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匠的儿子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在此基础上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进一步感受林肯的人格魅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相关语段。 3.通过文本与课外资源的结合,了解林肯“人人平等”的政治主张,建构起更加丰满的人物形象。 4.渗透人人平等的思想,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借助课堂对话场,读懂林肯反驳议员的三段话语。 教学难点: 透过文字,感受林肯的政治主张,建构丰满的人物形象。 教法学法:搜集资料法、谈话法、引导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理清脉络,自学生字词。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2个一类字,2个二类字,理解新词。 教学过程: 一、解题释题 1.谈话揭题: 在十九世纪,有这么一位伟大的总统,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纪念馆的墙壁上刻着这样一段话:让我们继续努力去完成我们正在从事的事业;包扎我们国家的伤口。这位总统有一个伟大的名字——林肯,它是一个鞋匠的儿子。(板书 :鞋匠的儿子) 2.由题目引发话题 (1)《钱学森》、《詹天佑》这两篇课文是以人的名字为题,而本文却以“鞋匠的儿子”为题,这是为什么? (2)为什么不以“林肯”或“美国总统林肯”作文章的题目。 3.对,他就是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 4.用一句话说说你对林肯的了解。 (板书“美国总统”) 补充介绍,丰富对林肯的认识。 二、读文,整体感知。 1.导:想不想知道一个鞋匠的儿子能成为一个国家的总统,他靠的是什么呢?放开声音,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词语: 卑微 尴尬 傲慢 羞辱 嘲笑 犹豫 词语是有味儿的,要读出词语的味道来。谁来出个点子,怎样读出词语的味儿来? 3.理解词语的意思就能把词语的味道读出来。这是一个银点子。 4.老师有个金点子,把词语放到句子中去,就能读出味儿来。 出示填空: 出身( )的林肯当上了美国第16任总统,参议院的议员们都感到十分 ( )。 一位态度 ( )的参议员竟然当众 ( )他是鞋匠的儿子。 5.补充说说故事的经过和结果。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每一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如何分清段落? (第二至五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具体写“鞋匠的儿子”——林肯当选美国总统后首次在参议院演说前的小插曲) 2.讨论分段: 一(1) 写林肯当选美国总统之际,由参议员想以林肯出身卑微来羞辱他。 二(2—5)写参议员羞辱林肯,林肯态度鲜明地予以回击,使嘲笑化为掌声。 三(6) 概括写林肯的历史地位及重要贡献。 四、略读第一段 1.1861 年林肯当选美国总统的那一刻,整个参议院的议员们都感到尴尬。 “尴尬”是什么意思?(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2.林肯当选总统的时候,参议院的议员为什么感到尴尬? (,参议员大部分出身名门望族,自认为是上流社会的优越的人,在社会上有名望有地位;而林肯父亲是个鞋匠,出身卑微,这些人等级观念十分严重,从未料到要面对的总统是卑微的鞋匠的儿子。这是矛盾的起因。) 3.于是参议员想在总统上任演说时羞辱他。而这位鞋匠的儿子是怎样对待的? 五、导读,感悟品质 出示林肯的三段话,让学生静心读文,勾画批注,从人物的语言中解读林肯这个人。 预设一:敬爱父亲 (1)学生汇报有关林肯敬爱父亲的语句。 (2)导读,加深学生对林肯爱父亲的感悟,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三个“永远”所在的语句。 预设二:谦虚 (1)学生交流体现林肯谦虚的语句。 (2)抓住一个“好”字,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找林肯父亲做鞋匠的“好”,倾听课外资料,让学生了解林肯做总统的“好”。 (3)在深入体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相关语句。 预设三:宽容 学生结合文本汇报,并让其读好相关语句。 补充体现林肯“人人平等”思想的演说词一段。 六、小结:林肯的品质和思想,再次引出议员们对林肯态度的变化。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细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研读、感悟林肯总统朴素的语言,充分感受他独特的精神力量、伟大的人格魅力及演讲艺术。 2.了解文章以小见大、有详有略等方面的写作特色。 3.通过课文中林肯两个事例的学习,从内心深处敬仰林肯,学习如何做人、做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读题目。