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影视创意及剧本写作
• 联想和想象都是人的思维活动。 • 联想是一种不自觉的心理行为,是一种由 此及彼的简单想象,杂乱而没有目的性。 想象是一种更加自觉的心理行为,是对原 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 程,是一种思维创造,比较有条理和目的 性。
联想的方式
• 近似联想 • 对比联想 • 因果联想
想象的手段
• 组接:头脑中几个表象的组合连接,或者几个故 事的组接。(花+蝴蝶、《潘神的迷宫》) • 化合:不同的形象融合成一个新的形象,可以对 人、事、景、物进行再创造。 • 反对:逆向思维的方式。(《警察与赞美诗》, 人物、情节设定的反转) • 夸张:对生活原型或固有表象的本质特征进行有 意的放大,因而产生更强的艺术效果。(周星驰 电影、严监生) • 变形:极端的夸张,脱离了现实的艺术想象。 (神鬼魔怪、怪诞剧、科幻片、魔幻片等)
(一)影视剧本的作用与文体定位
1、影视剧本的作用 影视剧本是影视剧作家用文字表述和描绘未来 影视作品内容的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是影视剧作 者按照对生活的体验、理解和评价,运用影视思维 所进行的影视文本创作的成果,它包含主题深化、 人物塑造、情节结构设计等多方面内容。 一部影视作品的创作,是从影视剧本开始的, 影视剧本的创作水平决定了未来影视作品的思想深 度和艺术造诣高下。 “导演可能用一部很好的剧本拍出一部很糟糕 的影片,但他绝不可能用一部很糟糕的剧本拍出一 部很好的影片。”——吉甘《论导演剧本》
(二)主题的确立
• 影视剧本主题的来源分类 外来主题和内发主题 外来主题:剧本来源于小说改编、真人真 事、灾难事件、家族史等并非发生在剧作 者本人身上的事件。 内发主题:剧本来源于剧作者本人的生活 经历、情感体验等。
• 影视剧本主题的内涵 1、某种思想或观念 2、某种意境或情感 3、某种新的、陌生的经历或体验 • 主题的多义性
• 选材的核心要求——围绕主题选材。 • 选材的基本原则: 1、选取有价值的题材(已有价值和尚未发 掘的价值,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 2、选取能把握的题材(自己熟悉的,能够 处理的) 3、选取观众可以接受的题材(主流题材)
• 选材的主要思路 1、以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为基础的改编题材。 2、以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为题材。 3、以现实中的著名人物、广泛宣传的感人事 迹为题材。 4、以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为题材。 5、以平常人平常事为题材。
(三)影视剧本的文体构造
1、影视剧本的层次结构 镜头、场景、段落,蒙太奇。 2、影视剧本的内容构成 主题、人物、情节、环境、结构
镜头
镜头是影视创作最基本的表意单位,一般由一个 画面组成,而且由摄影机一次拍摄而成。 镜头的操作与处理大致可分为景别、焦距、运动、 角度、视点、长度等几方面的技术。 在影视剧本的写作中,特别是分镜头稿本写作中, 一般要把景别、角度、运动注明出来。 景别: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角度:平视、俯视、仰视 运动:推、拉、摇、移、跟
四、情节
(一)选材 (二)故事 (三)情节 (四)环境
(一)选材
• 影视剧本的题材是创作影视作品内容的基础 材料,是故事和情节的来源。 • 题材的分类: 按时间分:历史题材、现实题材 按来源分:原创题材、改编题材 按内容分:爱情题材、武侠题材、战争 题材、工业题材、都市题材、农村题材、政 治题材、社会伦理题材等
动作
• 没有个性化的动作设计,就无法塑造出鲜 明的人物形象。 • 非戏剧性动作(一般动作)和戏剧性动作 (特定动作)。不论是哪种动作描写,都 必须要能够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语言
• 影视剧本中语言的形式: • 人物语言的描写要口语化、个性化、情境 化、动态化。
• 如: 小芳:“小丽,你看这条裙子怎么样?” 小丽:“哇,好漂亮了哦,和你的皮肤很相 衬耶。” 小芳:“真的吗?那我试一下吧。” 小芳去换衣服。 小丽撇了撇嘴,低声说:“丑死了。”
心理 • 影视剧本中人物的心理刻画要尽量避免虚 化的描述,一定要通过视听语言的手段表 现出来。 • 通过画外音(旁白)来表现。 • 通过内心独白或书信的方式来表现。 • 通过人物的特定动作、表情来表现。 • 通过特定的画面造型来表现,如回忆、梦 境、幻觉等。
2、人物塑造的重点——性格塑造 • 在冲突中塑造性格。 • 注重人物性格的立体性和发展性。
• 创意来源于艺术的感觉。 艺术感觉又称艺术感知、艺术感受,是一种以 感受和体验为基础,以情感为动力,以联想和 想象为体现方式的认识活动和审美能力。 艺术感觉不是天然的感觉,是可以逐步培养的。 1、丰富而强烈的情感动力 情感是对生活热爱的体现,是生命激情的体现形象性 影视剧本中要尽可能避免说明性、陈述 性的文字,无论是对剧情的交代、还是对人 物的描写,以致对人物的心理刻画,都应该 使之形象化。编剧所写的每一句话,将来都 能以某种形式出现在屏幕上。
“夜色,甜蜜而温柔。”
街道旁的绿化树消隐到暮色里, 街灯向路面洒下金黄色柔和的光, 一辆洒水车从街上缓缓驰过, 湿湿的路面映出灯光,象是闪光的河。 一对情侣相偎而来、飘然而去。 晚风里远远传来隐约的圆舞曲声......
