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A.迁徙(xǐ) 脊梁(jí) 并行不悖(bèi) 旌旗蔽空(jīn) B.安谧(bì) 裸露(lu) 相形见绌(chū) 欲壑难填(hè)C.端倪(ní) 俯瞰(kàn) 强聒不舍(guō) 惊鸿一瞥(piē)D.譬如(bì) 喧嚣(xiāo) 搔首蜘蹰(zhí) 怒不可遏(è)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我汗流浃背,四肢颤抖,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刚刚开垦的泥土之上。
B.科学家们称这种行踪鬼秘、忽隐忽现的岛屿为“幽灵岛”。
C.我们要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不能对周围的事物莫不关心。
D.教育界一些知名人士大声急呼:让那歌曲尽快走向我们的少年儿童。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是( )①昨天,微电影《无翼鸟》的点击量已经达到了10万次。
②阿根廷队凭借这个颇有的进球夺得了这届大赛的冠军。
③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已经是幸福的了。
A.截止异议即使也 B.截至异议既然就C.截止争议既然就 D.截至争议即使也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是( )A.啊!壶口高峡,你这黄河的奇迹,华夏大地的骄傲。
B.丝丝春雨——大约是今年的最后一场春雨了吧——在窗外静静地飘洒着。
C.营养学家指出,富含铁的食物很多,如猪肝、大豆、油菜、菠菜??等。
D.这里树木繁多、葱茏茂密,奇山异石、雄奇美丽,流泉飞瀑、蔚为壮观。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是( )A.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即将举行,球员们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在绿茵场上大显身手。
B.分别多年后,他们竟然在巴黎萍水相逢,彼此都格外激动。
C.某些同学总是对上课玩手机的做法不以为然,认为只要不打扰别人就行了。
D.这家企业经过改革创新,扭亏为盈,取得了急功近利的效果。
6、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是( )A.这次全国技能大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特别紧张了。
B.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汉字听写大会》节目,激发了人们认汉字、写汉字的兴趣。
C.《时间都去哪儿了》这首歌一经推出,就在全国广泛引起了反响。
D.我终于想明白他为什么对我横眉冷对的原因了。
7.依次填入下面模线处的句子,恰当的是( )小溪的步伐是艰辛的。
然而,它从石板上滑下,____;它从石岸上跌落,___;它回旋在穴潭之中,——— 。
①便有了自己白练般的颜色 ②便有了自己不可推测的深沉③便有了自己铜的韵味的声音A.③②①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①③②8.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十八岁和其他》的作者是杨子,台湾著名作家;《永远的校园》的作者是当代作家肖复兴。
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是儒家的经舆著作。
C.《鸿门宴》《报任安书》和《廉颇蔺相如列传》都出自纪传体史书《史记》。
D.《沁园春 长沙》中,“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
“长沙”是词的题目,它揭示词的内容。
9.下列有关应用文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条据是便条和单据的总称,,单据也是一种便条,但仅适用于钱、财、物方面。
B.证明信要以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或个人的名义,凭借确凿的证据来出具。
C.事务性通知在结构上可以采用条款式,在内容上务必把通知事项写清楚。
D、通知的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组成,三者缺一不可。
10、对下面这首元曲的赏析,不正确的是( )双调清江引咏梅贯云石南枝夜来先破蕊,泄露春消息。
便宜雪月交,不惹蜂蝶戏。
有时节暗香来。
A、“双调”是元曲中的宫调之一,“清江引”是曲牌名。
B、第一、二句写梅花破蕊早放,向人们透露春的讯息。
C、第三、四句写梅花迥异群芳、坚贞自守的高洁品格。
D、此曲采用象征手法,表现了梅的孤芳自赏。
二、(本大题6各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学生寄电子邮件给我,请我提供有关教育方面的建议,他们想要知道,他们到底应该学习哪些科目。
此外,因为我当初放弃完成大学学业,所以他们也经常询问我,应不应该仿效我,也放弃完成大学的学业。
有时,也有一些学生家长请我指引他们子女的方向,他们说:“我们应该如何引导他们迈向成功?”我能给予的建议其实是相当简单的: 尽你所能,获得最高最好的教育。
年轻学子应该充分利用高中、大学教育,并且努力学习治学的方法的确,我因为创建微软公司中途辍学,但是别忘记,我在辍学之前,曾在哈佛大学就读三年。
事实上,如果有时间的话,我还希望能够重返校园就读。
就像我以前曾经说过的,任何人都不应该轻易地辍学,除非他们相信他们所面对的机会是一生唯一的一次,而且,即使如此,他们也应该考虑再三再作决定。
11.第二段表达的意思是( )A.创建公司就可以退学 B.作者大三时就学完了所有的课程C.学生不应该轻易退学 D.作者为曾经辍学后悔不已12.下列对第一段中加点的“治学的方法”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学习的方法 B.治理学校的方法C.研究学问的方法 D.管理学习的方法1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迫于经济问题而不得不中途辍学。
B.作者计划在事业有成之后,再重返哈佛大学就读。
