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理综化学解析:滁州中学管耀武6.下列“化学与生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硫酸钡可用钡餐透视B.盐卤可用于制豆腐C.明矾可用于水的消毒,杀菌D.醋可用于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答案:C知识点:化学与生活,试题解析:硫酸钡不溶于胃酸,不能被X-射线通过,用做钡餐,A正确;盐卤可以使豆浆发生凝聚成豆腐利用了胶体的凝聚原理,B正确;明矾用于水的净化主要是利用胶体的吸附性作沉淀剂,不是杀菌、消毒的,C错;醋酸可以与水垢的成分碳酸钙反应,可以用来除垢,D正确。
难易度:易☆7.下列推论正确的( )A.SiH4的沸点高于CH4,可推测pH3的沸点高于NH3B.NH4+为正四面体,可推测出PH4+也为正四面题结构C.CO2晶体是分子晶体,可推测SiO2晶体也是分子晶体,D.C2H6是碳链为直线型的非极性分子,可推测C3H8也是碳链为直线型的非极性分子答案:B知识点:物质熔沸点高低比较,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晶体类型及性质,杂化轨道理论、简单分子或者离子的空间结构试题解析:由于NH3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反常偏高大于pH3,A错;N、P是同主族元素,原子结构相似,它们的气态氢化物及其离子NH4+和PH4+结构类似都是正四面体构型,B正确;CO2是分子晶体,而SiO2是原子晶体,C错;C2H6中两个-CH3对称,是非极性分子,而C3H8是锯齿形结构,中间碳原子上极性不能互消,为极性分子,,D错。
难易度:中☆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不一定存在共价键B.分子中含两个氢原子的酸一定是二元酸C.含有金属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D.元素的非金属型越强,其单质的活泼性一定越强答案:A知识点:晶体类型及性质,试题解析:惰性气体组成的晶体中不含化学键,只含有分子间作用力,A正确;分子中含有2个能电离成H+的氢原子的酸才是二元酸,如CH3COOH分子中含有4个H,却是一元酸,B 错;金属晶体中含有金属阳离子,但不是离子晶体,C错;氮元素的非金属性比较强,但N2由于分子内三键而稳定,D错。
难易度:中☆9.25 ℃在等体积的①pH=0的H2SO4溶液,②0.05 mol·L-1的Ba(OH)2溶液,③pH = 10的Na2S溶液,④pH=5的NH4NO3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10∶1010∶109B.1∶5∶5×109∶5×109C.1∶20∶1010∶109D.1∶10 ∶104∶109答案:A知识点:水的电离影响,离子积常数,盐类水解试题解析:①中pH=0的H2SO4中c(H+)=1.0 mol·L-1,c(OH-)=1.0×10-14mol·L-1,水电离程度为1.0×10-14mol·L-1;②中c(OH-)=0.1 mol·L-1,c(H+)=1.0×10-13mol·L-1,水电离程度为1.0×10-13mol·L-1;③中c(OH-)=1.0×10-4mol·L-1,水的电离程度为1.0×10-4mol·L-1;④中c(H+)=1.0×10-5mol·L-1,水的电离程度为1.0×10-5mol·L-1。
故①②③④中水的电离程度之比为:1.0×10-14mol·L-1:1.0×10-13mol·L-1:1.0×10-4mol·L-1:1.0×10-5mol·L-1=1:10:1010:109,A项正确。
难易度:中☆10.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4+、Ba2+、Mg2+、H+、OH-、Cl-、HCO3-、SO42 -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②0.1 mol/l乙溶液中c(H+)>0.1 mol/l;③向丙容器中滴入AgNO3溶液又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甲溶液含有Ba2+B.乙溶液含有SO42 -C.丙溶液含有Cl-D丁溶液含有Mg2+答案:D知识点:化学物质的分析检验试题解析:根据②中的信息可知乙是电离程度很大的二元酸,故乙是H2SO4;根据③中现象,可以推知丙中含有Cl-;再结合①中提供信息,甲与其它三种物质混合均产生白色沉淀,则可推出甲是Ba(OH)2,乙是H2SO4,丙是MgCl2,丁是NH4HCO3,故D错误。
难易度:中☆11.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操作和现象结论HNO3分解成了NO2A 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B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浊液,加热,没有红色沉淀生成淀粉没有水解成葡萄糖C 向无水乙醇中加入浓H2SO4,加热至170°C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红色褪去使溶液褪色的气体是乙烯D 向饱和Na2CO3中通入足量CO2溶液变浑浊析出了NaHCO3答案:D知识点:化学实验设计和评价,化学物质的分析检验试题解析:向Fe(NO3)2溶液中加入H2SO4,则会发生离子反应:3Fe2++NO3-+4H+=3Fe3++NO↑+2H2O,产生的NO在管口生成NO2呈现红色,而不是HNO3分解产生NO2,故A错;应加入碱将水解后的淀粉溶液调节成碱性,再加入新制Cu(OH)2浊液,加热,才可以产生红色沉淀,B错;乙醇和浓硫酸反应制取乙烯的过程中,会有少量的SO2产生,也可带出乙醇蒸汽,都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错;由于碳酸氢钠溶解度小于碳酸钠,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发生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碳酸氢钠会从过饱和溶液中析出, D正确。
