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模拟试卷三当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都同时增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品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为( )✌.正 .负 . . 所有下列因素中除哪一种以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 )✌ 购买者(消费者)收入变化 商品价格下降 其它有关商品价格下降 消费者偏好变化某消费者需求曲线上的各点( )✌.表示该消费者的效用最大点 .不表示效用最大点.有可能表示效用最大点 .以上说法都不对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 .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不同 效用水平不同,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不相同 .效用水平相同,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相同 恩格尔曲线是从下列哪条曲线中导出的( )✌ 价格 消费曲线 收入 消费曲线 无差异曲线 需求曲线 完全垄断厂商达到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 ☹ . . ☹✌ .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是( )✌.连续等量地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 .生产技术既定不变.按比例同时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和正常商品的价格上升 则(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 由企业购买或雇佣任何生产要素所发生的成本是指( )、单项选择题(请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把正确答案的标号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 分,共 分)✌.显成本 .隐成本 .固定成本 .可变成本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种说法是( )✌ 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 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一定也减少 随着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将趋于下降,其中边际产量的下降一定先于平均产量 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 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 )✌ 实际所得 主观感受 没有购买的部分 消费剩余部分 如果边际技术替代率 ❆☹大于劳动与资本的价格之比,为使成本最小,该厂商应该( )✌ 同时增加资本和劳动 同时减少资本和劳动 减少资本,增加劳动 增加资本,减少劳动 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的划分取决于( )✌ 时间长短 可否调整产量 可否调整产品价格 可否调整生产规模 如果随着产量的增加☹✌曲线下降,这是由于( )✌ 规模经济 规模不经济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 上述都不对 在从原点出发的直线(射线)与❆曲线的切点上,✌( )✌ 是最小 等于 等于✌✞✌☞ 上述都正确 在垄断竞争中( )✌ 只有为数很少几个厂商生产有差异的产品 有许多厂商生产同质产品 只有为数很少几个厂商生产同质产品 有许多厂商生产有差异的产品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 )✌ ✌; ; ; ✌ 在一般情况下,企业得到的价格若低于以下哪种成本就停止营业( )✌ 平均成本 边际成本 平均不变成本 平均可变成本 如果在需求曲线上有一点,☜♎ , 元,则 为( )✌ 元 元 元 元 假定某垄断厂商在两个分割的市场上出售同种产品,如果✌市场的价格高于 市场的价格,则( )✌ ✌市场的需求弹性大于 市场的需求弹性 ✌市场的需求弹性小于 市场的需求弹性 两个市场的需求弹性相等 以上都正确在成本不变的完全竞争行业中,长期中需求的增加会导致市场价格( )✌ 提高 不变 降低 先增后减 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型(斯威齐模型)是( )✌ 假定一个厂商提高价格,其它厂商就一定跟着提高价格 说明为什么每个厂商要保持现有价格,而不管别的厂商如何行动 说明为什么均衡价格是刚性的(即厂商不肯轻易变动价格),而不是说明价格如何决定 假定每个厂商认为其需求曲线在价格下降时比上升时更有弹性企业对生产中所需的一种生产要素的需求叫做( )✌ 引致需求 最终需求 产品需求 以上都正确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 )✌. 是随产量增加而递减的 . 是随要素增加而递减的. 和 都是递减的 .以上都不是 假定一个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雇佣劳动,如果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大于工资,企业将( )✌ 提高工资率 增加雇佣的劳动量 降低工资率 减少雇佣的劳动量 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 )✌ 消费者获得相同满足的轨迹 社会可能生产的商品的最大组合 商品的边际转换率递减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增如果对于消费者甲来说,以商品✠替代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 ;对于消费者乙来说,以商品✠替代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 ,那么有可能发生下述哪种情况( )✌ 乙用✠向甲交换✡ 乙用✡向甲交换✠ 甲和乙不会交换商品 以上均不正确生产契约曲线上的点表示( )✌.获得了最大利润 .支出了最小成本 .通过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提高了总产量 .以上都对拥有✞曲线的厂商是( )✌ 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中的厂商 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中的厂商 非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中的厂商 .非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中的厂商 在下列四种商品中,可以采用“薄利多销”的方法通过降价来增加总收益的商品是( ) ✌ 化妆品 面粉 药品 大米 ❽人们的收入差距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❾的命题属于实证经济学问题。
