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保护体系(正文)

环境保护体系(正文)

环境保护体系一、环境保护管理目标水源无污染、农田无危害、噪声不扰民、市内施工场地扬尘符合要求,积极保护野、水生动物,实现零投诉目标。

二、环境保护组织机构及保证体系2.1环境保护保证体系建立健全施工环境保护体系,贯彻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定期不定期地召开环境保护的会议,研究项目环境保护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施工环境保护保证体系见图1。

2.2环境保护组织机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施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领导小组,由安质部归口管理,配专职环保工程师负责施工环境保护具体工作、坚持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的原则,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从组织上、制度上、经济上保证施工环境满足国家规定标准和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标准。

环境保护组织机构见图2。

环保组织机构框图图2 环境保护组织机构图三、各部门及相关人员职责3.1 项目经理3.1.1 认真贯彻实施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对体系要求在本项目部实施的符合性和有效性负责,对所承担工程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负全面领导责任。

3.1.2 提高全员参与、持续改进、满足顾客要求、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明确并督促各类人员严格履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职责,开展规定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活动。

3.1.3 贯彻实施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和指标,组织制定并实施本项目部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确保目标、指标的实现。

3.1.4 指挥施工生产经营活动,有效调配和管理施工现场的人力、资金、物资、设备、设施等资源,确保施工过程、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运行受控。

3.1.5 支持副职和各类管理人员行使管理职责,做好内部信息沟通、交流或协商,创造并保持员工充分参与实现公司和项目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和谐氛围。

3.1.6 定期不定期组织对顾客、相关方意见和要求的调查、沟通和交流活动,增强顾客和相关方的满意度。

3.1.7审批本项目《环境保护保证体系》等文件,定期组织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因素的监测活动。

3.1.8 认真履行管理职责,落实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对所主管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绩效负责。

3.2项目总工3.2.1 协助项目部经理进行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负技术领导责任。

3.2.2 组织制定并确保实施工程项目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组织编制并实施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检查活动,参加重要环境因素、重大危险因素的监测活动。

3.2.3 对环境和安全违章及时予以纠正,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组织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组织制定并实施预防措施、改进措施。

3.3安质部3.3.1 负责对本项目部工程质量、职工健康安全、环境管理工作监督检查。

3.3.2 在项目经理和总工的领导下,作好本项目部安全质量环保工作。

对因不坚持原则,工作失误造成的事件、事故和不合格品承担直接责任,对弄虚作假,隐瞒事故的行为追究其责任。

3.3.3 参与制定本项目部安全、环境、质量目标,明确创优等级及保证措施,并上报公司安质部。

3.3.4 组织定期和不定期的环保检查和评比,下发检查通报。

3.3.5 对安全质量环保实施监督检查,参与验工计价并负责隐蔽工程的检查签证。

参加对事故的处理。

3.3.6 组织开展QC小组攻关活动,作好本项目部成果的评选,推荐上报优秀QC成果材料参加公司成果发布会。

3.3.7 对项目部贯彻执行三标一体化管理系统文件、《规范》、《验标》等情况进行检查,协调各职能部门作好贯标工作,内、外审时严禁出现严重不合格项。

3.4工程部部长3.4.1 负责统一协调相关部门制定质量计划编制、施工过程控制、过程检验和试验、防护和交付、服务、进货检验和试验、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检验和试验状态、统计技术程序,并监督贯彻实施。

3.4.2 参与分包方评价及内部质量审核,做好本部门技术文件和资料的控制;协助物资设备部做好材料采购、顾客提供产品控制、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以及搬运贮存程序的运行;协助安质环保部做好最终检验和试验以及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的运行,对本部门内审出现的不合格项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并贯彻执行;认真做好本部门的质量记录。

3.4.3 负责收集、复核各工点技术人员的技术交底,负责关键工序的技术交底,收集、复核技术人员对质量、安全、环保的技术交底。

3.5物质设备部部长3.5.1 负责进场物资的验收、标识、记录,保证工程所需物资符合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要求,并将物资质量证明依据及时传递给技术部门;3.5.2 负责进场物资的贮存、保管、维护、发放、退场工作,组织进场物资的场内搬运,防止物资损坏、变质、丢失和污染环境;3.5.3 负责组织物资供方的选择评价,对物资供方的环境行为施加影响;3.5.4 做好修旧利废工作,对施工余料、废料进行分检、回收、利用,减少浪费,节约资源;对危险品、固体废弃物进行控制、处置。

3.5.5参与设备的选择、组织设备进场、安装验收和退场,对设备使用期间的质量、安全和环保性能、维护保养、设备操作人员的持证上岗等情况进行监督,保持设备的能力;3.5.6 对设备的环境因素、危害因素进行监测、测量、控制,减少和控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预防和减少设备事故,保证目标、指标的实现;3.5.7收集、整理设备管理记录、资料,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台帐、档案。

3.6环保工程师3.6.1 协助领导建立各项环卫制度,拟订相应的管理措施并监督落实;3.6.2 贯彻实施环境管理方案,对有关目标、指标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负责生活污水、垃圾的管理,落实节水、节电指标,组织用电设备的节能技术改造工作;3.6.3 对办公区、生活区的清洁卫生进行检查,对环卫违章进行纠正。

3.7操作工人3.8.1 严格按照技术交底、安全交底、施工作业指导书操作,无技术、环保、安全等要求的作业交底不施工;3.8.2 认真进行个体防护,减轻有害作业对职业健康安全危害;3.8.3 自觉接受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的检查和指导,及时纠正本工种工序作业的不合格品和违章行为。

