的差异大,如果一个人所掌握的背景知识不够,那读到有关历史、地理、政治、文化、风俗等方面的文章就会遇到问题。
因此了解一些文化背景是很重要的。
(二)提高阅读能力的具体措施1、从课堂教学入手,注重词汇教学以及对学生词汇记忆的督促在教学单词是,根据四会词汇量的多与少,先把每单元分成一部分或两部分,将四会生词拿出一节或两节课讲解,经过大量的语句操练,使学生在语句中去体会生词的不同含义。
在句子中记生词以及与它相关的一些短语,这样比孤零零的学习要容易得多,也有趣得多,学生记忆也更为深刻。
有时适当增加一些旧词新意,这样既学了生词又增强了语感,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