( )二、判断正误(在正确的题后打“√”,在错误的题后打“×”。
每小题 分,共 分) 洛伦兹曲线的弯曲程度越大,基尼系数就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
( ) 对于同一个消费者来说,同样数量的商品总是提供等量的效用。
( ) 某种物品越易被替代,其需求越缺乏弹性。
( ) 不管是长期还是短期,垄断的经济利润肯定是正的。
( ) 某方案的机会成本是指决策者为采取该方案而放弃的任何其他方案的利益。
( ) 如果某产品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则可判定它必为正常品。
( ) 由于两个罪犯只打算合伙犯罪一次,所以被捕后才出现了不合作的问题即囚犯困境,所以如果他们打算重复合伙多次,比如说 次,那么对策论预测他们将采取彼此合作的态度,即谁都不招供。
( )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单个消费者和单个厂商无力影响市场价格,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被动地接受既定的市场价格,因而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是固定不变的。
( ) 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实际产量之间的关系。
( ) 生产者剩余: 理性人: 帕累托改进: 占优策略: 预算线: 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存在着这么一种经济现象:在丰收的年份,农民的收入却反而减少了。
这种现象在我国民间被形象地概括为“谷贱伤农”。
请用供求定理和需求弹性理论加以说明。
(作图说明) 已知某垄断厂商利用一个工厂生产一种产品,其产品在两个分割的市场上出售,他的成本函数为❆=✈ + ✈,两个市场的需求函数分别为✈ = - ,✈ = - 。
求:( )当该厂商实行三级价格歧视时,他追求利润最大化前提下的两市场各自的销售量、价格,以及厂商的总利润。
( )当该厂商在两个市场上实行统一的价格时,他追求利润最大化前提下的销售量、价格,以及厂商的总利润。
( )比较( )和( )的结果。
试比较不同市场组织的经济效益。
经济学基础模拟试卷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分,共 分)— : ✌ — ✌ ✌ — ✌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分,共 分)四、简答题☎ 分✆五、计算题(要求写出相关计算公式及必要步骤,只写答案不得分。
分)六、论述题( 分)— — ✌ — ✌ ✌二、判断题☎每小题 分,共 分✆— : × √ × × × — × × × × ×三、解释下列经济范畴(每小题 分,共 分) 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
☎ 分✆ 理性人也称“经济人”,或者“合乎理性的人”,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假设条件,是对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的抽象。
( 分)这个被抽象出来的基本特征就是: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
☎分✆也可以说,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已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帕累托改进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 而没有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 则认为这种资源配置状态的变化是“好”的 ☎分✆这种以帕累托标准来衡量为“好”的状态改变称为帕累托改进。
☎分✆ 占优策略无论其他参与者采取什么策略 某参与者的惟一的最优策略就是他的占优策略 ☎ 分✆ 预算线:预算线又称为预算约束线、消费可能线和价格线。
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 分✆四﹑简答题☎ 分✆ 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存在着这么一种经济现象:在丰收的年份,农民的收入却反而减少了。
这种现象在我国民间被形象地概括为“谷贱伤农”。
请用供求定理和需求弹性理论加以说明。
(作图说明)答:☎ ✆供求定理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 分✆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 分✆☎✆丰收的年份即意味着粮食的供给增加 在粮食的需求没有变化的情况下 粮食的价格将下跌。
☎ 分✆如图所示 粮食丰收使供给曲线由 向右平移至 ,均衡点由☜ 移动到☜ 价格从 下降到 。
☎分✆☎ ✆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商品需求量对其自身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用☜♎表示。
根据价格弹性理论,如果☜♎> ,即富有弹性,此时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很大。
在一定条件下降低价格可以增加厂商的收入。
如果☜♎< ,即缺乏弹性,此时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