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气体交换受损 与左心衰竭致肺淤血有关
体液过多
与右心衰竭致体静脉淤血、水
钠潴留有关
活动无耐力 与心排血量下降有关
潜在并发症:洋地黄中毒
26
护理措施:
气体交换受损
措施: (1)休息与体位 (2)给氧:2 – 4 L/min (3)使用血管扩张剂 (4)减少机体耗氧 (5)呼吸状况监测
27
ACEI:治疗心衰的基石和首选药物
要求患者在平直走廊里尽可能快的行走,测 定6min的步行距离。
距离<150m 为重度心功能不全; 150-425m 为中度心功能不全; 426-550m 为轻度心功能不全。
本试验用以评价心脏的储备功能外,常用以评 价心衰治疗的疗效。
21
(四)实验室检查:
❖ 心电图 ❖ X线检查:心影大小、肺淤血程度等。
28
体液过多
措施: (1)水肿的评估 (2)饮食护理:低热量、低钠、高
蛋白、高维生素及清淡易消化饮食,少量多 餐,不宜过饱。钠盐应低于5g。
(3)使用利尿剂的护理 (4)输液护理: 15-30 gtt/min为宜 (5)皮肤护理
29
利尿剂:治疗心衰最常用药物 机制:抑制Na+、Cl-重吸收→水钠潴留↓ →静脉回流、肺淤血↓ → 前负荷↓ 适应症:所有心衰伴液体潴留者 常用制剂:
12
• 呼吸困难:(典型的三步曲:开始为劳力性呼吸困难或高枕卧位→
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 ▲劳力性呼吸困难----早期症状 •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典型表现 • ▲端坐呼吸----反映心衰程度
13
体征:
心脏体征: 基础心脏病体征、心脏扩大 +HR↑、奔马律、P2亢进分裂、脏负荷;
和心室重塑;
增强心肌收缩力。
降低心衰死亡率和住院率,
延长病人寿命。
23
治疗原则
强心 利尿 扩血管
休息 限钠 防感染
24
常用药物
❖ 1、利尿剂 ❖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 ❖ 3、洋地黄类药物 ❖ 4、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 5、β受体阻滞剂
25
护理诊断: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
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
1
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
2
定义
目录
基本病因 与机制
健康教育
临床表现
护理措施
治疗措施
分级与检查
3
心力衰竭
定义: 各种心脏病
心肌收缩力下降 心排血量减少
肺循环淤血 体循环淤血
是一组临床综合征 不仅局限于心脏病的基础
肺部体征:两肺底湿啰音→中下肺底湿啰音 →两肺满布干湿啰音或哮鸣音
14
右心衰发病机理
右心压力增高
体循环瘀血
15
症状:
右心衰:体循环静脉淤血(脏器淤血)
胃肠道: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等 肝淤血:肝肿大和右季肋部胀痛等 肾淤血:尿少、夜尿增多
16
体征:
1. 颈静脉征: 颈静脉充盈或怒张是右心衰最早的体征、 肝-颈静脉返流征(+)更具特征性。 2.肝大和压痛: 3.水肿:右心衰典型体征 4. 心脏体征: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反流性杂音
❖ 超声心动图:了解心脏结构等,其中最重要的参数是射血分数(EF)。 ❖ 有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查:通过漂浮导管测定肺毛细血管楔嵌压、心排出
量、心脏指数及中心静脉压。 ❖ 脑钠肽(BNP) ❖ 冠脉造影(CAG)
22
(五)治疗要点:
治疗目标:
治疗原则:
缓解症状;
积极治疗原发病,
提高生活质量;
控制诱因;
•胃肠道淤血
呼吸 困难
肺淤血,气体 交换受损
左心 衰竭
咳嗽、 咳痰
疲乏 尿少
支气管粘膜水肿
•心输出量减少
水肿
•静脉系统淤血
右心衰竭—体循环淤血 以“肿”为主
左心衰竭—肺淤血、组织灌注不足 以“喘”为主
19
NYHA-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
按病人主观症状将心功能分为I~IV级:I级活动不喘。II级剧动才喘。III级稍动则 喘。IV级不动也喘。
17
全心衰竭
同时具有左、右心衰竭的表现,或以某一侧心 力衰竭表现为主。当左心衰竭继发右心衰竭时,由 于右心排血量减少,可使左心衰竭的肺瘀血减轻, 症状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全心衰竭时,肺瘀血 常不明显,这时左心衰竭主要表现为心排血量减少 的症状和体征 。
18
(三)症状:
心衰
右心 衰竭
消化道 症状
8
慢性心力衰竭
(二)、身体状况:
左心衰:肺淤血+心排量降低 右心衰:体循环静脉淤血+压力增高 全心衰:左+右
9
左心衰发病机理
左心压力增高
肺循环瘀血 心排血量减少
10
心排血量急剧下降 肺毛细血管压力突然增高 肺毛细血管内液体大量渗出
急性肺水肿
11
症状:
左心衰:肺淤血+心排量降低 1.呼吸困难 2.咳嗽、咯痰、咯血: 痰多为白色浆液性泡沫状、偶见痰中带血丝; 扩张的血管破裂大咯血。 3.心排量不足: 乏力、疲倦、嗜睡、少尿等。
4
分类:
心功能不全
急性心衰 按起病急缓
慢性心衰:最终归宿,主要死因
按发生部位
左心衰 右心衰 全心衰
5
慢性心力衰竭
基本病因:
原发心肌损害
心脏负荷过重
缺血性心肌损害 心肌炎和心肌病 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 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
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
6
基本病因:
各
心肌收缩力下降
心功能正常
心肌肥厚
种
心脏扩大
级别
体力活动
静息状态 症状(疲劳、心悸、气 喘或心绞痛等)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不受限 轻度受限 明显受限
丧失
无症状 无症状 无症状 有症状
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 心功能 代偿期
日常体力活动引起 Ⅰ度或 轻度心衰
低于日常体力活动引起 Ⅱ度或 中度心衰
任何体力活动均加重 Ⅲ度或 重度心衰
20
六分钟步行试验
病
神经内分泌变化
因 心脏负荷增加
心力衰竭
心功能代偿方式
7
慢性心力衰竭
(一)、诱因:
感染: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最重要的诱因 心律失常:主要为快速室率的房颤 过度劳累、情绪激动 饮食未控制 血容量增加:量和速度和基础 水电酸碱失衡 妊娠分娩 治疗不当:不恰当使用洋地黄制剂、扩血管药、利尿 剂等
感染紊乱心失常,过劳剧变重负担,甲亢贫血肺栓塞,治疗不当也心衰。
作用机制: 抑制心肌重塑,改善预后 代表药物:卡托普利、贝那普利、培哚普利等 适应症:所有病人(除非有禁忌症或不能耐受)
应无限期、终生应用
禁忌症:双侧肾动脉狭窄;Scr>3mg/dl 高血钾;低血压
不良反应:咳嗽、低血压、头晕、肾损害、高血钾及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氯沙坦、颉沙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