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外科学-第二十七章 食管疾病(含案例分析)
外科学-第二十七章 食管疾病(含案例分析)
食管上括约肌 食管下括约肌
第一节
食管癌
外科学(第9版)
概述
•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上消化道恶性肿瘤,被列为全球第八大恶性肿瘤,发病数仅次于胃癌。 • 我国属高发病国家之一。我国对食管癌进行了较广泛的调查和研究,并对病因研究也进
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外科学(第9版)
流行病学
• 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各国差异很大。欧、美等国发病率很低,约为2~5/10万。 • 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高发区主要在太行山南段的河南、河北、山西三省
第二十七章
食管疾病
目录
第一节 食管癌 第二节 食管良性肿瘤 第三节 腐蚀性食管灼伤 第四节 食管运动功能障碍 第五节 食管憩室
重点难点
掌握
食管癌的病理、临床分期、病理形态、转移方式; 食管癌的临床表现(早期及晚期典型表现); 食管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食管癌的治疗原则。
熟悉 食管良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贲门失弛症的诊断和治疗。
治疗
• 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 原则上以外科手术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
外科学(第9版)
临床表现
• 早期表现:无明显吞咽困难,主要为进食物时食物通过缓慢,吞咽时胸骨后隐痛,长期有 梗噎或异物感,大部分病人有轻度剌痛感。症状时轻时重。
外科学(第9版)
临床表现
• 中、晚期表现:进行性吞咽困难,开始尚可经水送下,随后发展为不能进半流食、流食, 终至滴水不入。常伴有呕吐,胸骨后疼痛,多见于溃疡型病例。晚期病例可在颈部锁骨 上区出现淋巴结转移灶。
中晚期食管癌X线
外科学(第9版)
中晚期食管癌X线
外科学(第9版)
内镜检查
• 内镜检查+活检能直接观察食管黏膜的 病变情况并确诊,为诊断金标准。通过 刷检及活体组织切片能明确诊断,对于 中晚期食管癌的确诊率可达100%,早 期食管癌的诊断也比X线检查有明显优 越性。
食管癌内镜检查
外科学(第9版)
早期食管癌
• 早期食管癌X线检查不易发现,如用稀钡浆,多轴透视, 注意食管黏膜相变化(包括黏膜增粗、中断、迂曲、小 溃疡及食管壁僵硬及局灶性小充盈缺损)可能发现早期 食管癌。
早期食管癌X线
外科学(第9版)
中晚期食管癌
• 对于中期食管癌单凭X线检查其诊断正确率可达95% 以上。X线主要表现为食管充盈缺损,黏膜纹理破坏, 管腔狭窄、不规则,近端食管扩张等征象。
外科学(第9版)
国际TNM分期
• 国际上采用TNM分期,为了与国际同步,应该逐步采用国际TNM分期。食管癌和胃食管 交界癌国际TNM分期标准第8版:
T——原发肿瘤 Tis 重度不典型增生(定义为恶性细胞未突破基底膜) T1 肿瘤侵及黏膜固有层、黏膜肌层或黏膜下层 T2 肿瘤侵及食管肌层 T3 肿瘤侵及食管外膜 T4 肿瘤侵及食管周围结构
外科学(第9版)
食管分段
• 在解剖学上,一般将食管划分为颈段、胸段(胸上、胸中和胸下段)以及腹段三个部分。 食管三个狭窄,即咽部、食管与左主气管处及膈肌。
外科学(第9版)
病理特点
• 我国鳞癌为主(80%),美国和欧洲以腺癌为主(70%以上)。 • 胸中段食管癌最常见,下段次之,上段较少。 • 病理形态分四型:髓质型、蕈伞型、溃疡型和缩窄型。 • 以黏膜下扩散为最早,继而全层浸润,而后侵犯邻近器官。转移主要通过淋巴途径。
胸部CT扫描
• 显示食管癌向腔外扩展情况、局部淋巴结转移及肝转移等能提供全面的资料,但CT检查对 于肿瘤浸润与粘连难以辨别,CT在诊断食管癌的病人中无明显优越性,更非绝对需要。
外科学(第9版)
胸、腹部CT扫描(CT scan)
外科学(第9版)
经食管超声内镜检查(EUS)
• 判断肿瘤侵犯深度,评估T分期。 • 淋巴结穿刺活检。
交界处为中心,向四周呈同心圆状扩展。该区域年平均发病率可达32/10万。
外科学(第9版)
病因学
• 食管癌的发病原因尚无定论,但吸烟和重度饮酒已证明是其重要原因。研究显示,吸烟者 食管癌的发生率增加3~8倍,而饮酒者增加7~50倍。
• 致癌危险因素:①亚硝胺类及霉菌、毒素;②遗传因素;③营养不良及微量元素缺乏;④ 饮食习惯;⑤食管癌遗传易感因素等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外科学(第9版)
国际TNM分期
• N——区域淋巴结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 1~2枚区域淋巴结转移 N2 3~6枚区域淋巴结转移 N3 ≥7枚区域淋巴结
• 局部淋巴结包括: 颈段:颈部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 胸段:纵隔淋巴结,胃周围淋巴结,除外腹腔动脉旁淋巴结
• M——远处转移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外科学(第9版)
临床表现
• 外侵症状:如肿瘤侵及胸膜或脊神经,则可在胸背部产生疼痛;侵及气管或支气管可出现 刺激性咳嗽;形成食管-气管瘘可表现为进食呛咳;侵及喉返神经可出现声音嘶哑;穿透大 血管可出现致死性大呕血。
外科学(第9版)
X线检查
• 食管X线钡餐检查是诊断食管癌最主要的方法之一。
外科学(第9版)
EUS
外科学(第9版)
PE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外科学(第9版)
鉴别诊断
• 食管癌的诊断是一般无困难,有时需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 贲门失弛缓症 食管良性狭窄 食管良性肿瘤
上述疾病有的结合病史可以鉴别,但大多数依靠X线及食管镜检查来作出明确诊断。
外科学(第9版)
了解 腐蚀性食管灼伤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食管憩室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外科学(第9版)
组织结构
• 食管壁具有四层组织结构,即:黏膜 层、黏膜下层、肌层与外膜。
• 食管肌层由横纹肌和平滑肌构成。 • 食管外膜为疏松结缔组织,而非典型
消化道的浆肌层。
食管壁组织结构
外科学(第9版)
解剖
• 食管是连接咽与胃之间的长管状的肌性器官, 长约25~30cm,门齿距食管入口约15cm, 终止于腹腔内的胃食管连接部。
食管的解剖
外科学(第9版)
血液供应
• 食管的动脉血液供应非常丰富,其特点是:分段 性、多支性、多源性、分支细小,来自颈、胸、 腹不同来源的血管,在食管壁内和壁外互相吻合。
食管的血液供应内。 • 食管上、下两端分别存在食管上括
约肌和食管下括约肌。其功能分别 为阻止空气由咽进入食管和防止胃 内容物反流到食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