难易度:中☆12.25°C和101kpa时,乙烷、乙炔和丙烯组成的混合烃32 mL与过量氧气混合并完全燃烧,除去水蒸气,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气体的总体积缩小了72 mL,原混合烃中乙炔的体积分数为( )A.12.5% B.25% C.50% D.75%答案:B知识点:烃(有机物)的燃烧规律,差值法计算试题解析:根据燃烧方程式:C2H6+7/2O2=2CO2+3H2O △V1 3.52 2.5C2H2+5/2O2=2CO2+H2O△V1 2.52 1.5C3H6+9/2O2=3CO2+3H2O△V1 4.5 3 2.5由方程式不难发现看,C2H6和C3H6反应后体积缩小的量是相同的,故可将两者看成是一种物质即可;设C2H6和C3H6一共为x mL,C2H2为y mL。
则有x+y=32;2.5x+1.5y =72,解得y=8。
混合烃中乙炔的体积分数为8/32=1/4,B正确。
难易度:中☆13.可逆反应①X(g)+2Y(g )2Z(g) 、②2M (g)N(g)+p(g)分别在密闭容器的两个反应室中进行,反应室之间有无摩擦、可滑动的密封隔板。
反应开始和达到平衡状态时有关物理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反应①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B .达平衡(I)时体系的压强与反应开始时体系的压强之比为14:15C .达平衡(I)时,X 的转化率为5/11D .在平衡(I)和平衡(II)中,M 的体积分数相等答案:B知识点:化学平衡图象分析,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试题解析:降温由平衡(I)向平衡(II)移动,反应②为不变反应,X 、Y 、Z 的物质的量减少,说明平衡向右移动,正反应放热,A 错;达平衡(I)时的压强于开始时的体系的压强之比为:2.8:3=14:15,B 正确;达平衡(I)时,反应①的总物质的量由3.0 mol 减小为2.8 mol ,设反应的X 的物质的量为△n (X),利用差量可得:1:1=△n (X):(3.0-2.8),解之得:△n (X)=0.2mol ,则X 的转化率为:0.2mol 1.0mol×100%=20%,C 错;由平衡(I)到平衡(II),温度变化,平衡常数变化,化学反应②发生移动,M 的体积分数不会相等的,D 错。
难易度:中☆26.(15分)甲、乙、丙、丁、戊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
甲、丙处于同一主族,丙、丁、戊处于同一周期,戊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甲、乙、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
甲、乙组成的常见气体X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戊的单质与X 反应能生成乙的单质,同时生成两种溶于水均呈酸性的化合物Y 和Z ,0.1 mol/L 的Y 溶液pH >1;丁的单质既能与丙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溶液反应生成盐L ,也能与Z 的水溶液反应生成盐;丙、戊可组成化合物M 。
请回答下列问题:⑴戊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
⑵写出乙的单质的电子式:_______。
⑶戊的单质与X 反应生成的Y 和Z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4,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与被还原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⑷写出少量Z 的稀溶液滴入过量L 的稀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⑸按右图电解M 的饱和溶液,写出该电解池中发生反应的总反应方程式:_______。
将充__________。
答案: (3)2:3 ⑷AlO2-+H++H2O=Al(OH)3↓(5)2NaCl+2H2+Cl2↑+H2↑ 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知识点:元素周期律,元素性质,元素周期表,离子结构示意图,电解原理及应用,离子方程式,电子式和结构式试题解析:甲、乙组成的常见气体X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X是NH3,甲是H,乙是N;甲、丙处于同一主族,并且丙的原子序数大于N,则丙是Na;根据戊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甲、乙、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则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1+1+5=7,则戊是Cl;戊的单质是Cl2与NH3反应生成乙的单质N2和NH4Cl、HCl;并且0.1 mol·L-1的Y溶液的pH>1,则Y是NH4Cl,Z是HCl。
丁的单质能与NaOH溶液反应,也能与HCl水溶液反应,则丁是Na,生成的盐L是NaAlO2;丙、戊组成的化合物M为NaCl;(3)NH3与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NH3+3Cl2=N2+2NH4Cl+4HCl,在反应中氨气做还原剂,氯气做氧化剂,被氧化的物质与被还原的物质之比为:2:3;(4)将少量的盐酸滴入过量NaAlO2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H++H2O=Al(OH)3↓;(5)按图示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2NaCl+2H2电解+Cl2↑+H2↑。