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过程对环境污染的措施方案根据项目特点,将生产污水排放,施工粉尘、施工噪音,油漆涂料处理,火灾爆炸等列入项目重要环境控制范围,并纳入环境运行控制管理:如有新的环境因素出现,应及时将其补充到环境污染措施方案中。
1、垃圾、粉尘控制措施:
(1)主要施工道路浇捣硬地坪,一般施工道路采用地坪硬化处理尽量减少松土裸露时间,及时清运。
(2)安排专人进行道路清扫及洒水。
(3)上部结构脚手架全封闭,楼层内垃圾应集中归堆清除,严禁随意扫入脚手架内。
(4)建筑及垃圾应集中堆放、定期清除,生活区域垃圾并加盖,作好现场标记。
(5)土方等粉质材料及垃圾外运时应实行全封闭运输。
(6)水泥堆放设专门水泥库。
2、污水、废物排放控制措施:
(1)本工程污水、废水主要包括施工污废水和生活污废水,施工现场严格执行二级沉淀、三级排放。
(2)施工区域施工废水及生活废水将经过二级沉淀池沉淀,通过埋设在地下的排水沟排入指定的排水口,每周专业检查二次并作好记录。
(3)沉淀池内泥浆应定期组织外运,防止泥浆外溢。
(4)在厕所旁边设化粪池,有专业环卫部门定期清除。
(5)食堂设隔油池,废油由专业回收利用。
(6)冲洗运输车废水必须经排水沟排入沉淀池,严禁流到主要道路。
3、各项环境运行控制方法如下,具体管理办法见方案附件。
(1)生产污水(泥浆)排放按《泥浆排放管理办法》执行。
(2)施工粉尘排放按《施工粉尘和建筑垃圾管理办法》。
(3)施工噪音控制按《施工噪音管理办法》执行。
(4)火灾、爆炸和有毒有害废气的处理按《火灾、爆炸和有毒有害废弃物管理办法》执行。
(5)危险品的处置按《危险品管理办法》执行。
(6)施工现场周边地上地下管线及建筑物的保护按《施工现场周边地上地下管线及建筑物的保护管理办法》执行。
(7)每月进行一次环境进行控制情况检查,平时注意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以保证重要环境因素在运行过程中得到有效控制,每月情况检查结果应填写《环境运行检查记录》。
4、加强值班和报告制度
(1)当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时,项目部要认真落实逐级值班制度,做到领导干部能在突发性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参与处理。
(2)严格执行公司“关于发生重大事故及突发事件报告程序的通知”规定,凡发生突发性火灾、爆炸事故或由此造成的人员伤亡,除立即报119火警电话和120抢救电话外,在20分钟内首先报告公司值班室,不得迟报,误报或瞒报。
凡因报告不及时或压
制不报而造成严重后果和影响的,要追究有关单位领导、部门及有关值班人员的责任。
报告内容应包括: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起因、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已采取的措施,发展的趋势以及要求帮助解决的问题等。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处理过程中应每一小时报告一次,如遇重大情况随时报告。
(3)事故单位及主管部门在事故紧急处置告一段落,要及时作出事故综合报告、内容包括:事故的简况、处置或抢救经过,应吸取的教训,拟对责任人的处理和整改措施等情况。
5、处理的方法和要求
(1)已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信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对重大事故信息,应及时启动预案程序,妥善处置。
(2)对环境污染事故的处理,凡属重大事故,各有关部门和人员须及时赶到现场。
要坚持统一领导、严格依法办事。
讲究策略方法、快速处置,切记随意表态,以防事态扩大。
(3)对已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集团处置突发性事故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
根据事故的类型、人员个财产损失情况视情向有关部门报告。
(4)凡是火灾、爆炸事故造成的严重后果,并已影响,涉及到社会时,要听从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协调、指挥,直到事态平息,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5)因火灾、爆炸事故形成的有毒有害废气物,应通知上级主
管部门,按有关规定和处置,不得擅自清运、焚烧、填埋。
(6)在事故现场发现有境外人员摄影、摄像、录音、采访等活动时,应立即与市府外办和市公安局外事处联系,由有关部门依法进行处理。
6、保护措施
一、自然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1)营造良好环境。
在生活区设置足够的临时卫生设施,经
常进行卫生清理,同时在生活区周围种植花草、树木,美化生活环境。
2)对有害物质(如燃料、废料、垃圾等)要采取焚烧或其
它措施处理后运至指定地点进行掩埋,防止对动、植物及水土环境造成损害。
二、水资源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废水、生活污水按有关要求进行处理,不得直接排
入农田、河流和渠道。
2)清洗骨料的水和其它施工废水、采取过滤、沉淀处理后
方可排放,避免污染河道和周围环境。
3)施工机械排放的废水,采用隔油池等有效措施加以处理,
不得超标排放。
4)生活污水采取二级生化或化粪池等措施进行处理,经检
查符合标准后方准排放。
三、大气环境保护及粉尘的防治措施
1)在设备选择低染设备,并安装空气净化系统,确保达标
排放。
2)在运输水泥等易飞扬物料时用篷布覆盖严密,并装量适中,不生超限运输。
3)对汽油等易挥发品的存放要密闭,并尽量缩短开启时间。
4)在爆破作业中,采用水幕降尘,保证作业面粉尘含量达标。
在弃碴作业时喷水降尘。
5)在有粉尘的作业环境中作业时,除洒水外,作业人员还必须配备劳动防护用品。
6)保持经常洒水,使得施工场地旁的农田作物绿叶无扬尘污染。
四、防止噪声污染的主要措施
1)对使用的工程机械和运输车辆安装消声器并加强维修保养,降低噪音。
2)机械车辆途经居住场所时要减速慢行,不鸣喇叭。
3)在比较固定的机械设备附近,修建隔音屏障,减少噪音传播。
4)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尽量降低夜间车辆出入平率,夜间0点以后施工不安排糙音大的机械
5)适当控制机械布置密度,条件允许时时拉开一定距离,避免机械过于集中形成吵音叠加。
五、防止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主要措施
1)施工营地和施工现场地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处理。
2)施工和生活中的废弃物也可经当地环保部门同意后,运
至指定地点,工地设置能冲洗的厕所,派专人清理打扫,并定期对周围喷药消毒,以防蚊滋生,病毒传播。
3)报废材料运出现场并进行掩埋处理,对施工中废弃
的零配件,边角料、水泥袋、包装箱等及时收集清理,以保护自然环境与景观不受破坏。
六、保护文物及宗教设施
施工过程一旦发现地下有考古、地质研究价值或地下文物时,及时停止施工,尽快通知业主及有关文物保护部门,及时采取保护现场的紧急措施,避免人为的破坏。
七、重要设施的保护
八、驻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