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说课稿——亚洲的自然环境

说课稿——亚洲的自然环境

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亚洲的自然环境》,我主要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的自然环境是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这一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居民、经济等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区域,通过对亚洲的学习,教会学生如何通过对地图和相关资料的分析,归纳一个大洲的区域特征。

本节是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开始,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同事注意学法的指导。

让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为继续学习其他区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学习本节,让学生了解分析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要从哪些要素入手,对自然要素的分析要注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2、课程标准分析
本节内容运用地图说明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通过读图和有关资料归纳出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亚洲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读亚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亚洲地势变化及地形
分布的特点。

运用图表说出亚洲某一地区气候的特点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重要理念,我特设立一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位置、范围、地形、河流和气候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的特点;理解河流分布于地形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是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

4、重点和难点
依据新课标对教学目标的要求以及七年级学生的地理知识掌握程度的局限性,我特设立以下重难点:
重点:亚洲的位置特点,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难点:亚洲地势对河流分布的影响。

二、说教法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帮助者、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学过
程的导演,学生才是教学的主题,是教学的中心。

所以必须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

依据新课标改变地理学习方式的理念的教育,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我采用学生参与程度较高的讨论探究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小组合作竞赛学习。

先学后教,启发式教学,这样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

三、说学法
1、学会用图: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学会探究: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探究方法。

3、学会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

4、学会归纳:要求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概括归纳的意识,并能用准确简练的言语表达某一问题的含义。

四、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我会先问同学们上学期所学习的七大洲、四大洋都有哪些,然后通过学生的回答点出上学期学习内容是从全球的角度出发,按地理要素来研究问题,而这一学期我们将从区域的角度出发,以大洲、地区或国家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新课教学部分我会以家长来看学生为例,让学生描述学
校的位置,从而让学生心里有相对位置的概念,然后再以分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理清亚洲周围相邻的大洲和大洋,熟悉亚洲的地理位置,并让同学们扮演各洲上台站出相对的位置,同时读图,让学生形象的把我亚洲在大洋、大洲中所处的位置。

活动结束后我会总结归纳亚洲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并说出亚洲与相邻各州的分界线。

在亚洲为什么是世界第一大洲比分我会让学生结合活动三讨论并指导阅读地理集锦,让学生产生自豪感。

因为是刚开始学习区域地理,学生的分析、归纳总结能力还不是很强。

需要通过我指导完成。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各位领导指正,谢谢大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