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04t/a柴油加氢装置高压换热器换热效
果下降的原因及措施
茂名分公司吴金源
摘要:本文通过对200×104t/a柴油加氢装置高压换热器E1102ABC 换热效果下降的现象进行分析,提出二次加工油比例增大,特别是焦化柴
油增多是造成高压换热器E1102ABC换热效果下降的直接原因,同时提出
了调整进料比例及加大阻垢剂的注入浓度是解决问题的最优措施
关键词:换热效果对数平均温差二次加工油比例阻垢剂
1 前言
随着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不断攀升,公司在原料的供应上越来越趋于高含硫原油,而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的日趋严格,柴油产品的低硫化已成为趋势,但是由于目前公司的加氢能力不足,大部分的直馏柴油或催化柴油只能通过与低硫的精制柴油调和出厂,这对200×104t/a柴油加氢精制装置长周期运行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反应流出物/原料油换热器E1102ABC在装置流程中占有重要作用。
2 装置概况
200×104t/a柴油加氢精制装置是由洛阳石化工程公司设计的,原设计能力为处理柴油160×104t/a,装置于1999年月11月10日一次投料试车成功。
2001年8月装置进行了200×104t/a处理能力的扩能改造, 2005年3月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装置进行了配炼焦化汽油技术改造,采用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FH-DS催化剂,替代原来的FH-5A催化剂,由洛阳石化工程公司负责焦化汽油改造设计任务。
设计原料为直馏柴油、催化柴油、焦化汽油的混合油,直馏柴油和催化柴油的混合油与焦化汽油按照9:1的比例混合。
设计年开工时数仍为8000小时,空速(重量)为2.5h-1,系统压力为4.0 MPa,氢油比为300 V/V。
3 高压换热器E1102的使用情况
装置原设计没有加注阻垢剂,但装置开汽五个月后,由于高压换热器E1102ABC 壳程结垢严重,于2000年5月被迫停工清除高压换热器E1102ABC壳程上的结垢,
时隔7个月,于2000年12月因同样原因再次被迫停工清除高压换热器E1102ABC 壳程上的结垢。
2001年8月装置扩能改造时,增上了注阻垢剂的设施和设备,并在装置开工后加注阻垢剂,并收到很好的效果。
自2005年4月装置大修以来,我们发现高压换热器E1102壳程出口温度的下降趋势越来越大,见图1和表1。
50
1001502002503002005-4-22005-5-2005-5-12005-5-22005-6-2005-6-12005-6-22005-7-2005-7-12005-7-22005-8-2005-8-12005-10-2005-10-12005-10-22005-11-2005-11-12005-11-22005-12-12005-12-22006-1-2006-1-12006-1-22006-2-2006-2-12006-2-22006-3-2006-3-12006-3-22006-4-2006-4-12006-4-2
图1 2005年4月至2006年4月高压换热器E1102壳程出口温度
表1 2005年4月至2006年4月高压换热器E1102壳程出口温度日下降对比表
4 高压换热器E1102换热效果下降的原因分析
我们分析装置高压换热器结垢主要集中在E1102ABC 三个换热器上,我们根据Q =K .A .△T ,得△T =Q/(K .A ),可以看出,同一台换热器,换热面积A 是一定的,△T (冷热流对数平均温度差)变大时,则K (传热系数)会变小。
我们收集装置E1102ABC 管壳程出入口温度数据,计算出管壳程出入口的对数平均温度差△T ,以此来衡量E1102ABC 的换热效果下降是否过快。
4.1装置各个周期高压换热器对数平均温差对比情况
在原料中加入阻垢剂后,高压换热器E1102壳程出口温度在处理量低于250t/h时,在阻垢剂的注入浓度相同(60ppm)的情况下,E1102对数平均温差由从2005年4月20日的59.8℃上升到2005年12月16日的68.1℃,日平均上升0.035℃,变化不是很明显;从2005年12月17日开始提高处理量至260t/h,至2006年4月30日(共136天),E1102对数平均温差则由68.1℃上升到85.2℃,日平均上升0.126℃,上升较为明显,同时也比第二周期及第一周期快,见表2。
