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源系统组成

电源系统组成

1. 电源系统组成1号线25座正线车站,2个车辆段(古城车辆段和四惠车辆段),1处指挥控制中心。

正线车站中地下车站23座,分别为53号站、52号站、苹果园站、古城路站、八角游乐园站、八宝山站、玉泉路站、五棵松站、万寿路站、公主坟站、军事博物馆站、木樨地站、南礼士路站、复兴门站(下层)、西单站、天安门西站、天安门东站、王府井站、东单站、建国门站(下层)、永安里站、国贸站和大望路站;地面车站2座,分别为四惠站和四惠东站。

2号线18座正线车站,1个车辆段(太平湖车辆段),1处指挥控制中心。

车站均为地下,分别为西直门站、车公庄站、阜成门站、复兴门站(上层)、长椿街站、宣武门站、和平门站、前门站、崇文门站、北京站、建国门站(上层)、朝阳门站、东四十条站、东直门站、雍和宫站、安定门站、鼓楼大街站和积水潭站。

1号线、2号线之间在复兴门站、建国门站换乘。

通信电源系统主要由交流电源引入开关箱、两路交流电源切换屏、-48V直流高频开关电源、交流不间断电源(UPS)、2V蓄电池组(直流高频开关电源用)、12V蓄电池组(UPS用)、直流输出配电单元、交流输出配电单元、电源集中监控网管设备等组成。

北京地铁1、2号线各车站、车辆段、指挥中心通信电源均采用-48V直流高频开关电源与交流不间断电源(UPS)相结合的供电方式。

对要求交流不间断供电的通信设备,采用交流不间断电源(UPS)以集中供电方式供电。

要求交流不间断电源(UPS)供电的通信设备主要有:广播设备、闭路电视设备、无线设备、网管设备、时钟设备等。

对要求直流不间断供电的通信设备,采用-48V直流高频开关电源以集中供电方式供电。

直流电源系统采用在线充电方式以全浮充制运行,直流电源基础电压为-48V。

要求直流供电的通信设备主要有:传输设备、公务电话设备、专用电话设备、无线设备等。

交流电源主要由交流电源引入开关箱、两路交流电源切换屏、交流不间断电源(UPS)、12V蓄电池组(UPS用)、交流输出配电单元等构成。

各车站、车辆段均设置1台UPS进行供电;控制中心设置2台UPS,采用双机并联冗余方式供电,两台UPS均分负载,当1台UPS故障时,另1台UPS承担全部负载。

直流电源由-48V直流高频开关电源、直流输出配电单元、2V蓄电池组(直流高频开关电源用)等构成。

各车站、车辆段、控制中心均设置1套-48V直流高频开关电源。

2.招标范围本工程拟在下列地点新设交流电源引入开关箱、两路交流电源切换屏、-48V 直流高频开关电源、交流不间断电源(UPS)、2V蓄电池组(直流高频开关电源用)、12V蓄电池组(UPS用)等设备及相关配套设备。

设置地点为:控制中心;1号线正线25座车站;1号线古城车辆段、四惠车辆段;2号线正线18座车站;2号线太平湖车辆段。

2.1 设备及服务需求清单见附表1。

本工程供货期为合同生效后3个月内,交货时间根据实际工程进度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

2.2 专用仪器仪表种类及数量见附表2。

施工及验收测试所需仪表均由卖方提供。

2.3 备品备件招标方要求必备的备品备件为设备关键板件,其它备品备件具体配置和数量由卖方根据其技术方案自行确定。

全部备品备件总价不低于设备总价的3%,不计入投标总价,随设备赠送。

所有备品备件必须是全新的,并与所提供系统设备具有相同的技术规范和生产质量、工艺标准。

投标方应提供各种设备必需的日常维护备件和消耗备件,并列出各种备品备件的详细清单、配备方法及相应的单价。

投标方应提供备品备件的计算方法。

招标方对备品备件的种类和数量可进行调整,备品备件的单价不变。

附表1 本工程主要设备及服务需求清单注:(1)买方有权在合同签定前对设备配置数量进行调整。

(2)52号站、53号站设备应用环境特殊(52号站、53号站及其区间有凝露现象),需根据实际环境选择相应的配套设备。

4.1 设备应用环境通信设备的应用环境如附表3所示。

附表3 通信设备应用环境4.2 车辆及牵引供电1)列车编组: 6节(3动3拖)。

2)最高速度:80km/h; 旅行速度: 35km/h。

3)配车数量:117列。

4)列车牵引系统的供电制式为直流750V系统接触轨馈电方式。

4.3 通信机械室工艺条件本工程在控制中心、43个车站和3个车辆段信号楼各提供一间通信机械室,用于安装卖方所提供的设备。

通信机械室工艺条件如附表4所示。

附表4 通信机械室工艺条件4.4 卖方所供设备应满足的其他要求4.4.1 电磁兼容要求卖方应充分认识系统设备的使用环境,系统设备应不受地铁其他系统的电磁干扰,也不对其他系统产生电磁干扰。

4.4.2 走线方式1号线天安门西站至四惠东站、四惠车辆段、太平湖车辆段、控制中心通信机械室的配线连接应采用下部走线方式,其余车站、车辆段通信机械室的配线连接应采用上部走线方式,请说明卖方所提供设备的出线方式。

4.4.3 冷却方式请说明卖方所提供设备的冷却方式。

4.4.4 技术安全要求由投标方提供。

4.4.5 在设备安装调试阶段,部分机房空调暂不具备,室内灰尘较大、温湿度暂不保障,投标方应充分考虑此因素,保障电源系统开通。

5. 主要设备基本参数5.1 两路交流电源切换屏以下规定了本工程所需的两路交流电源切换屏的技术要求,投标方提出的任何替代指标应不劣于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