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林肯演讲前后,参议员对他的态度先是羞辱,后是赞叹。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呢?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 二、品读演讲,直奔重点 (一)品析“羞辱” 1.自由朗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参议员为什么要羞辱林肯总统?他们又是怎样羞辱林肯的? 2.交流。(我们先来谈谈第一个问题) 预设一:因为林肯出身卑微。 预设二:因为林肯的父亲是个鞋匠。 预设三:因为这些出身名门望族的参议员从未料到面对的总统竞是一个卑微的鞋匠的儿子。 3.所以,当林肯站上演讲台的时候,有一个态度傲慢的参议员站起来说:(出示:林肯先生……的儿子。) 4.那个参议员仅仅是让林肯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吗?他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呢? 预设一:你出身卑微,做了总统我也看不起你。 预设二:做了总统也改变不了卑微的出身。 5.现在怎样把参议员傲慢的语气读出来呢。(练读。几生读,老师适时点拨,齐读。) 6.此时,如果你是羞辱总统的参议员,(指课题)怎么读课题? 7、只有一个人对他态度傲慢吗?只有一个人看不起他吗?只有一个人羞辱他吗? 8.是所有的参议员都要羞辱他们的总统,都要出林肯总统的丑。同学们,羞辱总统的场面已经到了一个白热化的程度啊!从“一个”到“所有的”,从“傲慢”到“大笑“,总统的尊严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啊!现在,所有参议员最想看到林肯有怎样的表现呢? 9.那么,林肯总统怎么样了呢?他通过一次即兴演讲,使所有的嘲笑声都化成赞叹的掌声。同学们,他的即兴演讲到底具有怎样的魔力呢? (二)研读“演讲” 1.现在请你们轻声地朗读林肯总统精彩的即兴演讲,认认真真地多读几遍,并且细细品味每句话的意思。 2.(出示第一段)这段话,同学们读得很充分,我们先来研读。这段共有四句话,那这四句话怎么会使整个参议院陷入一片静默呢?你认为这段话中哪些词句最让羞辱他的参议员意想不到? 3.交流。 句一:引:(1)如果你是那个带头羞辱总统的参议员听到这句话会怎么想呢?(2)林肯没有憎恨那个羞辱他的参议员,反而非常感激他,这里你读出了怎样的林肯? 句二:这是真诚相告。多有说话技巧啊!(随机而讲)在常人看来,羞辱活着的人还可原谅,羞辱死去的人是不可饶恕的。现在参议员听了这话怎么不会触动心灵呢? 句三: (1)预设一:林肯没有因为自己是鞋匠的儿子而感到耻辱,相反以自己是鞋匠的儿子而自豪。 预设二:林肯做了总统也永远是普通的人。 面对看人与人之间极不平等的现状,他会怎么想?怎么做呢?同学们,为了能尽快地理解这句话,老师建议你们结合第一课时学习的一份材料《触目惊心的黑奴市场》进行思考。俗话说,言为心声,所以你可以结合材料中林肯说的话来理解林肯丰富的内心世界。 (2)其实,借助相关资料了解课文内容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现在请你结合材料中林肯说的话,谈谈面对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现状,林肯总统会怎么想,怎么做?谁先来说。 预设一:他年轻时就有这样的想法,现在他从参议员话语中知道,人与人之间还是很不平等,作为总统,他要改变。 预设二:他在牢记并努力改变现状。 (3)同学们,这句话掷地有声,含义深刻,让我们坚定有力地读。 句四:他永远尊敬父亲,永远学习父亲踏实做人的品德。 4.同学们,这段话只有65个字,但就是这65个字使参议院陷入一片静默。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那么听了林肯的这段话,所有的参议员在静默中会想些什么呢? 5.读好这段话。 6.这65个字,字字都重重地敲击在每个参议员的心上,现在让我们饱含深情地、坚定有力地读好这段话。(齐读) 7.同学们真了不起,在很短的时间里理解了文字背后的内涵。林肯的第二、第三段话同样具有震撼力。默读,你觉得这两段话中哪些词句令你怦然心动,令参议员震撼不已?(学生默读) 8.现在谁来说说这两段话中哪些词句令你怦然心动,令参议员震撼不已? 预设:林肯不但不恨那个羞辱他的参议员,相反愿意帮他改正鞋子。 两个“伟大”。林肯总统以父亲为荣,并且还说永远比不上他的父亲。在林肯的心中,鞋匠是高尚的,是伟大的,一点也不卑微。而鞋匠又是许许多多普通劳动者中的一员,你认为,林肯眼中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伟大的人? 9.同学们,林肯总统简短而朴实的演说震撼了每个参议员的心。这与他高超的演说技巧也是分不开的。你看,第一段话是等到大家的笑声停止后才说的,这里看出他镇定自若。第二段是专门针对侮辱他的参议员说的,针对性强,机智灵活。第三段话是针对所有参议员说的,充分表现出他的大度、大智。整个演讲情真意切,意味深长。同学们,现在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这精妙的即兴演说。 10.(指题目)此时此刻,参议员又会怎样说出这五个字呢?(赞叹)(个别读,齐读) 11.同学们,林肯总统的即兴演讲,不仅体现了他杰出的演说才能,更展现了他伟大的人格魅力,正是他的人格魅力才使参议员的态度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