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春季传染病防控方案大全

学校春季传染病防控方案大全

学校春季传染病防控方案大全学校春季传染病防控预案天气乍暖还寒,又是一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

根据卫生局、教育局颁发的《市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规范》红头文件指示和要求,我校积极的进行学校传染病的落实和预防工作,将此项工作归纳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具体工作如下:1、学校坚持让学生“每天活动一小时”的基本原则,切实有形的举行和管理各项体育活动和竞赛。

2、班主任和班级一名红十字会会员每天对班级人员查核,对因病缺课的人员问清病因后,在中午12:10~12:30时间里到保健教师处配合进行江苏省卫生信息系统因病缺课的信息上报工作。

3、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为教师和学生配备了许多必备的药物,让校园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下正常的进行着各项工作。

4、各班每天劳动委负责和保洁室内的卫生并提醒开窗通风,放学后班主任对教室里门、窗、桌椅板凳、讲台、投影等等进行彻底的消毒后方可离开。

(每班配备了消毒液和喷洒壶)5、学校四、五年级红十字会员负责每天对全校进行室外包干区的卫生检查工作时,必须佩戴标志上岗。

对打扫不彻底的班级督促劳动委进行整改。

确保校园内无纸屑、杂物、果壳、杂物、牛奶盒等,以防止细菌滋生。

您如有好的建议希望你能提出,此预案还在完善中,让我们做的更好。

也让这所百年老校在大家的努力下更加清净美丽。

学校安全暨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一、传染病防控常识(一)传染病流行的三环节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发生,传播和终止的过程,称为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1、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就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

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存在,方能构成传染病流行,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新的传染不会发生,不可能形成流行。

(1).传染源是指体内带有病原体,并不断向体外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a)病人在大多数传染中,病人是重要传染源,然而在不同病期的病人,传染性的强弱有所不同,尤其在发病期其传染最强。

(b)病原携带者包括病后病原携带和无症状病原携带,病后病原携带称为恢复期病原携带者,3个月内排菌的为暂时病原携带,超过3个月的为慢性病原携带。

病原携带不易发现,具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

(c)受染动物传播疾病的动物为动物传染源,动物作为传染源传播的疾病,称为动物性传染病,如狂犬病,布鲁氏菌病等;野生动物为传染源的传染病,称为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如鼠疫、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病。

(2).传播途径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体外,经过一定的传播方式,到达与侵入新的易感者的过程,谓之传播途径。

分为四种传播方式。

(a)水与食物传播病原体借粪便排出体外,污染水和食物,易感者通过污染的水和食物受染。

菌痢、伤寒、霍乱、甲型毒性肝炎等病通过此方式传播。

(b)空气飞沫传播病原体由传染源通过咳嗽、喷嚏、谈话排出的分泌物和飞沫,使易感者吸入受染。

流脑、猩红热、百日咳、流感、麻疹等病,通过此方式传播。

(c)虫媒传播病原体在昆虫体内繁殖,完成其生活周期,通过不同的侵入方式使病原体进入易感者体内。

蚊、蚤、蜱、恙虫、蝇等昆虫为重要传播媒介。

如蚊传疟疾,丝虫病,乙型脑炎,蜱传回归热、虱传斑疹伤寒、蚤传鼠疫,恙虫传恙虫病。

由于病原体在昆虫体内的繁殖周期中的某一阶段才能造成传播,故称生物传播。

病原体通过蝇机械携带传播于易感者称机械传播。

如菌痢、伤寒等。

(d)接触传播有直接接触与间接接触两种传播方式。

如皮肤炭疽、狂犬病等均为直接接触而受染,乙型肝炎之注射受染,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为接触疫水传染,均为直接接触传播。

多种肠道传染病通过污染的手传染,谓之间接传播。

(3).易感人群是指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病原体的易感程度或免疫水平。

新生人口增加、易感者的集中或进入疫区,部队的新兵入伍,易引起传染病流行。

病后获得免疫、人群隐性感染,人工免疫,均使人群易感性降低,不易传染病流行或终止其流行。

2.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1).自然因素包括地理因素与气候因素。

大部分虫媒传杂病和某些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有较严格的地区和季节性。

与水网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草木丛生适宜于储存宿主,啮齿动物、节肢动物的生存繁衍、活动有关。

寒冷季节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夏秋季节易发生消化道传染病。

(2).社会因素主要是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预防普及密切相关。

生活水平低工作与卫生条件差,可致机体抗病能力低下,无疑增加感染的机会,亦是构成传染病流行的条件之一。

我国解放以来消灭与杜绝了烈性传染病与在部分寄生虫病的流行,并使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降低,显然与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息息相关。

3.流行特征(1).强度特征传染病流行过程中可呈散发、暴发、流行及大流行。

(2).地区特征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只限于一定地区和范围内发生,自然疫源性疾病也只限于一定地区内发生,此等传染病因有其地区特征,均称地方性传染病。

(3).季节特征是指传染病的发病率随季节的变化而升降,不同的传染病大致上有不同的季节性。

季节性的发病率升高。

与温度、湿度、传播媒介因素、人群流动有关。

(4).职业特征某些传染病与所从事职业有关,如炭疽、布鲁氏菌病等。

(5).年龄特征如某些传染病,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儿童发生率高。

(二)、学校常见传染病介绍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春季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肺结核、麻疹、水痘、腮腺炎等.此类疾病的主要特点有: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急性起病,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可伴有头痛、全身关节酸痛、结膜充血、咽痛、咳嗽、皮疹等症状.预防措施:1、接种疫苗。