本工程通信设备按一级负荷供电。

由变电所引接两路独立的三相五线制交流电源至通信机械室的交流电源引入开关箱,再从交流电源引入开关箱将两路交流电源分别引入两路交流电源切换屏。

两路输入电源中,一路为主用电源,一路为备用电源。

当主用电源故障时,能自动切换至备用电源。

5.1.1 基本性能5.1.1.1 正常使用环境条件环境温度:-5℃~+40℃相对湿度≤90%((40±2)℃,无凝露)大气压力:70~106kPa5.1.1.2 储存运输环境及机械条件环境温度:-40℃~+70℃5.1.1.3 结构1)结构形式机架式2)结构尺寸结构尺寸应符合GB/T 3047.1的有关规定,高度为2000mm。

5.1.1.4 外观机柜表面应喷涂无眩目反光的覆盖层,颜色应均匀一致,面板应平整,无起泡、裂痕、流痕、毛刺,镀层牢固、平整,无剥落、锈蚀及裂痕等现象,焊接应均匀、牢固,无夹渣、无变形及少穿。

所有黑色金属件均应覆盖可靠的覆盖层。

机牌、标志、标记应平整清晰。

5.1.2 电气特性5.1.2.1 输入特性输入电压:380V±30%,三相五线制输入频率:50Hz±10%电压波形正弦畸变率:≤5%5.1.2.2 输入电源电路输入电源为三相五线制,设置两路输入电源电路。

其中一路为主用电路,一路为备用电路。

5.1.2.3 交流输入容量控制中心:60KVA1号线正线车站:30KVA1号线古城车辆段:40KVA1号线四惠车辆段:50KVA2号线正线车站:30KVA2号线太平湖车辆段:40KVA5.1.2.4 交流输出分路1、2号正线车站、车辆段交流输出分路为三相五线5路,其中100A 3路,50A 2路;单相三线6路,其中50A 3路,10A 3路。

控制中心交流输出分路为三相五线10路,其中200A 4路,100A 4路,50A 2路;单相三线5路,其中50A 2路,10A 3路。

5.1.3 照明两路交流电源切换屏应设保证照明分路。

5.1.4 接地1)机架/机柜必须设保护地线的接线端子。

2)保护地线的接线端子与机架/机柜的壳体应有良好的电接触。

3)保护地线的接线端子应采用铜材(直径≥M8)。

4)中性线装置应与机架/机柜绝缘。

5.1.5 防雷1)应在机内设置防雷装置。

2)输入端的相线及零线均应分别对地加装避雷器。

3)避雷器的参数应符合GB11032-89的规定。

4)两路交流电源切换屏应能承受模拟雷击电压波形1.2/50μs、电压峰值为4kV的冲击5次,模拟雷击电压波形8/20μs、电流峰值为2kA的冲击5次,每闪冲击间隔时间不小于1min。

5)避雷器直流参考电压电压为220V,直流1mA参考电压为600V;电压为380V,直流1mA参考电压为1200V。

5.1.6 绝缘性能5.1.6.1 绝缘电阻两路交流电源切换屏各带电回路对地(该回路不直接对地)绝缘电阻不低于2MΩ。

5.1.6.2 绝缘强度两路交流电源切换屏各带电回路对金属外壳(或地)之间、非电连接的两个带电回路之间以及工作在60V以下不与主电路直接连接的辅助电路,应能承受附表5规定的交流电压(50Hz)1min无击穿、无飞弧现象(对地漏电流小于10mA):附表5 两路交流电源切换屏绝缘强度试验电压两路交流电源切换屏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1×105小时。

5.1.8 温升两路交流电源切换屏通过额定电流时,各电气元件和部件的温升应符合附表6的规定。

附表6 两路交流电源切换屏各电气元件和部件的温升主电路接头间的相序和极性排列应符合GB/T 4720的有关规定。

5.1.10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各带电回路之间以及带电零部件或接地的零部件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GB/T 3797的有关规定。

5.1.11 连接导线连接导线应具有与额定绝缘电压相适应的绝缘。

电路的绝缘导线,当采用单芯铜芯绝缘线时,其截面不得小于0.75mm2;当采用多芯铜芯绝缘线时,其截面不得小于0.5mm2;用于电流很小的控制电路,其截面不得小于0.2mm2。

母线必须采用紫铜。

母线应平直、光滑,端头、弯曲处及连接处应平滑、导电良好。

5.1.12 颜色标志交流母线和直流母线的色标应符合GB/T 2681的有关规定。

所用的指示灯和按钮的颜色应符合GB/T 2682的有关规定。

5.2 交流不间断电源(UPS)本工程交流电源设备采用三进三出、在线式交流不间断电源(UPS),并配置输入、输出隔离变压器。

以下规定了本工程所需的交流不间断电源(UPS)的技术要求,投标方提出的任何替代指标应不劣于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

5.2.1 基本性能5.2.1.1 正常使用环境条件环境温度:+5℃~+40℃相对湿度≤93%((40±2)℃,无凝露)5.2.1.2 储存运输环境及机械条件环境温度:-5℃~+55℃(不含电池)振动、冲击条件:符合GB/T14715-93中5.3.2的规定。

5.2.1.3 外观与结构机箱镀层牢固,漆面均匀,无剥落、锈蚀及裂痕等现象。

机箱表面平整,所有标牌、标记、文字符号应清晰、正确、整齐。

5.2.2 电磁兼容5.2.2.1 传导干扰在150KHz~30MHz频段内,系统电源线上的传导干扰电平应符合YD/T983-1983中5.1表2中规定的限值。

5.2.2.2 电磁辐射干扰在30MHz~1000MHz频段内,系统的电磁辐射干扰电压电平应符合YD/T983-1983中5.2表4中规定的限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