表2 装置各周期E1102对数平均温差日均上升对比
4.2高压换热器换热效果下降的原因分析
(1)2005年12月16日后,装置的处理量高于250t/h,由于反应系统的压差较大,受压缩机的限制,已经无法通过将混氢改在换热器E1102壳程入口前混合来提高流体的流速和湍流程度从而提高换热效果,这是高压换热器换热效果差的一个原因。
(2)二次加工油比例增大是造成高压换热器结垢速度加快的直接原因。
从2005年12月17日开始,装置提量主要是提高二次加工油量,因此二次加工油的比例逐渐增大,直馏柴油与二次加工油的比例最大曾达到1:1。
由于二次加工油,特别是焦化柴油中杂质较多,主要是含有大量的胶质、沥青质及悬浮小颗粒,这些杂质无法通过原料油过滤器脱除,最终在换热器表面聚合和沉积形成较厚垢层,影响换热效果。
二次加工油比例影响见图2。
50
100
150
200
2502005-5-22005-6-2005-6-22005-7-2005-7-12005-8-2005-8-12005-8-32005-9-12005-9-22005-10-12005-10-22005-11-2005-11-22005-12-2005-12-22006-1-2006-1-12006-1-32006-2-12006-2-22006-3-12006-3-22006-4-12006-4-2时间
温度
0.0
10.0
20.0
30.040.0
50.060.0
70.0
80.0
图2二次加工油比例与E1102出口温度
(3)阻垢剂的注入浓度偏低是造成高压换热器结垢速度加快的间接原因。
我们统计了各周期阻垢剂注入浓度与E1102对数平均温差日均上升的对比情况 ,见表3。
表3装置各周期阻垢剂注入浓度与E1102对数平均温差日均上升对比表
由表3可以看出:(1):在处理量相同的情况下,阻垢剂注入浓度由40ppm增大至60ppm时,序号③的E1102对数平均温差日均上升速度比序号②日均上升速度慢,说明阻垢剂的注入浓度为40ppm时偏小;(2):序号④与序号③比较,在二次加工油比例≥35%时,E1102对数平均温差日均上升速度明显加快,说明阻垢剂的注入浓度为60ppm时偏小。
(3) :序号④与序号⑤比较,在处理量和二次加工油比例相同的情况下,从2006年4月30日至6月30日共(60天)提高阻垢剂注入浓度至70ppm,E1102对数平均温差则由85.2℃上升到88.5℃,日平均上升0.055℃,上升速度明显下降。
注:注水点选择在E1102B管程入口,注入点温度为180℃,注水为脱盐水,一般不会造成氯化铵和硫氢化铵结晶析出,当二次加工油比例变化和调整阻垢剂注入浓度时,E1102换热器效果有明显变化,在此认为,高压换热器E1102换热效果下降主要原因来自壳程方面。
5 解决高压换热器E1102换热效果下降的措施
(1)加大原料油的分析与检查力度,对原料脏及性质不明的原料,应要求生产调度及时换罐或重新调配。
(2)加强原料油过滤器的使用与维护,确保原料油过滤器正常运行,严禁投用过滤器跨线。
(3)在生产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调小二次加工油的比例,特别是焦化柴油的比例,从源头上减少以高压换热器结垢的影响。
(4)在循环机及新氢机出口压力允许的条件下,投用新增混氢线,将混氢改至高压换热器E1102C壳程入口,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果。
(5)当二次加工油的比例大于35%时,阻垢剂的注入浓度应增大至80~100ppm,从管理上减少对高压换热器结垢的影响。
6 结论
(1)二次加工油的比例大于35%时,高压换热器E1102的结垢速度加快,是造成高压换热器换热效果下降的直接原因。
(2)阻垢剂的注入浓度偏低是造成高压换热器换热效果下降的间接原因。
当二次加工油的比例大于35%时,仍以60ppm的浓度注入阻垢剂,未能有效的降低换热器E1102结垢的速度,提至70ppm时,能有效的降低换热器E1102结垢的速度.(3)建议二次加工油的比例大于35%时,阻垢剂的注入浓度应增大至80~100p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