四、工程施工环境保护的主要技术措施4.1植被保护措施保护原有植被。

对合同规定的施工范围内的植物、树木等尽力维护原状;砍除树木和其它经济植物时,应事先征得所有者和业主的同意,严禁超范围砍伐。

缓坡采用喷播植草,陡坡采用三维土工网垫植草防护,对开挖产生的弃碴运到指定的弃碴场,其上覆土不少于50cm,种草绿化,设置挡碴墙及盲沟和反滤层。

永久用地范围内的裸露地表用植被加以覆盖。

临时用地范围内的耕地采取措施进行复耕,其它裸露地表植草或种树进行绿化。

4.2弃碴防护工程弃土堆防护原则:4.2.1 凡弃土堆坡脚均设挡碴墙,墙身采用M7.5号浆砌片石。

4.2.2 施工应遵循弃碴场“先挡后弃、就近弃碴”的原则,碴场位置按设计设置,挡碴墙埋入地面下不小于1m。

挡碴墙应置于牢固的基础上。

4.2.3 工程竣工后,弃碴场应按设计平整后进行复耕或恢复植被。

4.3临时工程的修建标准生产、生活房屋的修建均采用彩钢预制板全框架结构,尽量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生产、生活房屋的四周设通畅的排水系统,并对空地进行绿化,同时混凝土拌合站、料场、料库采用15~20cm厚的C15混凝土进行场地硬化,减少水土流失。

4.4临时工程的排污处理施工中加强生产管理,保证设备完好率,防止跑、冒、滴、漏,杜绝人为排放污水污染。

同时加强对污水管理,防止乱排、乱倒。

临时工程的排污处理,包括污水及废碴处理。

4.4.1 污水处理污水主要指拌合站产生的废水,采用多级沉淀池过滤沉淀,结合本合同段的四座桥梁桩基部分为钻孔桩会出现泥浆污水,本着环保节约的原则,处理达标后循环使用。

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为:污水→收集系统→多级沉淀池→沉淀净化处理→清水井→蓄水池→循环使用。

4.4.2 废碴处理废碴主要包括冲洗拌合站及沉淀池中的废碴,处理方案为:集中弃往指定的弃碴场,完工后统一对弃碴场进行复耕或绿化。

4.4.3 钢结构加工场的废油全部收集到废油桶中,集中处理,不允许乱丢乱倒。

4.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4.5.1 营造良好环境。

在施工现场和生活区设置足够的临时卫生设施,经常进行卫生清理,同时在生活区周围种植花草、树木,美化生活环境。

4.5.2 保护野、水生动物。

严禁施工人员猎杀野、水生动物。

4.5.3 石方爆破作业采取控制爆破,严格控制装药量,防止飞石对附近林木、植物造成损害。

4.5.4 对有害物质(如燃料、废料、垃圾等)要通过焚烧或其它措施处理后运至指定地点进行掩埋,防止对动、植物造成损害。

4.5.5 按设计要求砌筑挡碴墙,防止弃碴流失侵占农田或堵塞河道。

4.5.6 工程完工后,及时进行现场彻底清理,并按设计要求采用植被覆盖或其它处理措施。

4.6水环境保持措施4.6.1 施工靠近生活水源的地方,用沟壕或堤坝同生活水源隔开,避免渗透造成生活水源污染。

4.6.2 施工废水按有关要求进行处理,不得直接排入农田、河流和渠道。

4.6.3 砼拌合站、料场等施工场地进行硬化,在场地四周设置排水沟,将施工污水排入沉淀池经处理后排出施工场地外,将施工生产的废液挖坑掩埋,严禁随意排放弃置。

4.6.4 施工机械产生的废油废水,采用隔油池等措施加以处理,不得超标排放。

被油污染的岩土应挖坑深埋处理。

4.6.5 生活污水采取二级生化或三级化粪池等措施进行净化处理,经检查符合标准后方准排放。

4.6.6 生活垃圾分类管理,集中到垃圾池及可回收垃圾池进行分类处理。

4.6.7 隧道口设污水沉淀池,从隧道出来的污水经沉淀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天然水沟。

污水沉淀池定期清理。

4.6.8 钻孔桩产生的泥浆,根据不同的现场施工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水中墩台桩基钻孔施工,采用钢水箱做循环池,泥浆全部用泥浆罐车外运集中处理,不得排入江中;陆地墩台桩基钻孔,在施工现场挖泥浆池,其具体位置、大小的选择应满足现场施工要求,避免泥浆外流,污染周围环境及水体,泥浆全部用泥浆罐车外运集中处理。

4.7大气环境的保护措施4.7.1 在设备选型时选择低污染设备,并安装空气污染控制系统。

4.7.2 在运输水泥等易飞扬物料时用篷布覆盖严密,并装量适中,不得超限运输。

4.7.3 配备专用洒水车,对施工现场和运输道路经常进行洒水湿润,减少扬尘。

4.7.4 对汽油等易挥发品的存放要密闭,并尽量缩短开启时间。

4.7.5 隧道施工使用电动机械和低污染机械,洞内采用压入式通风,加强通风排烟。

4.7.6 在爆破作业中,采用水幕降尘,保证作业面粉尘含量达标。

在弃碴场设置喷水降尘系统,在弃碴作业时喷水降尘。

4.7.7 在有粉尘的环境中作业,除洒水外,作业人员还必须配备劳保防护用品。

4.8降低噪音措施4.8.1 对使用的工程机械和运输车辆安装消声器并加强维修保养,降低噪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