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流体的运动
1 2 P − P = ρv = ρ′gh 1 2 2
图2-7 皮托管
由上式可得
v=
2ρ′ gh
ρ
3、流量计 、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在变截面的水平管的 下方,装有U形管 内装水银, 形管, 下方,装有 形管,内装水银,测量 水平管内的流速时, 水平管内的流速时,可将流量计串联 于管道中,根据水银面的高度差, 于管道中,根据水银面的高度差,即 可求出流量或流速。 可求出流量或流速。
ρ1S1v1∆t = ρ2S2v2∆t ρ1S1v1 = ρ2S2v2
ρSv = 常 量
如果是不可压缩的流体, 如果是不可压缩的流体,即有 不可压缩的流体
质量流量守恒定律
ρ1 = ρ2
体积流量守恒定律 体积流量守恒定律
S1v1 = S2v2
Sv = 常量
二、伯努力方程
1、伯努力方程的推导 、 利用功能原理来进行推导 截取一段流体XY作研究对象 截取一段流体 作研究对象 各物理量见图所示,经过∆ 时间 各物理量见图所示,经过∆t时间 变为X'和Y' 变为 和 F1=P1S1 F2=P2S2
1 2 1 2 P + ρv1 + ρgh1 = P + ρv2 + ρgh2 1 2 2 2
1 P + ρv2 + ρgh = 常量 2
伯努力方程
2、说明: 、说明:
(1)成立条件:理想流体在流管中作稳定流动 )成立条件: (2)各项分别代表该点压强、单位体积内的重力势能、动能 )各项分别代表该点压强、单位体积内的重力势能、 (3)方程中三项都具有压强的量纲,注意各物理量的单位 )方程中三项都具有压强的量纲, 流体运动中的] (4)伯努利方程也叫能量守恒方程 流体运动中的 )伯努利方程也叫能量守恒方程[流体运动中的 (5)第一、二 项是与速度无关称为静压,第三项与速度有 )第一、 项是与速度无关称为静压, 关称为动压 (6)水平管:当h1=h2,有: )水平管:
1 2 P + ρv = 常量 2
即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即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设有流量为0.12m3 s-1 的水流过一管子,A点的压强为 的水流过一管子, 点的压强为 例2-1 设有流量为 2×105Pa,A点的截面积为 × 点的截面积为 点的截面积为60cm2,B , 点的截面积为100cm2,B点的截面积为 点的截面积为 点比A点高 m。假设水的内摩察力可以忽略不计,求A、B点 点比 点高2 。假设水的内摩察力可以忽略不计, 、 点 点高 的流速和B点压强。 的流速和 点压强。 点压强 解:根据连续性方程有
1 1 2 2 ∆E = E2 − E1 = ( mv2 + mgh2 ) − ( mv1 + mgh ) 1 2 2
由功能原理有: 功能原理有
W=∆E ∆
1 1 2 2 P∆V − P ∆V = ( mv2 + mgh2 ) − ( mv1 + mgh ) 1 2 1 2 2
最后整理得: 最后整理得:
第二章 流体的运动
流体:包括气体、 流体:包括气体、液体 流体的基本特征:流动性, 流体的基本特征:流动性,无固定形状 流体运动的学科称为流体动力学 流体运动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质点、 质点、匀速直线运动 牛顿定律 ?理想流体、稳定流动 理想流体、 连续性方程、 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
??实际流体 ??实际流体 可压缩, 而改变。 可压缩,体积随压强不同 而改变。液体的体 积变化小,气体的体积变化大。 积变化小,气体的体积变化大。 都有粘性,很多流体的粘性小, 都有粘性,很多流体的粘性小,在小范 围流动时,粘性造成的影响可以忽略。 围流动时,粘性造成的影响可以忽略。 粘性、雷诺数、粘性流体的运动规律 粘性、雷诺数、
1 P + ρv2 = P c d 2
由上式求得的速度就是管中各点的流速,对于该装置只求出 、 由上式求得的速度就是管中各点的流速,对于该装置只求出c、 d两点的高度差,即可求得流速 两点的高度差, 两点的高度差
图2-7是一种皮托管的简单装置 是一种皮托管的简单装置 测量时放在待测流速的流体中, 测量时放在待测流速的流体中,2 处流速为零,形成滞流区, 孔的 处流速为零,形成滞流区,1孔的 孔面平行于流线, 孔面平行于流线,流速不为零 两处的压强差可从U形管中液面的 两处的压强差可从 形管中液面的 高度差测得, 高度差测得,即
图2-8 文特利管
粗、细两处各物理量见图所示,根据伯努力方程有 细两处各物理量见图所示,
1 2 1 2 P + ρv1 = P + ρv2 1 2 2 2
由连续性方程有 由图可知
S1v1 = S 2 v2
2(ρ′ − ρ)gh ρ(S12 − S22 )
P − P = (ρ′ − ρ)gh 1 2
Q = S1v1 = S2v2 = S1S2
Q = S ′v = S ′ 2 gh