C.作者中途辍学,是因为他认为创建微软公司是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机会。
D.作者希望年轻学子不要仿效他,不要放弃完成大学的学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在我11岁那年的一个晚上,我带回家一篇小作文,写的是我的暑假生活,老师给批了个A。
母亲以她教师的眼光读了这篇作文,赞同说这是篇七年级高才生才能写得出的散文,并夸奖了我。
当时对这事没再多说,然而一个新的念头却在母亲心里萌生了。
晚饭吃到一半时,她突然打断了话题。
老弟__她说__大概你可以当个作家14、 下列依次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加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A.“老弟。
”她说:“大概你可以当个作家”。
B.“老弟。
”她说,“大概你可以当个作家。
”C.“老弟,”她说,“大概你可以当个作家。
”D.“老弟,”她说:“大概你可以当个作家”。
15、下列对文中画曲线的句子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母亲先让我当推销员,当看到老师给我的作文批了个A时,就又产生了一个新的念头,说明母亲没有主见,是个见异思迁的人。
B.当母亲看过我的作文后,一个新的念头在心里萌生了,说明母亲关心儿子,善于发现儿子的优点。
C.母亲先让我当推销员,此时又有了新的念头,“我”的人生道路完全控制在她母亲手里,一切都是由她安排的。
D.从这句话中,还可以看出母亲是固执己见、武断专行的人。
16、下列对母亲称呼儿子为“老弟”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儿子的名字就叫“老弟”B.母亲这样称呼“我”,是为了拉近母子距离,让“我”听她的安排。
C.这样称呼,反映出母亲对儿子的尊重与欣赏,体现了母亲民主、仁慈的性格。
D.这样称呼,显得亲切、平易,体现了母亲的精明、友善。
三、(本大题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
孔子尝游于山,使子路取水。
逢虎于水所,与共战,揽尾得之,内怀中。
取水还,问孔子曰:“上士杀虎如之何?”子曰:“上士杀虎持虎头。
"又问曰: “中士杀虎如之何?”子曰:“中士杀虎持虎耳。
”又问:“下士杀虎如之何?”子曰:“下士杀虎捉虎尾。
”子路出尾弃之。
因恚孔子曰:“夫子知水所有虎,使我取水,是欲死我。
”乃怀石盘,欲中孔子。
又问:“上士杀人如之何?”子曰:“上士杀人使笔端。
”又问曰“中士杀人如之何?”子曰: “中士杀人用舌端。
”又问:“下士杀人如之何?”子曰:“下士 不同种类的斑马有着不同宽狭的条纹,这是同类相认的标记。
其黑白相间的颜色也是一种保护色。
在阳光或者月光的照射下,黑白的色泽吸收和反射光线的作用不一样,身躯的轮廓也就变幻无定,而又能同森林草原的背景巧妙地协调起来。
这样,猛兽就不容易发现它们。
杀人怀石盘。
”子路出而弃之,于是心服。
(选自《孔子与子路》)17.对下列句子中划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子路出而弃之. 之 丢弃 B.是欲死我 使……死C.取水还. 回来 D.乃怀石盘 怀里18.下列句子与“孔子尝游于山”句式相同的是( )A.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B.加之以师旅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大王来何操19.下列对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恚孔子”“欲中孔子”生动刻画了子路的粗鲁形象。
B.孔子的回答充分地体现了他的智慧和机敏。
C.孔子明知有虎,却让子路去取水,说明他置学生的安危于不顾。
D.语言简洁传神,故事生动有趣,耐人寻味。
20.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子路在水所这个地方遇到老虎,与虎搏斗,打死老虎,割下虎尾,放入怀中。
B.子路在水所这个地方遇到老虎,与孔子共同打虎,割下虎尾,放入怀中。
C.子路在取水的地方遇到老虎,与虎搏斗,抓着虎尾把虎打死,割下虎尾,放入怀中。
D.子路在取水的地方遇到老虎,与虎搏斗,抓着虎尾把虎打死,将虎放入怀中。
第二卷(非选择题 共70分)四、(本大题3个小题,共10分)21、写出下列横线上空缺的名句。
(任选三句)(3分)(1)、____________,奔流到海不复回。
(2)、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3)、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
(4)、——————————,千金散尽还复来。
22、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参考画线处的两个句子,补写一句话,要符合作品情节或人物的性格特点。
(3分)贝尔门 海伦·凯勒 时传祥 史铁生在文学的殿堂里,众多作家和作品中的人物怀揣梦想,谱写出绚丽多彩的人生乐章。
司马迁的梦想是青史留芳,用生命抒写流传千古的绝唱;拉索尔的梦想是潜心写作,把成长道路上的感悟与世人分享;,。
23、某校团委计划在六一国际儿童节这天,组织全校团干部去儿童福利院开展“爱心陪伴”活动。
请据此写一份通知,要求格式规范,内容简洁,有关内容可以虚拟。
(4分)五、简答题(本大题6个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24~29题。
老 家①前几年,我曾诌过两句旧诗:“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
”最近几天,又接连做这样的梦。
要回家,请假不准,总是难以成行。
有时决心起程,单人独行,又总是在日已西斜时,迷失路途,忘记要经过的村庄的名字,无法打听。
或者是遇见雨水,道路泥泞;而所穿鞋子又不利于行路,有时鞋太大,有时鞋太小,有时倒穿着,有时横穿着,有时系以绳索。
种种困扰,非弄到急醒了不可。
②也好,醒了也就不再着急,我还是躺在原来的地方,原来的床上,舒一口气,翻一个身。
③其实,“文化大革命”以后,我已经回过两次老家,这些年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也不想再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