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也是投资小,收效大的预防举措。

2、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

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不要堆放垃圾。

饭前便后、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

保持教室、宿舍内空气流通。

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季节应减少集会,少去公共场所。

3、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春天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开始旺盛起来,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

在锻炼的时候,必须注意气候变化,要避开晨雾风沙,要合理安排运动量,进行自我监护身体状况等,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4、生活有规律。

睡眠休息要好,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睡眠,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

要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像有的人通宵玩牌、打电子游戏机、上网冲浪,劳累过度,必然导致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感染。

5、衣、食细节要注意。

春季气候多变,乍暖还寒,若骤减衣服,极易降低人体呼吸道免疫力,使得病原体极易侵入.必须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切不可一下子减得太多。

合理安排好饮食,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太过则助火气,也不宜过食油腻。

要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烟、不喝酒,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6、切莫讳疾忌医。

尽量减少与病患者接触,与病人接触时需戴多层棉纱口包,注意手的清洁和消毒。

在发现身体不适,或有类似反应时要尽快诊断和治疗,早发现,早治疗。

同时对发病的房间要及时消毒,有条件的也可以通过食醋熏蒸来进行预防。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才是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关键。

这一点在大家日常学习生活场所主要场所的公寓显得尤为重要。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疾病,确保大家的健康。

那么作为我们新时代的大学生,举手之劳,既能美化我们的住宿环境,又能保证我们的健康,何乐而不为呢?夏季如何预防肠道传染病夏季肠道传染病是因吃了不清洁的食物所引起的。

因此,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做好饮食卫生。

在采购食品时,应选择新鲜食物,病死的家禽、家畜、不新鲜的水产品不要购买。

即使对于盐腌过的食品,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致病性嗜盐菌就可能在盐腌的食品中繁殖。

烹调时,炊具要注意消毒,生熟食品用的炊具要分开。

炊事员要注意个人卫生,要勤剪指甲勤换衣服。

餐具应该严格消毒。

凉拌菜宜少吃,吃时应洗净,并用冷开水冲洗。

瓜果宜洗净去皮再吃。

夏季不宜举行家宴,饭菜应现做现吃,如有剩余,第二天应煮透再吃。

但即使煮透,有些细菌的毒素仍不能被破坏,如葡萄球菌肠毒素在煮沸后30分钟仍保存其致病性。

苍蝇与蟑螂等害虫,能作为肠道传染病的媒介。

因此,消灭苍蝇与蟑螂也是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此外,充足的睡眠和丰富的营养有助于增强体力,也有助于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

一旦家中出现有腹泻、呕吐的病人,首先要及时到各医院的肠道门诊就诊以便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和处理。

如果不能及时到医院就诊,就要在家中及时口服补液盐。

发生腹泻后人体损失最多的主要是身体里的液体和电解质。

人体一旦脱水,很可能引发肾功能衰竭,这就是腹泻死亡的主要原因。

所以如果腹泻后想喝水,就要喝点补液盐。

小孩发生腹泻后也同样需要多补充水分。

补液盐在医院和药店里都可找到。

第三,发生腹泻也要继续进食。

有人觉得既然已经拉肚子,就要再减轻些肠道负担,所以腹泻后采用饥饿疗法。

但科学的治疗方法并不提倡这种做法。

腹泻导致身体营养损失,所以即使腹泻也要进行营养补充,可以吃一些稀、软、易消化、有营养的食物,如鸡蛋羹、麦片粥、米粥、面条等。

此外,发生腹泻最好不要滥用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不但可以杀灭病原微生物,也会影响人体的正常菌群,急性腹泻有可能因此转为慢性腹泻,治疗起来得不偿失。

还有些腹泻是由病毒或寄生虫引起的,抗生素对这些腹泻也毫无效力。

而且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说一周左右就能自愈,所以为了避免出现耐药性,发生腹泻没有必要使用抗生素。

如果病情严重,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使用。

秋季常见病及预防秋天是寒暑交替的季节,入秋后必须注意保健防病。

秋天需预防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有:一、秋燥症秋天的干燥不仅使人感觉不舒服,而且还会诱发许多感染性疾病,如感冒、疖肿、鼻炎等。

秋天必须养阴防燥,在饮食上宜常喝开水和菜汤,多吃些生梨、葡萄、香蕉、银耳、青菜等滋阴润肺的食品,少吃辣椒、葱、姜、蒜等辛辣燥烈之物;在起居上要做到早睡早起。

早睡以利养阴,早起以利舒肺,呼吸新鲜空气,使机体津液充足,精力充沛。

二、呼吸道感染秋天温差较大,呼吸道粘膜不断受到乍暖乍寒的刺激,极易使人伤风感冒,还会引起扁桃体炎、气管炎和肺炎。

在秋天应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加强户外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

三、心血管疾病。

由于天气变凉,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

心血管病人要坚持服药,坚持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积极防治感冒等,以免诱发加重心血管疾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