一开口水槽中的水深为H,如图例2-2所示 在水面下h 所示。 例2-2 一开口水槽中的水深为 ,如图例 所示。在水面下 深处开一小孔。问:(1)射出的水流在地板上的射程S是多 深处开一小孔。 :( )射出的水流在地板上的射程 是多 大?(2)在水槽的其他深度处,能否再开一小孔,其射出的 ( )在水槽的其他深度处,能否再开一小孔, 水流有相同的射程?( ?(3)小孔开在水面下的深度h多大时 多大时, 水流有相同的射程?( )小孔开在水面下的深度 多大时, 射程最远?射程多长? 射程最远?射程多长? 解:(1) :( )
m = ρ1(v1∆t)S1 = ρ1S1v1∆t 1
经过∆ 时间 通过截面S 时间, 经过∆t时间,通过截面 2流出流管质量为
m2 = ρ2 (v2∆t)S2 = ρ2S2v2∆t
根据质量守恒原则及稳定流动的特点有m 根据质量守恒原则及稳定流动的特点有 1=m2,即 质量守恒原则及稳定流动的特点有
2、稳定流动 、 流线上任一点速度大小、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即流线的形 流线上任一点速度大小、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 状保持不变 流线即流体质元的运动轨迹 3、性质 、 (1)流线不能相交 ) (2)在某一流管内,外面流线不能流进来,里面流线不能流 )在某一流管内,外面流线不能流进来, 出去
2-2 连续性方程 伯努利方程
1、流线和流管 流线和流管
流线: 与电力线和磁力线相似,假想线) 流线: (与电力线和磁力线相似,假想线) 流速方向: 流速方向:流线上的切线方向 大小:与流线疏密有关, 大小:与流线疏密有关,如A、B、C 、 、 流管:在流体中作一微小的闭合曲线, 流管:在流体中作一微小的闭合曲线,通过其上各点的流线所 围成的细管
2-1 理想流体 稳定流动
一、理想流体 理想流体:绝对不可压缩、 理想流体:绝对不可压缩、完全没有粘滞性
二、稳定流动
研究流体运动的方法 ? 有两种 研究流体运动的方法[?]有两种 方法
拉格朗日法: 拉格朗日法: 将流体分成许多无穷小的流体质元, 将流体分成许多无穷小的流体质元,跟踪并研究每一个 流体质元的运动情况,求出它们各自的运动轨迹和流动速度。 流体质元的运动情况,求出它们各自的运动轨迹和流动速度。 这实际上是沿用质点动力学的方法来讨论流体的运动。 这实际上是沿用质点动力学的方法来讨论流体的运动。 欧拉法: 欧拉法: 把注意力集中到各空间点, 把注意力集中到各空间点,观察流体质元经过每个空间 点的流速、压强、密度等物理量, 点的流速、压强、密度等物理量,寻求它的空间分布随时 间的演化规律。 间的演化规律。 在流动过程中的任一瞬时, 在流动过程中的任一瞬时,流体在所占据的空间每一 点都具有一定的流速v(x、 、 、 , 点都具有一定的流速 、y、z、t), ,这个空2-3 伯努利方程的应用
一、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 2 P + ρv = 常量 2 即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即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水平管中作稳定流动时
1、空吸作用 、
A处和 处的横截面积远大于 处的横截面 处和C处的横截面积远大于 处和 处的横截面积远大于B处的横截面 处加一个外力使管中流体由A向 积。在A处加一个外力使管中流体由 向B 处流 处加一个外力使管中流体由 动。B处的流速必远大于 处和C处的流速,B 处的流速必远大于A处和 处的流速, 处的流速必远大于 处和 处的流速 处的压强小。若增加流管中流体的流速, 处的压强小。若增加流管中流体的流速,可以 处的流速增到很大,而使B处的压强很小 处的压强很小, 使B 处的流速增到很大,而使 处的压强很小, 于是D容器中的流体因受大气压强的作用被压缩 于是 容器中的流体因受大气压强的作用被压缩 到B处,而被水平管中的流体带走。这种作用叫 处 而被水平管中的流体带走。 空吸作用。 空吸作用。
图2-5 空吸作用
2、流速计(皮托管) 、流速计(皮托管
图2-6
流速计原理
分析:皮托管是粗细均匀的水平管, 是一根直管 是一根直管, 是一根直 分析:皮托管是粗细均匀的水平管,a是一根直管,b是一根直 角弯管,直管下端的管口截面与流线平行( 处),弯管下端的 角弯管,直管下端的管口截面与流线平行(c处),弯管下端的 管口截面与流线垂直( 处),在 处形成速度为零的滞流区 滞流区。 管口截面与流线垂直(d处),在d处形成速度为零的滞流区。 比较图c、 两处的压强可得 比较图 、d两处的压强可得
图2-9 小孔流速
对于任一流线, 对于任一流线,由伯努利方程得
p 0 + ρgh = p 0 + 1 2 ρv 2
由上式得
v = 2 gh
结果表明,小孔处流速和物体自高度 处自由下落得到的速 结果表明,小孔处流速和物体自高度h处自由下落得到的速 度是相同的。这一关系是意大利物理学理学家、 度是相同的。这一关系是意大利物理学理学家、数学家托里 斥利( 首先发现的, 斥利((E.Torricelli)首先发现的,又称为托里斥利定理。它 首先发现的 又称为托里斥利定理。 反映了压强不变时,理想流体稳定流动过程中, 反映了压强不变时,理想流体稳定流动过程中,流体重力势 能与动能之间的转换关系。 能与动能之间的转换关系。 实际上水柱自小孔流出时截面有所收缩,用有效截面 代 实际上水柱自小孔流出时截面有所收缩,用有效截面S'代 替S,则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