(二)人物及其关系展示
1、人物性格的展示 2、人物关系的展示 3、人物及其关系展示的手段
1、人物性格的展示 • “定型展现”方式 • “发展成长”方式 • “异向转变”方式
2、人物关系的展示 (1)人物的配置 • 主要人物不要多,次要人物要“有用”,可 有可无的人物坚决去掉。 • 具体配置要根据影视剧的内容来决定。 (2)人物关系的展示 • 不能让主要角色偏离主线太久。 • 不能让主要角色抢了配角的戏。
21.县城汽车站秀芝送着许灵均说“到了北京 就写封信来” 许灵均“嗯。”走上汽车。 清清喊着“爸爸再见爸爸再见” 秀芝含着眼泪哭着把脸扭过去不敢看许灵均。 车开动了清清仍然喊着“爸爸再见” 秀芝突然往地上一伏背起清清追赶着汽车。 许灵均喊着“别跑别跑” 秀芝和清清隐没在滚滚黄尘中。 ——《牧马人》选段
(一)创意的来源
• 创意来源于生活的积累。 亲身体验和艺术实践。 体验生活的深度(对生活的感悟)和广度 (尽可能多的生活阅历)。 艺术实践——阅读与写作。
• 创意来源于见识的增长。 见识:就是对生活表象的本质理解与把握。 (即从哲学和历史的层面上对生活的认识 与理解。) 第一、真正地深入生活,对生活有确切的 理性把握,洞悉生活的深层本质。 第二、对现实生活进行科学的历史审视与 时代观照,才能真正“见识”生活。
思考:
• 举例说明,影视作品中创意的体现。
剧本写作练习:看图编故事
影视剧本的主题
影视剧本的主题是指影视剧作者在剧本 中通过人物塑造和对生活的描绘所体现出的 中心思想。是剧作者对生活、历史和现实的 认识、评价及理解的表现。影视剧本的主题 来源于影视剧作者的立意,体现影视剧作全 部描述中的基本思想和倾向。
2、影像的运动性 其一、镜头内部的动态造型。 其二、镜头组合之间,体现动态原则。 弊病:静止画面太长,对白太多,空镜 头滥用,镜头转化迟缓等。
3、造型的综合性 在强调视觉形象塑造时,要加强视觉造 型与声音手段的结合使用,综合运用各种视 听技术和手段,将剧本创作中的造型艺术充 分体现出来。
4、展现的艺术性 编剧运用影视语言进行剧本创作时,对 于每一部分、每一场面、甚至每一镜头的表 述,既要丰富,又要简洁;既要起伏变幻, 又要自然流畅。 要“藏”“露”恰当,“虚”“实”结 合,要充分利用蒙太奇手段体现画面的艺术 性。
数字影视创意及剧本写作
雷鸣
课程教学说明
• 考核:闭卷考试 • 成绩:平时成绩(出勤、上课表现、 作业情况)+期末成绩 • 要求:多听、多练、多看,认真、 守纪
作业:分镜头脚本
内容: 1、歌曲MV——校歌 2、配乐诗朗诵MV——《一棵开花的树》 要求: 1、任选其一。 2、十四周之前完成。
看片任务(17周进行集体讨论)
场景
• 将一系列在内部有更紧密关联的镜头组织在一起, 就构成了一个场景。在影视剧本中,场景是比镜 头更大的构成单位。一般来说,场景都包含人物、 事件、环境这几个基本要素。
段落
• 一系列在内部有更紧密关联的场景组织在一起, 与别的场景形成内容上的相对独立的部分,就构 成了一个段落。段落是比场景更大、层次更高的 剧本构成单位。 • 段落主要是以情节的阶段性发展为依据来划分的, 与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是相称的。 • 现代剧本创作中,段落划分不明显了。
2、影视剧本的文体定位 在影视制作全过程中,“剧本”有以下内涵: (1)供制片人审阅的“故事梗概” (2)已经完成(定稿)的文学剧本 (3)导演拍摄时使用的工作台本(也称工作脚 本或分镜头剧本) (4)完成台本(镜头记录本) 在本课程学习中,我们所说的剧本主要是指 影视文学剧本。
(二)影视剧本的文体特征
• 影视剧本主题的要求 1、真诚、美好 2、深刻、独到 3、具有时代感 4、要与题材相符
思考与练习:主题分析
小乙开车从桥上经过,听到岸边有人喊 “救命”,停车观看,发现有个男子在水中挣 扎,一个女子在呼救,还有一些人在围观。他 跳入河中,救起落水男子。男女二人未及道谢 就匆忙离开了。小乙回到车上,发现放在车内 的钱包和手机被人偷走了。因为全身湿透、发 冷,小乙从车后箱拿出一瓶白酒喝了几大口暖 身,却在下一个路口被交警以酒驾违章而处罚。
(三)情节
1、情节的类型 2、情节设计的主要手段 3、情节设计的具体方法 4、情节设计的原则
1、情节的类型
• 强化型情节 戏剧型情节和怪诞型情节 • 淡化型情节 散文式情节和生活流式情节
三、人物及其关系
(一)人物塑造 (二)人物及其关系展示
(一)人物塑造
1、人物塑造的具体手段 • 通过外形设计表现人物 • 通过行动表现人物 • 通过语言表现人物 • 通过心理刻画表现人物
外形
• 影视剧本中人物的外形描写不必太细微, 只要对人物的大致轮廓和外在特征做粗略 勾画就行了。 • 可以加强对人物的衣着、配饰、随身物品 等的描写,用来表现人物的特征,也可以 指导拍摄过程中的化妆、服装、道具等的 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